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接地气的民间“教育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4年 邵统亮 参加讨论

    
    《教师第一课》朱永新、高万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11月版/33.00元
    《教师第一课》在我的案头散发着墨香,我们的生命遇合,有着很有意思的几个故事。万祥经常约几个好友午餐,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聊着读书写书的事。那一次我们的话题涉及“什么样的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才是一本好书”的问题。我们有感于教育类图书“言必称希腊”,感叹学院式的研究与一线教师相距十万八千里,唏嘘教师培训过程中有些专家学者的君临姿态。大家就慢慢达成了共识:“中国应该有最接地气的民间‘教育学’”,“人毕竟不是放牧的马群,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还是自我研修,教育素养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自我修为”。“能有一本这样的书就好了。”于是我们相约写一本这样的书──《教师第一课》。
    三个月过去了,大家汇集到一起审读书稿。首先是主编万祥不满意。“什么是接地气?怎样才能接地气?”他问。接地气,就是让最基层的老师读来感到亲切、温暖,读书的时候经常发出会心的一笑。接地气就是让一线老师拿在手里,感到好懂、有用,读着读着会不由自主地深深地点一点头……
    《教师第一课》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几个一线教师教育生命不断完善与充盈的成长过程。事情远不是如此简单,《教师第一课》的第二稿送到主编朱永新的手中,他给的意见是“重写”!从全书的体例到文字语言的推敲,逐章提出修订意见。这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学者做事的严谨不苟,也懂得了一个作者对待自己的文字,就好像要嫁出去自己的女儿,从头到脚每一个细节都要仔细斟酌、推敲,务必要以最美的形象展示在夫君面前。
    《教师第一课》的第一章《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以诗性的笔墨演绎了孔子自在生命体悟逐渐深入的一生,第二章《阅读教育大师》又以《孔子:中国第一位“校长奠基人”》阐发了孔子一生对于人类教育事业的四大贡献。这样的文字像一颗火种引发了我要到原典中寻找教育生命源头的冲动。
    首先从《论语》读起,尽管读《论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一次我把《论语》原典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李零的《丧家狗》、锡兰学者L·A·Beek著的《东方哲学故事》中关于孔子的三章结合在一起参读。我发现《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名人的那种虚伪劲儿。《论语》是一面镜子,对着《论语》来拷量自己,也许我们都要脸红。
    在这之后又读《最伟大的教育家》一书,再串起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佐藤学等,倒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了新的领悟。教育本无它,“用大爱做小事”而已。有了大爱,枯燥平凡的教育生活就有了色彩;有了大爱,那些本来很讨厌的人和事,平添了可爱可感体温;有了大爱,课堂中的一枝一叶不但有意思还有了意义,在智者的眼中就成了“教育学”意义上的一个天堂。这是我读《教师第一课》最强烈的印象。
    读《教师第一课》激发了生命中的热情,我们几个“尺码相同”的人,民间组织了一个书社,名曰“玖玖雅集”,每个月9号的晚上聚在一起,畅谈一个月来读书心得,交流教育生活中苦与乐、忧与思。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学校内部,组织了由名师领衔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的四个读书小组。读而时行之,不亦有福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