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何必要以年代划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环球时报 黑马 参加讨论

    这几年有那么几件“文化盛事”是打着“×十年代生人”的大旗举办的,很多文学书籍也号称收入的是“×十年代作家”的作品。似乎这样一来,这些人的文化理念、作品的情愫就代表了他们的同龄人。换言之,他们就成了同龄人的代言人。而从商业上说,这就成了一个“卖点”。商业上的成功进而更加重了其文化上的号召力,两 者达到了相得益彰的互动,成功也就圆满了。
    对此,笔者很是不以为然。觉得打这种招牌是不明智也极不科学的,理由有三。
    首先,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说。这个“类”和这个“群”绝不是按照年代来划分的。从理想的角度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人之分群,应该是文化类别的群,所以才有了远隔时空的理想的接受与共鸣。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人之分群常常是按照既得利益的共谋来划分的,这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所以按照年代划分人群,既没有理想的维系又没有现实的基础。
    其二,如果说按年代划分人群还有其合理性,那也是对相对整齐划一的集体无意识或集体有意识的年代而言。而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国家群体的无意识或有意识都是万象纷呈的。这不仅因为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方言丛生,文化多元,还因为各个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和不平衡。同样是60年代生人,一个生长在北京军人高干大院里的孩子的记忆和情感沸点,与离他们不远处的太行山褶皱里面的苦孩子简直是天壤之别。从北京到太行山这么短的距离,其实跨越了多个发展区域和阶段,差别是惊人的。同样是80年代生人,北京城里的孩子为家长限制玩电脑游戏而痛苦万分,而黄土高原上的苦孩子却在为吃不上饭而做噩梦。如此的多元,如此的阶段的不同步,注定造成同一个年代生人文化性格的千差万别。几个文化或俗文化精英闹个什么演唱会,出套什么文学书,怎么能唤起你全部甚至大部分同龄人的意识或无意识?连有这种想法本身就是臆想,就显得荒唐。
    其三,人是心理和精神的动物,除了对最震撼人心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框架的记忆,其余对于历史的记忆都是个人化的,他对人或价值的认同往往取自自身经验和自身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决不因为在同一年出生就成为一类,更何况10年呢?比如对于文化大革命,除了共认的“十年动乱”,也许某个孩子记忆中只有其父母被哪个红卫兵打死的镜头,他们或许痛恨更多的是那个凶手。
    所以,当我看到那些高举年代大旗妄图将人们收到其麾下的壮举,心中暗自发噱,不知道他们的思维在哪一点上出了毛病,或许是根本没毛病,仅仅是想为了自己的成功招呼看官或围观者。反正作为60年代生人的我是从来不会参加任何打着60年代生人的名义进行的同龄人聚会的,因为我心里有以上3点疑问,而这3点疑问来自我对同龄人的观察和感悟,我尊重现实。
    所以我建议再有谁想将哪年出生的人收到麾下时,应加前缀或后缀或一系列定语补语,比如“60年代出生的北京郊区军人大院的孩子们”或“70年代出生的当过吧女的作家”什么的,把范围缩小缩小再缩小,才好类聚,才好群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