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前见是不是立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学术月刊 张江 参加讨论

    Does “Prejudice”Equal to “Standpoint” 
    Zhang Jiang 
    【内容摘要】如何区别前见与立场的本质差异,明确前见与立场的不同功能,由此判断阐释路线及其结果是否确当与合法,是阐释学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经典阐释学著作相关论断的细读与分析,有如下结论:前见是潜在的、非自主决定的,立场是显露的、自主选择的;前见是非自觉的、下意识的,立场是自觉的、主动站位的。前见作为一切认知的前提和基准,先天存在于阐释者的意识之中,是阐释者本人无法改变的。否定前见、忽视前见,不符合认识发生及成长的基本规律。立场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作为态度和判断,作为理论和观点,不是随意的见解或感受,而是相对稳定持久的自觉认识。立场决定理解,立场规整思想,放弃立场同样是一种立场自觉。前见不可避免,立场很难规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物本身出发,实事求是地展开认识和阐释,是阐释学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Abstract: How to tell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vorurteil” (prejudice) and “standpunkt” (standpoint),clarify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Vorurteil and Standpunkt, and thus judge whether a route of interpretation and its result are proper and legitimate? This is a major problem that hermeneutics must solve. Vorurteil is potential and non-autonomously decided, whereas Standpunkt is visible and willingly chosen; Vorurteil is unconscious and subconscious, whereas Standpunkt is conscious and voluntary. As the prerequisite and benchmark of all cognitions, Vorurteil exist innately in the interpreter's consciousness; the interpreter himself cannot change it. To negate or ignore the existence of Vorurteilis to violate the basic laws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s a foothold and starting point, attitude and judgment, and theory and viewpoint, Vorurteil is not an arbitrary view or feeling, but rather a relatively stable and lasting self-awareness. Standpunkt decide sunderstandings, and it structures thoughts. The act of giving up Standpunkt also represents a kind of Standpunkt consciousness. Vorturteil is unavoidable, and Standpunkt is hard to circumvent. It is a basic standpoint and starting point of hermeneutics to proceed from reality, proceed from things themselves, and seek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ings in a realistic way.
    【关键词】前见;立场;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阐释学
    Key word: prejudice, standpoint, Heidegger, Gadamer, hermeneutics
