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灵魂的冲突 精神的母语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书报刊博览 小鲁 参加讨论

    大凡好的作品,多是产生在有问题有冲突的地方。冲突主要不是指肉体冲突或者经济冲突,它更多的指向精神和灵魂的冲突。这样的地方很多,比如东欧,比如印度,比如俄罗斯,比如南非。也有些地方即使冲突再大,而文坛似乎也一直默然无声,比如东南亚。我相信这样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一定缺乏崇高的生存底蕴。在文学关照不 到的地方,如果没有替代文学的精神性事物,比如宗教与庙宇的存在,这个地方一定生活在一个暗淡无光的天空下面。因为对于精神性事物的要求,对于形而上的思考,并非是某些学者的专业,那是人天生的冲动。
    而文学就是承担这样一种精神功能。南非是一个有冲突的地方。那里有肤色差异,有种族冲突,那里有曼德拉,现在那里有库切。或者说早就有库切,只是诺贝尔奖颁奖台将他的声音扩散开来,让更多人听到。
    大江健三郎是另外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灵魂的冲突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充足。他所思考的日本,是一个既伤害别人又被他人伤害的国家,二战以后是他的小说主要表现的时间段。记得在大江去领奖的时候,顺便带着一个特殊的礼物,就是他的残疾的儿子大江光。 1963年 6月,长子大江光诞生,头骨先天残疾。这个打击对于大江健三郎来说太大了,夏天,他就开始访问广岛,调查遭受原子弹爆炸后的种种情况。后来他明确地把儿子的残疾与原子弹的灾难联系起来。 1994年,瑞典科学院宣布大江为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同年,他拒绝接受日本政府拟议颁发的文化勋章。2000年,他来清华大学演讲,记得他有一段精彩的话:
    “在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我通过自己有过的动摇和痛苦,以及自己把握现实的能力的丧失,不得不重新检讨了两件事情。其一,像刚才已经说过的那样,我经历了那样的少年和青年时代,进入大学学习法国文学,在我的精神形成过程中,法国文学作为坐标轴发挥了作用。其中,萨特是最为有力的指针。但是,在身患残疾的儿子诞生的几个月里,我终于明白,迄今为止我坚信已经在自己内心里积累起来的精神训练,实际上毫无用处。我必须重塑自己的精神。”
    这是有灵魂挣扎的作家。这种灵魂挣扎成就了作品的深度和复调般的具有丰富性的艺术。中国人其实缺乏灵魂挣扎,就像中国人在引进西乐之前几乎没有复调音乐一样。大江是深受西方艺术熏陶的作家。而许多中国作家也宣称,他们的营养并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外国的文学,尤其是欧洲与俄罗斯的文学。许多人发现自己的精神母语并非汉语,他们的阅读营养和精神源头更多来自卡夫卡、博尔赫斯、陀斯妥耶夫斯基甚至村上春树,这个现象,你读一读现在一些锋头正健的作家的作品就可以知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