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老贾说话和蔼可亲,白晰的脸庞戴一副金丝边眼镜,显得儒雅而富有书卷气。他担任上海记者协会的主席近10年,做了大量扶植编辑记者的工作,并集资出版不少优秀编辑记者的作品集,还为他们举办作品研讨会。老贾做的这些事,大大提升了上海记者在国内外的影响,深受同行的好评,口碑相当好。 去年,老贾出版了《锦绣年华良辰美景——贾树枚环球行摄影散文集》,同时在上海图书馆举办“良辰美景艳阳天——贾树枚环球行摄影展”。老贾是一位执著而幸福的文化人,他丝毫不掩饰对摄影的痴迷,他说:“摄影实为人生一大乐事,带上相机,走遍天涯海角,阅尽人间春色,七彩世界,百看不厌,一机在手,百拍不倦。”20多年来,他走遍全国20多个省市区和五大洲20余个国家,手中的相机已更换五代。一幅照片一处美景,一幅照片一个故事,其中蕴含着老贾寻觅的辛苦和发现的快乐,我想这和我喜爱收藏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看着这一幅幅精美的照片,老贾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快乐,因为一个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幸福的。 《锦绣年华良辰美景——贾树枚环球行摄影散文集》共收录了350余幅照片和100余篇纪实性散文。老贾的文字功力不凡,他所写的西班牙斗牛的场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众目睽睽中,与畜圈相连的木门被打开,一头壮实、凶猛、两角粗大尖利的黑色公牛直接冲进了场内。工作人员举牌报告即将登场的公牛编号。参加斗牛的公牛是专业养牛场繁育出来的,生性暴躁,未经驯服,体重一般在 认识老贾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担任市委宣传部主管报刊的副部长时。当时我在《劳动报》工作,报社拟出月末刊,报告送到部里,一直没有消息,眼看到年底了,出版在即,报社领导十分焦急,于是派我去找老贾。老贾没有半点架子,在认真听取我们的办刊思路和理念后,当即表示赞同。他认为《劳动报》有这个能力来把握好导向,保持格调,办好月末副刊。后来我听说之所以拖延批复,是因为市里有精神:对市场上格调低俗,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娱乐类副刊要严格控制。《劳动报》月末副刊获批后,我出任主编,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办出了特色和风格,得到上海新闻界前辈的认可和读者的欢迎,也得到老贾的不断鼓励。接触多了,我对老贾产生了亲近感。 后来我调入文汇出版社工作,觉得《解放日报》副刊“朝花”上的一些文章可读性很强,策划为其出本优秀作品选编。我的这一想法得到时任《解放日报》党委书记兼总编辑老贾的重视和支持。虽然他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还亲笔写了一篇精彩的序言。我喜欢书法,故比较在意别人的文字书写,老贾那娟秀清丽的笔迹,一下子吸引了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8年前,我被文新集团派去创办《新读写》杂志,老贾告诉我现在期刊业不景气,语文类期刊已经不少了,竞争会很激烈,你要有这个思想准备。老贾的提醒让我和同人在制订办刊宗旨和理念时,充分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尔后老贾应邀为本刊创刊号题词:“读和写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交流手段,愿《新读写》助青年成长、成才,做当代青年的好朋友。”以后《新读写》搞活动,他总是满腔热情地前来捧场。《新读写》在各方的呵护下,蓬勃向上,获得各类奖项,成为上海期刊的一个品牌,他非常高兴,见到我总是问长问短,悉心关注《新读写》的成长。 一次,我遭遇无端非难,老贾得知后,很生气,立即来电加以安慰,嘱我不要介意,并旗帜鲜明地肯定我在田野考古和瓷器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说上海太需要像你这样的学者型记者编辑,表现了长者风范。老贾的鼓励,让我受伤的心渐渐平复。去年,我举办了《祈福世博平安——钱汉东古陶瓷香炉藏品展》,上海记协不但作为主办单位之一,老贾还亲自出席剪彩活动,我明白,老贾是在以实际行动支持我,我的内心充满了对他的感激之情。 “处世无奇但率直,传家有道唯存真。”要让世界成为和谐的世界,成为充满爱心的世界,就断然少不了厚道人。厚道,它来源于人类理性和博爱的情感,来源于知识的充实和道德的修养。厚道之人,往往是低调内敛之人,他们能让人与人之间平添一份可贵的温馨。老贾就是这样一位受人敬重的厚道长者。 (责任编辑:张汉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