    【作者简介】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北京 100732)。
    关于“前见”(Vorurteil)或称“前理解”的内涵和作用,是从古希腊柏拉图到当代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学者一直讨论热烈和争执不休的重要问题。在当代阐释学理论中,前见作为理解和阐释的前提,被提到重要位置予以关照。在一些场合及语境中,前见被等同于立场,或被视为阐释过程中难以改变的态度和结论。同时,也有人误解,因为前见的存在及不可避免,前见制约下的强制阐释具有其不可辩驳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我认为,前见作为认识的准备及前提条件,与阐释者自觉选取的立场是完全不同的。区别两者之间的差异,解剖前见与立场的功能,并由此判断阐释路线及其结果是否确当与合法,是阐释学理论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即从经典阐释学中有关论断的细读入手,对前见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各方。
    前见的核心内涵
    先从海德格尔入手。自柏拉图“美诺悖论”提起,直到上世纪中期,历史上的诸多哲学、美学和阐释学理论,都曾广泛涉及前见或前理解方面的研究。但直到近代,无论施莱尔马赫的一般阐释学还是狄尔泰的认识论阐释学,都没有就此问题作出决定性的论断。正是海德格尔从哲学阐释学的意义充分注意这个问题,并在其存在论和本体论框架内作出了重要判断,前见问题才作为当代阐释学的基本问题凸显出来,并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在此解剖和细读几个影响广泛的核心论述。
    第一,什么是前见。海德格尔说:“最先‘有典可稽’的东西,原不过是解释者的不言而喻、无可争议的先入之见。任何解释工作之初都必然有这种先入之见,它作为随着解释就已经‘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的,这就是说,是在先行具有(Vorhabe)、先行视见(Vorsicht)和先行掌握(Vorgriff)中先行给定的。”1 由此可判定,在海德格尔那里,所谓前见就是“先入之见”,而且这个“先入之见”在阐释开始以前就已被“先行给定”,阐释以此见为先,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同时,这个先入之见又是“必然的”,不是阐释者所能决定的,也非阐释者所自愿,它先天地存在于阐释者的意识之中,是一切认知的前提和基准。再者,这个“先入之见”是被“设定了的”,即被“先行有”和“先行掌握”所设定,是阐释者本人无法改变的。前见不同,阐释者的阐释视野及质量也就不同。那么,这个先入之见的“先”,又是从何认定的?或者如海德格尔的自我设问,“如何解释这个‘先’的性质”?他从存在论的基本要素认证,“此在之存在的阐释,作为解答存在论基本问题的基础”,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把此在作为整体置于先有之中”,“整体的生存着的此在从而可以被带入生存论的先行具有”(第 269 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把“一切解释都有其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和先行掌握”的“ ‘前提’的整体称为诠释学处境”(第 267 页),这个处境,是一个先天的处境,任何阐释和阐释者都无从避免,也无从超越。再来剖析所谓的“见”。在海德格尔那里,“见”就是此在的“带入”,是此在的状况和存在的历史痕迹。如海德格尔言,“此在是源始的,这就是说:就其本真的整体能在来看,它被置于先行具有之中;指导性的先行视见,即生存的观念,由于澄清了最本己的能在而获得了它的规定性”(第 354 页)。由此可见,所谓“见”者,此在也。正是“把此在作为整体置于先有之中”(第 269 页),所谓先行视见才获得其规定性。那么在阐释的准备和展开过程中,这个此在到底指什么?中国有学者如此解释:“人绝不会生活在真空中,在他有自我意识和反思意识之前,他已置身于他的世界,属于这个世界。因此他不是从虚无开始理解和解释。他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他那个时代的知识水平,精神和思想状况,物质条件,他所从属的民族的心理结构等等这一切,他一存在就已有了并注定为他所有,即影响他、形成他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前有。”2 西方学者也有同类看法,布迪厄就说:“我们一降生在某个社会世界中,就有一整套假定和公理,无需喋喋不休的劝导和潜移默化的灌输,我们就接受了它们。”这显然是对前见的另外一种表达。但同时,他认为前见并不简单地停留于传统,而是一种秩序,一种规则:“在所有形式的‘潜移默化的劝服’中,最难以变更的,就是简单明了地通过‘事物的秩序’(order of things)发挥作用的那种劝服。”