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华亭鹤唳 可复得闻——评长篇小说《陆机:乱世文豪》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读书周报20130628 王纪人 参加讨论

    
    《陆机:乱世文豪》邹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在上海,教授写小说已不再是稀罕的事了。这令我想起在现代文学史上,那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先教授后作家的,也有先作家后教授的,更有兼而有之的。而邹平是先当教授、批评家,再从事文学创作的。当他离开大学进入戏剧圈后,近水楼台先得月,除编戏剧杂志、写评论和组织创作外,如食评家下厨掌勺,亲炙戏剧,乃至于一发不可收。所写剧本竟有十个之多,大多在舞台上演出过,遍及多个剧种。而在长篇小说《陆机:乱世文豪》问世前,他已创作了历史剧《陆机》,前者为后者之改写。
    在我阅读此小说的过程中,始终被作者创作的严谨、精心和才情所打动。陆机是1700多年前的诗人和理论家。“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才高词赡,举体华美”,是西晋太康年间最有声誉的文学家,至今仍有数量不少的诗文遗存。其中一篇《文赋》发前人所未发,上承曹丕《典论论文》,下启刘勰《文心雕龙》,在创作论方面,有划时代的价值和地位,使他成为中国古典文论史上的大家。陆机因其声名卓著,在《世说新语》和《晋书》上是有记载并有列传的人。这既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也限制了小说家向壁虚构、信手挥写。当然永远存在戏说历史、把历史人物任意拿捏的作家,可是邹平显然是位与之格格不入的严谨的学者型作家。他依据历史记载,按时间线索展现了陆机在吴亡后的整个人生经历:先写陆机从亡国之都建业隐退故里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十年闭门勤学;继写晋武帝太康年间,陆机陆云兄弟来京城洛阳寻求发展,遭遇世态炎凉,也获得过权贵文人张华的器重;再写陆机辗转吴地又返洛阳,时常陷于官场黑暗和宫斗之中,甚至有过减死徙边,遇赦而止的坎坷经历;末写陆机得到成都王的重用,统帅二十万大军进攻洛阳,结果出师即败,又被小人诬为谋反,未经审问就立斩于军中。所有这些经历都是有史可据的,统统经得起史实的检验。但是作为一部历史小说,自然需要铺陈其事,编织一次次的风云际会和连绵不断的大小故事,想象人物在特定情境中可能发出的言论和行动,乃至复杂的内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将陆机的一生予以生动形象的展示,也才能令读者欲罢不能。这部小说需要面对的时代背景极其复杂,因为陆机身处的西晋时代极度动荡不安,先是贾后专权引起宫廷内乱,紧接着的八王之乱更是造成连绵不断的战乱,波及大半个中国。陆机就身处如此险恶的环境之中,有时甚至陷进漩涡,险象环生。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对政治斗争不可避免地要有所反映和具体的描绘,这也是对作者历史功底和文学功底的双重考验。作者显然出色地经受了这样的考验,因为他不仅没有回避或藏拙,相反,他总是正面描写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场面。他写由贾后专权和淫乱引发的宫廷斗争,此起彼伏、惊心动魄;写八王之乱引发的一次次动乱和战争,来龙去脉一清二楚。小到具体的一场格斗,大到一次战场上的进退厮杀,都写得从容不迫,章法井然。从全景到特写,从将军布阵的运筹帷幄,到战士搏杀的刀光剑影,都使读者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凡此都足以表明小说对于大事件和大场面的描写和掌控,都已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想必作者对中国古代历史演义中有关宫廷政变和战争的描写有诸多借鉴。在这样严酷的政治斗争和战争环境中去描写陆机,自然能给读者以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和苍凉感。
    邹平的小说生动再现了以陆机为首的江东名士集团在西晋京城洛阳与北方贵胄士人集团之间的周旋、摩擦、冲撞的过程。陆机的江东士人地位和悲剧命运使他不可能对西晋的政治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他的《文赋》却彪炳史册。邹平作为一位文论研究者,在塑造陆机的形象时,把《文赋》的写作过程予以特别的强调。在小说中它贯穿始终,并与他坎坷的经历、在洛阳与文士的交往切磋,一一紧密地联系起来,甚至与虚构中的情人———流亡的吴国公主孙露,以及萧娘的感情均发生了关联。后者当然是小说家言,但《文赋》可能与陆机入洛阳后知人论世的丰富阅历有关,这倒是可以聊备一说的。至于把北上洛阳的主要动机说成是为了与更多的文人切磋交流《文赋》,而不是为了事业功名,这样的强调则有点过了。但作者对《文赋》的构思过程作了许多形象化的推测,包括对《文赋》内涵的演绎,都有不少别出心裁之处。
    作为吴国名门名将之后的陆机,竟在西晋王朝的官场政治中落得身首异处、株连三族的悲惨下场,其命运良可哀也。1700年来,人们也曾从时代和个人方面探讨过这悲剧的原因,叹息陆机再也听不到华亭鹤鸣。现在上海却有一位学者型作家,用小说再现了陆机悲剧的一生,发出了魂兮归来的呼声。因此我说:华亭鹤唳,可复得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