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在《解放日报》发表,作品新鲜的题材、新鲜的语言、新鲜的风格与文坛主流截然相异,在那个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为解放区吹进了一股清新的荷香,因此此文一经发表便广受欢迎和关注,“荷花淀”派由此得名。 1980年9月在河北举办的关于“荷花淀”派的座谈会上,学界曾对“荷花淀”派是否可视为一个文学流派而产生过不同意见,孙犁也曾否认此流派的存在,但事实上在上个世纪50年代,在文学创作上确实形成了以孙犁为旗帜,包括从维熙、韩映山、刘绍棠、房树民等年轻作家在内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作家群。这些作家大都来自京、津、冀地区,具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其作品基本以冀中地区为背景,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其创作语言清丽,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虽然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荷花淀”派一直处于“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的状态,从未占据文坛的中心位置,但在历经数十年的风雨和历史考验后,它却从未被人们遗忘,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其清新淡远的风格影响了很多当代作家的创作。谈到荷花淀派,我们就不可回避地要谈到其核心人物孙犁。 孙犁是在解放区培养和成长起来的农民作家,但他的创作却自成一格。他来自农村,对家乡的山水田园、风土人情既熟悉又充满着热爱与眷恋。因此,他的文学创作也深深地扎根于生他养他的河北农村土壤,描绘出了一幅幅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荷花淀》开篇描写了温润的月亮、宁静的场院、笼着青雾的水淀、裹着荷香的清风,静谧的月光下,年轻的女人坐在雪地和云彩般的苇席上,边织席边等待迟归的丈夫,这一切宛如一幅淡雅的水乡风情画,清新隽永、和谐安宁。在动乱的战争年代,孙犁把残酷、血腥的战争作为小说的远景,而将白洋淀人民的儿女情、家务事推为近景,在惨烈的战争中发现了“真善美的极致”。在孙犁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女人们的勇敢、刚强、乐观、开朗,也看到了水生们的机智、果敢。他的语言是清新的、明快的、通俗易懂的,与当时文坛的主流话语有很大不同,所以当时任《解放日报》副编辑的方纪读到《荷花淀》的时候,才会出现“差不多跳起来了”的反应。《荷花淀》一发表便几乎在解放区家喻户晓,淡淡的荷香之风吹遍了解放区和大后方。 在孙犁的笔下,人物是人性化的、鲜活的、生动的、可成长的。《荷花淀》中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人们有着农村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淳朴、温柔,对于丈夫的离开虽不舍、无奈,但她们却是明大局、识大体的,支持丈夫抗战,并最终也融入了抗战的洪流。《风云初记》中的芒种也不是一开始就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在刚参军时并没有思想的自觉,只感觉到离开了从小长大的故乡,摆脱了“常年吃不饱穿不暖的血汗生活”,但未来对他意味着什么并不很清楚,甚至在跟着支队长睡凉炕的时候,还埋怨不如他的长工屋暖和。但是随着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的扩大,芒种也日渐成熟起来,最终成为了一名战士。孙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忠实于内心,他说,“我写到的都是我见到的东西”,他没有直接参与抗日战争,而只是生活在战争的环境中,一直在后方从事政治和文化宣传工作,因此他在创作中回避了抗日战场作战的描写,而转为写冀中地区人民在战争中保家卫国、可歌可泣的斗争。从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生活出发,创作出的作品必然是感情真挚的,打动人的,同时也是富于时代感的。在文学创作神化英雄的年代,孙犁以他清新细腻的笔触,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白洋淀水乡的诗画之美,记录了冀中地区的风土人情,在清新疏朗的笔调中,使读者感受到战争年代中农民的新面貌,时代的新风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