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现实主义魅力何在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雷 达(中国小说学会会长、批评家)
    白 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批评家)
    黄发有(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批评家)
    叶 梅(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作家)

 
    核心阅读
    现实主义总是承认人和世界的客观性,总是力图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再现或表现世界,总是强调人类理性的能动的力量,也因此,它更重视包括人在内的环境的作用,并重视人的社会性
    关于现实主义,有偏严与偏宽两种理解:偏严的,持守现实主义“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典型性;偏宽的,则强调富含人文主义内核的社会性、真实性与向上性统一的基本精神
    现实主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来源于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发展和修正机制
    现实主义只有表现生活的复杂性、深广度与多样化,才能具有生生不息的动力与活力。现实主义的开放性与多样性为现实主义带来创新的活力
     
    张江:毋庸讳言,当前,在各种新思潮、新观念的冲击下,少数作家、艺术家不再愿意谈论现实主义,也不希望自己的创作被贴上现实主义的标签。究其原因,他们认为现实主义意味着保守和落后,不够时尚,不够新潮,不够抓眼球。那么,现实主义真的过时了吗?在今天的文艺创作中,它还有没有生命力?我们还能不能理直气壮地谈论现实主义?
    生生不息,常写常新
    雷达:现实主义是人类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最古老、最普遍,同时又常在常新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原则和精神。现实主义有其质的规定性,它总是承认人和世界的客观性,总是力图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再现(或表现)世界,总是强调人类理性的力量、能动的力量;由于它对人和世界客观性的肯定,它更重视包括人在内的环境的作用,并重视人的社会性。
    由于现实主义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以无限广阔的客观现实为对象、为依据、为源泉,并以影响现实为目的,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以自己的方式反映着客观的生活现实与人们的心理现实,并推动着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变现实,从而发挥了自己独特的能动作用,也使现实主义文学之树常青。
    从当代长篇小说来看,6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创作演进,就显示出了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基本走向。在不同时期,社会反响甚大的重头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杰作力构,也多出自现实主义文学一脉。如“十七年”时期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长篇小说更是获得长足的发展,每年都以数以千计的数量增长,但叫得响、传得开的,也多是葆有现实主义血脉的作品,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尘埃落定》《长恨歌》《秦腔》《额尔古纳河右岸》《黄雀记》等等。可以说,现实主义生生不息,常写常新,使文学百花园枝繁叶茂,花团锦簇。
    最近也最有力的一个例证,是由《平凡的世界》小说的热销和电视剧的热播形成的“路遥热”,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现实主义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与强盛的生命力。路遥曾不无幽默地说:“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事实上,现实主义的《平凡的世界》,现实主义之于路遥的这部作品,与其说是手法在起作用,不如说是精神在起作用。人生是一场奋斗,如何活得有筋骨、有精气神,在困难乃至苦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路遥笔下既卑微又骄傲,既平凡又刚毅的主人公们,能给青年读者以沉思、勇气和鼓舞,给行进者以精神的滋养。这就是《平凡的世界》20年来一直受到青年读者喜爱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