3 如此理解前见大体上是确当的。从认识发生论的意义看,阐释当然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所谓“先行具有”“先行视见”,没有这个前提,阐释就无法开展和进行。应该承认,阐释是在领会和理解基础上“对某种领会的整理和占有”(第 267 页),理论上讲是一种更高级更深入的认识行为,这个行为不可能在“白板”上生发,也不可能从零点起步。任何阐释都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准备,这种准备是自动的,伴随此在的生长而生成。根据不同的环境,各个此在前见自身的丰富度和穿透力差别巨大;理解和阐释的对象不同,各个此在的认知程度和水平差异深刻。这是对同一文本生产诸多异见的重要起源。否定前见、忽视前见,不符合认识发生及成长丰富的基本规律。
    第二,前见的状态与特征。前见在阐释之先以何种状态存在,它的存在特征或者说以什么特征存在,决定着它如何发挥作用,及对前见作用的把握和调控。这里有两个问题应该讨论清楚。
    1. 前见是隐蔽的还是彰显的?“解释从来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第 176 页 )按通行的语法规则,可以将此判断简化为:解释 / 是对 / 先行给定的东西 / 以有前提的 / 把握。这里的“解释”是当下阐释者实际操作的活动;这个活动本身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加以把握;而这个把握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先入之见。同时可以认定,在解释之前,这个阐释的前提虽然存在,但却未被阐释者所把握,只有在阐释开始时,阐释者才去把握。由此可以认定,在海德格尔这里,前见或者说先入之见的存在是遮蔽的、隐藏的、未彰显的。但是,阐释者是知道这个前提的存在的。否则,“有前提”的把握就无从谈起。
    海德格尔“先入之见”的“见”,从根本上说即此在。而此在的意义,或者说其“本真性”与“整体性”,往往是隐而不显的。如此,阐释的任务才如此厚重,要把此在的本真性和整体性带到“明处”(第 269 页)。
    准此,似可再次判断,在阐释者自身,他所具有的先入之见应该是隐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前见与我们后面将作出论证的立场是有本质区别的。刘放桐判断:“前见始终隐而不显,它决定此在的理解和解释,却不能为人们条理分明地、理智地加以把握。它就像宇宙间某些最隐蔽的法则,始终在起作用,却永远也不会被人清楚地把握。然而,此在理解和解释却不会超过这个范围,我们要解释的东西,总是为我们的前有所规定了的。”4
    2. 前见是自觉的还是非自觉的?依然从海德格尔的原始语录上手进行考察。海德格尔说:“如果解释作为阐释而成为一项明确的研究任务,那么就需要从对有待开展的‘对象’的基本经验方面并即在这基本经验之中先行澄清和保障这些‘前提’的整体。”(第 267 页)海德格尔的表述是清楚的。从时态上说,解释作为阐释者的自觉目的和行动尚未开始之前,必须要做的是,从“有待展开的‘对象’ ”的基本经验方面入手,创造开始阐释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阐释就无法展开。这个条件又是什么?就是要“澄清”和保障作为阐释前提的整体,即所谓“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先行掌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对象”,并不是有待阐释的客观文本和事件,而是阐释者本身的“此在”,这个“此在”所具有的“基本经验”,也就是此在的存在经验,在阐释的意义上,就是由三个“先行”构成的阐释“前提”及其“整体”。问题的核心在于:存在于此在基本经验中的阐释前提及其整体,是否为此在所自觉地感受和认知?在这里,海德格尔没有作出明确的判断和结论,但是,他说要“先行澄清”这些前提,而后才可能进行解释,就充分证明了,海德格尔认定,对于阐释者主体而言,这些前提及其整体是遮蔽的,是不为阐释主体所自觉承载并认识的。这是前见的基本性质和存在方式。其运用需要“把此在之在所可能具有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生存论上带到明处”。把此在所具有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也就是解释前提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自在生存的状态——这是一个被遮蔽的晦暗的状态——“带到”明处,并以此为准备,使解释成为可能。这再一次证明,在海德格尔这里,前见在阐释者的存在中是模糊的,非自觉的。
    第三,前见如何发挥作用。经过澄明和带入,前见由盲目的自在状态,上升为解释的必备条件,并在阐释中发挥着作用。前见作为此在所具有的意识状态和储备,它是非自觉的、非主动的,那么它如何在阐释中发挥作用,当是考察前见意义的重要方面。从海德格尔自己的论述看,主要有三种方式。
