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实施,学术期刊的竞争意识加强了,从名刊,到名栏,甚至名篇,将成为学术期刊追求的目标。这一新动向,反映了学术期刊界在办刊理念上的自觉,也证明了“名刊工程”的导 向和示范的有效性。在学术期刊新出现的竞争态势中,如何从整体上改变千刊一面的状况?如何加强学术期刊的竞争力?这是学术期刊界要着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树立学术期刊的“经营意识” 学术期刊属于“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的事业,这一性质决定了以社会效益为唯一目标的学术期刊不能推向市场,同时不能以市场思维来确定学术期刊的编辑方针,不能以经济尺度来衡量学术期刊的优劣,这是我们讨论学术期刊竞争力的一个基本前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术期刊不要经营意识,这里说的经营意识是指学术经营意识,是办刊理念和办刊方法上的主动创新与积极改进,是理论内涵和学术空间的深入发掘和锐意开拓,事实上,惯常的办刊方法和模式缺乏的正是这种学术经营意识。从提高竞争力的角度看,将学术资源配置得是否合理并形成一种学术气势,很能体现学术期刊的经营水平并从中体现学术期刊的质量高低。 在当前学术期刊办刊模式总体上基本相似的情况下,“特色经营”是走出困境、脱颖而出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学派特色、栏目特色,还是国际特色、区域特色,有特色就可能成为办刊亮点,就可能引起读者的关注。通过评估与策划,组织热点问题的讨论,探索前沿问题的走向,或强调对策,或展开批评,甚至以学术综述或述评为主打栏目等等,都是在版面调度上突出重点和加强特色的经营手段。即使是文章的字数,也没必要以万字为限均衡分割版面,真正富有创见的文章,以几万字的力度放在头条隆重推出更具震撼力。同等重要的是,特色经营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一期重点抓一个选题,多视角组稿,逐步推进,做深做强可持续下去,将特色进行到底,必然形成品牌,铸成品格,从而独秀于期刊之林。 引用率是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 在学术期刊的竞争中,各刊都很重视所刊文章的转载情况,媒体经常公布的转载率排名,更是强化了这一要素对期刊的价值,转载率已成为期刊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的确,有选择的二次文献对扩大所刊文章的知名度和读者的阅读量很有作用。但真正进入学术研究实际进程的主要不是转载率,而是表征学术影响力的引用率。一项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被同行甚至以外的学者在规范的前提下所引用,该成果就获得了推进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其学术价值就会在思想传承和启迪中深刻地体现出来。刊载高引用率的论文越多,期刊就会被学者高度重视,其学术影响力就越大,相应的期刊的权威性就越高。从目前的评价标准看,引用率尚未成为一项主要的指标而纳入评价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陷。在这里,呼吁三大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定期地公益性地公布学术成果被引用的情况,将有助于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 平庸之作充斥学术期刊,是困扰很多期刊的一个问题。平庸之作的主要特点就是没特点,也就是低水平重复,选题重复、观点重复、论证重复,甚至资料也重复。虽然对于什么是学术创新会有不同的标准,但重复之作肯定不是创新,不是创新的平庸之作恰恰越过学术背景,没有问题意识和问题的由来,这本身就有违学术规范。所以,发表重复之作,自然学者不予重视,就更谈不上引用率了,相应地必然会降低期刊的学术竞争力。为增强期刊的竞争力,学术编辑应该保持必要的阅读量,把握学术发展脉络,拒斥平庸之作,为鼓励创新、支持探索留下空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