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与“本土现实”(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2014年4月28日 霍俊明 参加讨论

    将日常化现实转化为文学
    对于那些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时代的作家而言,同时叙述和想象“历史”与“现实”就成为难以规避的选择。需要追问的是,我们拥有了历史和现实的真实体验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天然地拥有了“合格”、“合法”的讲述历史和现实的能力与资格?这几年来我注意到,一些作家并不缺乏对历史的想象和叙述能力,但却丧失了对“日常化现实”的发现和想象能力,很多写作者不自觉地高估了自己认识现实和叙述现实的能力。回到文学自身,我想追问的是,“中国现实”作为一种“文学和想象化的现实”,离真正的“日常化现实”到底有多远?显然,作家普遍陷入了“历史”与“现实”文本之间难以榫接的尴尬和困境。
    新世纪以降,在面对更为贴近个体的“日常化现实”的时候,叙述者却感到了巨大的犹疑和困惑。曾经的清醒、审慎、反思再一次坠入到了“现实”的涡轮机、搅拌机和粉碎机中。我们本应该对更为切近的现实据有不言自明的话语权,但事实却是,不期然间,我们充当了盲人和哑巴的角色。在离叙述者更为切近的“现实”时我们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与每个生存个体都相关的“现实”,但是仔细深入考量却发现,其缺少的是更为深入、凛冽和令人惊悚的“文学的现实感”。在现实和写作面前,作家应该用什么“材料”和“能力”来构建文学的“现实”?进一步需要追问的是这些与“现实”相关的文学具有真正意义上“现实感”或“现实想象力”(区别于原生态意义上“现实”)吗?“当代”作家在叙述更为切近的“日常性当下”时不能不“英雄气短”和“笔力不逮”。在新一轮的城市化中,知识分子再次丧失了回应能力。我们在很多的文学文本中听到了作家集体性的抱怨和不满,但除此之外,文学似乎并没有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我们看似对“现实”更有把握,也看似真理在握,但是当这种“日常化的现实”被转换成文学现实时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问题。
    文学的现实感所要求的是作家一定程度上重新发现“现实”的能力,甚至是超拔于“现实”的能力。所以,处理正在发生的“现实”对于作家而言无异于一次巨大的冒险和挑战。尤其是面对正在进行和持续中的“现实”还有刚刚远去的已经具有了“历史感”的“现实”,当它们一起进入作家的视野时,这无异于一个巨大的迷津。其中的叙述难度和危险可能是难以想见的,而正是这种难度成就了文学自身特有的品质——在司空见惯处发出“陌生”之音,在不可能的难度中挑战和冲击语言和想象的极限。面对“糟糕”的现实,我们很容易发出不满之声,而在不自觉中充当了愤青的角色——“我还记得8月中旬,临行前和朋友们坐在北京世贸天阶,谈论着中国现实的种种,一种空前的庸俗感,让我们倍感窒息”,“我厌恶那无处不在的中国现实,是因为它们机械地重复、毫无个性……它们一方面无序和喧闹,另一方面又连结成一个强大的秩序”(许知远:《失语》)。我想这种对“中国现实”的不满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但是,除了“厌恶”和厌倦之外,是否还需要在文学中呈现更多其他的声音,尤其是“异质”的声音?
    比照更为生动和吊诡的新世纪现实,小说中的现实叙事显得苍白无比且单调粗疏。也许作家们太希望和急于处理“现实”了,处理“当下”的时候作家们无形中成了怀疑论者或犬儒主义者,因而普遍出现了“精神现实”不足。就文学而言,“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耐人寻味的。在一些作家那里,这二者之间却呈现了简单化的对立性。实际上,现实与历史更多的时候是叠加和掺杂在一起的,正如我们看到的一条河流,我们很难说河的这段是30年代的,而那一段是80年代的。更多的时候,现实和历史之间已经很难被简单化地剥离开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