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在行走中寻找大地之子的位置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4年 桫椤 参加讨论

    
    《行走沙漠二十年:中国首部沙漠生存心灵史》杨献平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3月版/32.80元
    作家杨献平曾在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巴丹吉林沙漠工作生活二十年,作为散文原生态写作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主张“现场写作”,寻求“大地原声”,《行走沙漠二十年》正是他散文理念的集大成之作。
     
    有记者问英国登山家乔治·马里奥为什么要登山,他说:“因为山在那里。”或许杨献平的行走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诠释:“因为路在那里!”他的新书《行走沙漠二十年》集中展示了二十年来他在边地沙漠的行走。在行走和寻找的过程中,他建构了人与沙漠,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法则以及人与诗性和神性的新关系,“大地无人,我是唯一的,大地如此浩大,它是我一个人的疆场”。他在行走中找到了人作为大地之子的位置。
    “远处戈壁上的一个小红点。在巴丹吉林沙漠,这其实不算什么景观。也不足以令人诧异。但对几个在瀚海中行走多日,干渴、孤独,甚至绝望至极的人来说,任何引发眼睛联想与惊奇的景像都预示着生机。果不其然,几个人踉跄跑近,却是一位红衣喇嘛,在一棵绿叶稀疏的沙枣树下诵经。”书里序言中的这段话不经意间带有了深刻的寓意,即这部关于沙漠及其周边的书,是关于景观与审美、生命与生存、想象与体验,以及关于信仰与灵魂的书写。人自身躯从匍匐中抬起,以俯视的姿态观照大地之后,即迈开双脚展开对远方的追寻。那种追寻无关功利和世俗,甚至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是灵魂的构成。而当人置身于某种脱离同类,缺少支撑生命存在的荒原时,孤独成为最大的考验。但也正是孤独,才使人类得以回省自身,重新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
    兰州到酒泉,肃南到敦煌,这给作者二十年的行走提供了地理坐标,但哪一个都不是目的地。二十年旅程的终点在哪里?或者说哪里才是生命与灵魂的栖息地?懂得自然可畏、生命可贵的杨献平,始终在寻找乌托邦意义上的精神家园。他在漂泊中,感受不到安定,亦无法与那些龌龊的现实规则媾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戈壁沙漠中行走,以近乎苦行的方式为灵魂探路,为精神疗伤。他时常在文本中将自己位于冀南太行山区的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与寄居的地方展开某种对比,以此证明后者在自我实现中的价值。历史的刀光剑影和外国冒险家的卑劣足迹,金黄色的胡杨林与神秘的“有毒的红蜘蛛”,让这片土地沉重而充满生机,这亦是作者心灵的生态场,但他又无暇顾及,因为他始终“在路上”。
    砂砾也罢,胡杨也罢,对于那片荒漠,人也是其中最神圣之物之一。杨献平不是要做一个社会逃避者,而是为人在自然中的存在寻找多样化呈现的可能性,这种对灵魂的追问,也在同类中得到答案。他笔下的三墩乡传说故事中,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通过化身为鸳鸯,以水的形式完成了对爱的礼拜;那个后夫想和新娶的女人有个孩子,把自己亲生的女儿打晕焚化的故事,则揭穿了人性之恶的伪装;开包子馆的老蔡的媳妇跟人跑了,当媳妇再度回来时,他一句“跑够了就回来了”将过去的侮辱轻轻拂掉,他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无人能知。作者以饱蘸爱的浓墨书写的关于父母、妻儿的故事,几欲让人落泪,至亲至深的情,到深处又化作孤独,化作乡愁,也化作杨献平二十年行走沙漠的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