    1.“寻视”。这是海德格尔阐释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根本上讲,寻视是前见发生作用的首要手段和方式。阐释者,也就是此在,依据知觉而寻视,凭借寻视找到并揭示对象。海德格尔的“寻视”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照面”。“任何知觉都寻视着让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来照面”(第 175 页)。很明显,这里的“寻视”有寻找的意蕴。“让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前一个“某某”是待解释的对象;后一个“某某”是知觉中已有的标识。所谓“来照面”是被动语态,宣示了后者被寻视主动地寻找,“让某某东西来照面本来就是寻视着让某某东西来照面,而不是一味感受或注视”(第 160 页),从而证明了我们理解的正确性。那么,知觉和前见又有什么联系?这就是“任何知觉都已经是有所领会、有所解释的”(第 175 页),意即前见就是知觉,再准确一点说,前见是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重要形式。前见通过寻视让某某东西来照面,并不是一味感受或注视,突出了前见通过寻视而生成作用的主动性。二是寻问。寻问即考究,亦即寻视本身依照前见考察被解释的对象,追究某某东西可以作为及以作为某某东西而被操劳。“寻视寻问:这个特定的上手事物是什么?”(第 174 页)就表明了这个作用。三是揭示。“对世界的领会展开意蕴,操劳着寓于上手事物的存在从意蕴方面使自己领会到它同照面的东西一向能够有何种因缘。寻视揭示着。”(第 174页 )这话似乎有些晦涩。寻视到底揭示什么?我理解,它揭示了被寻来照面的东西所具有的意蕴和内涵,这些意蕴和内涵与前见中所存有的某些东西,具有可供阐释的映照关系,用海德格尔的话说,“随世内照面的东西本身一向已有在世界之领会中展开出来的因缘”;而这个因缘及其整体性“乃是日常的、寻视的解释的本质基础”(第 175 页)。
    2.“开刀”。海德格尔说:“解释向来奠基在先行视见(Vorsicht)之中,它瞄着某种可解释状态,拿在先有中摄取到的东西‘开刀’。”所谓开刀,是入手、上手的意思。从哪儿入手?从前见中所有的东西入手。从解释者的角度说,解释一旦开始,首先要抓住对象中可以展开解释的某种东西上手,而这种东西是在先有中可以摄取也就是可以找到的东西。先有中的存在决定着对象是否可被解释。如果有,解释就将从此开始;如果没有,对象的解释则失去可能。先有的,也就是能在前见中“摄取到的东西”,是解释的基础和开端。前见中仅有还不够,更紧要的约束条件是,对象中的有与前见中的有相交叠,并为寻视所瞄准,对象才可能被解释。这才是“开刀”的用意所在。“开刀”另外一个意思是“决定”。“无论如何,解释一向已经断然地或有所保留地决定好了对某种概念方式(Begrifflichkeit)表示赞同”。在解释之前,前见已经决定,对前见中的诸多概念及其方式予以承认和赞同,也同样对诸多概念给予否定和遮蔽。“开刀”可以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一是使解释“从有待解释的存在者自身汲取属于这个存在者的概念方式”,如此,被解释的东西便与前见中已有的概念相同,对象符合前见;二是“也可以迫使这个存在者进入另一些概念”,“虽然这些概念同这个存在者是相反的”,也就是与前见中的已有的概念相反,但解释依然进行且有效。海德格尔一直坚决地认为“解释向来奠基在先行视见(Vorsicht)之中”就是这个道理(第 174—175 页)。先行视见,也就是前见,通过“开刀”而发生作用。
    3.“作为”(Als)。海德格尔明确地说,“‘作为’组建着解释”。他的名言“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第 174 页),其“作为”就是这个作为。所谓“作为”有两重功能:一是命名,即把一个东西作为另一个东西来认定,对被认定的东西作一种解释。二是统制解释和对象,让对象与前见一致。也就是说,作为在解释中改造着被解释、也就是被作为的对象,让对象成为前见所期望成为的东西。这里需要辨析的是,什么是“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阐释”?有以下三重含义:一是“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这本身是一种认定,是一种确定性“作为”。二是“加以解释”,是以后者比附前者,认定前者就是后者,或是后者能够说明和解释前者。三是这种比附或者阐释是没有对话的,是以后者对前者的比附,通达解释的目的。这些分析,在海德格尔对“作为”的充分阐释中可以得到证明。海德格尔说,“作为”并不单纯是给某某东西命名,而是要使被命名的东西得到“领会”,而且是要“作为那种东西”得到领会,作为“组建着解释”也由此得以实现(第 174 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