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理论家安葵的新著《戏曲理论建设论集》近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前,笔者曾研读过安葵的多部著作和大量文论,时时被他宏阔的学术视野、朴实犀利的文风、深入透彻的析理所吸引,更被其中蕴含的深刻辩证的思想所折服。 该书研究视角独特,由理论建设、学术讨论、非遗保护、剧种观察等具有“互文性”的4个部分构成,核心议题是戏曲理论建设。所辑录的文章是作者2001年以后撰写的。独立成章的35篇论文涉及戏曲艺术方方面面,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戏曲理论的本体建设,即运用属于戏曲理论自身的话语,进一步构建、完善具有民族文化审美特质的中国戏曲理论体系。在安葵看来,中国戏曲理论建设业已走过两个阶段——古典戏曲理论阶段和戏剧理论现代化阶段。现在已进入戏曲理论建设的第三阶段,即建设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理论的阶段。 全书从宏观到微观,论调稳健扎实,论点颇具新意和创见。有对中国现代戏曲理论构成及其新的建设的思考,有对中国戏曲理论的美学内涵及其生命力的探讨,有对古典、传统戏曲理论的当代阐释,有对20世纪中国戏剧进程中若干问题的反思和商榷,有从中西戏剧理论的比较视野中如何构建戏曲理论体系的科学阐释。此外,对“戏曲关目”、“戏曲程式”、京剧表演艺术的“守格”与“创格”、京剧的“文化性质”,以及地方戏与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关系、“非遗”保护与民族文化创新的关系等等话题也有深入的探讨。作者烁古鉴今,所撰囊括古今,融贯中西,可谓披沙拣金,鞭辟入里。 安葵继承了以张庚、郭汉城为代表的“前海学派”老一辈戏剧理论家扎实严谨、实事求是的学风,继承了前辈学者的学术精髓,坚持走关注戏剧本体、重视舞台实践的戏曲研究之路。他注重感性思维与理性思考的结合,常在理性的叙述中,既包含“前海”学人敏锐的学术思辨色彩,又有作为艺术家的感性认识和新鲜发现。他一以贯之、平心静气而又激情充沛地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和批评,有不盲从、不跟风的内心坚持,更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探索争鸣的勇气和批评的锋芒。在下笔冷静、中肯而不乏辩证的思考里,在条分缕析的论述中,总给人深邃的思想启迪。 安葵参与、关注戏曲实践的另一方式是常写批评文章。这也成为他提高理论素养的有效途径。读书、看戏、研究、评论几乎成了他的“每日功课”。戏曲理论批评需要理性思考,亦需要阐释发现和审美感悟。古人看戏品戏,注重随感式、即兴式的品评,这也是安葵所倡导的。他常读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似与前贤晤对,时向古人请教,然后蕴化于心,化我而出,笔下便有了一种通达和畅神。更重要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梨园一亩三分地,目光从未离开过舞台,从中体悟戏曲形式之美和独特的美学原理、艺术神韵,使得他的笔触能深入探究戏曲行当下的角色内心世界之美妙,又能融入自己新鲜之感受,文章就多了几分生气。他所写批评文章,强调审美的直接展露,强调审美的感悟和发现,强调批评者与批评对象、读者的互动关系的建立形成。难怪乎《戏曲理论建设论集》中的文稿总有实在的说服力,字里行间总透出一种少有的真诚和中肯,甚至有一种鲜活的生命气质、思想力量扑面而来。这类文章与那些隔靴搔痒、无关紧要的陈词滥调截然不同,与那些满纸学究气而毫无生气、毫无场上“阅历”、毫无戏曲审美感觉的“八股”式研究文论大相径庭。 对于戏曲理论,长期以来,安葵主张并身体力行地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努力实现中国戏曲理论的现代转换;继续吸收借鉴外国戏剧理论;特别是研究中国戏曲艺术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和总结出新的戏曲理论。他在书中写道:“理论词语的丰富有三途:继承、借鉴和新造。新造不是硬造,也不是理论家的专利。应把群众的创造和其他学科,其他领域中创造出的、富有表现力的、适合本学科的词语吸收到戏曲理论中来。”因此,他的《戏曲理论建设论集》一书总是贴近实际,言之有物,切中要害。 在新的语境下反思戏曲,就是重新认识戏曲传统,重新梳理戏曲艺术本体、美学特点,在传承发展中出新,在文化上自主反映和创造真正属于戏曲的理论形态,形成有序的话语,在拓展中建构、完善戏曲理论体系,从而使今后的中国戏曲艺术不至于在众声喧哗、一片混沌之中迷失自我、迷失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建设性”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