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不知十年后我国还会剩下多少湿地——读《湿润的文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上海证券报 2014年02月13日 胡艳丽 参加讨论

    
    《湿润的文明》
    中央新影历史节目部编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在我的耳畔,依稀回响涛涛水声,逐岸的水波曾经是大自然永远开不败的圣洁之花,而如今即使我在夜晚仰望天际,连银河也消失了踪影。听水的声音、看水的浩荡,成了我一生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我走着走着,曾经如水的眼波变成了一口枯井,曾经的秀发飞扬如今在风沙漫漫中凝成了一抹肮脏,曾经的明玉擎金纤罗飘带,如今只剩一具干枯的躯壳。这不是传说中的预言,而是按照如今地球上河川消失的速度,描绘的真实明天。新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湿润的文明》一书,是根据中央新影集团历史节目部承制的一部关于中国湿地保护的同名电视纪录片编著的。纪录片与本书揭示了一个令国人痛心的现实: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的我国湿地资源,在长期以来无节制的开发和城市的急速扩张之后,已岌岌可危,将近一半的天然湿地正在消失。
    “湿地,地球上介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它包括沼泽、湖泊、河流、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近海海岸以及人工库塘等五种积水形态。这些常年积水的地区往往能够滞留吸收有毒物质,净化水体,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国家林业局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3848万公顷,大自然是如此厚待炎黄子孙,为我们精心养育了这样一个蕴含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天然梦工场。遗憾的是,回望近几十年的发展之路,我们不仅未能善待湿地,反而对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不知时隔十年,如果再来一次田野调查,那3848万公顷的数字还会剩下多少?
    书中介绍,“大约40亿年前,频繁的火山爆发,为地球带来了大量蒸气,进而在空气中形成了一场持续数十万年的暴雨,最早的海洋形成了。”再经数十亿年的地壳碰撞,如今的中国大陆板块经过数次升降沉浮,小的湖泊河流渐渐汇聚贯通,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长江等大江大河初步成形。丰富的湿地环境,滋养了丰富的生命,也涵养了中华文明之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浩荡,桀骜不驯,即使九曲十八弯,也难改其狂放不羁的性格。黄河之水裹挟着大量泥沙,从黄土高原奔腾而下,而泥沙淤积之处恰恰为依黄河而生的人,提供了最丰沃的土壤。数千年来,黄河水患不断,它不断教导人类,如何临水而居、筑坝垦荒、春播秋收,以及如何因势利导与黄河和谐共生。“从春秋时期算起,黄河决口1500余次”,然而就在这艰辛苦难中,催生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时光难以逆转,在如天堂一样的湿地风光中,总有流淌不尽的悲伤和凄凉。曾经的水草丰美、万物和顺如今都已成记忆,曾经泽被苍生的中华母亲河黄河,已远失了远古气势,成了一条孱弱、脾气古怪的地上悬河;曾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因植被破坏,被渐渐切断了自然生生不息的脉络,曾经的草场水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沙化,潜藏的生态危机随时可能蓄势爆发……
    人们无奈悲凉的眼泪无法成为挽救湿地的救命稻草,而对湿地的保护,我们亦不能仅仅将希望寄托于一个或一群孤独的坚守者。书中示例,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内,几十年守候在这一片水草间,孤独的居住在馒头岗上的仅仅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是一位资深“临时工”,他能详尽数出几十年来每任保护区局长的名字,却迄今没有一位局长曾兑现对老人的承诺。老人每天坚持在保护区内巡查,而保护区却连他的巡视日志本也无暇发放,他只能用孙子用过的笔记本,每天庄严地记录,如同生命中最重要的仪式。相信在老人的记录本上一定别有洞天,有着官员们无法掌握的详尽数据和生动资料。
    索南达杰是可可西里的英雄,1994年,为保护藏羚羊,他在无人区与18名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1997年,“绿色江河”创始人杨欣,在可可西里建立了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无疑,不论是索南达杰的牺牲、杨欣的坚守,还是扎龙“临时工”老人用生命对水鸟的守护,他们都是孤独的,缺少来自政府、社会强有力的支持。与不断退化的自然环境相比,与我们曾经不遗余力的破坏相比,今天,如果我们还仅仅将一片湿地的保护寄望于一个、或一群孤独的守望者,让他们卑微地与整个社会无止境的贪欲做斗争,其结果可想而知。千斤重负悬于一线,终有崩塌之日。
    “截至2011年,我国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近8万公顷,约50%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恢复湿地近8万公顷”。看到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权威数据,恐怕举国民众也只有“数字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之叹。在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面前,在漫天尘雾面前,在不断滋生的流行病毒面前,颂歌唱得太响亮,只会引人质疑。此时,我们想知道的是,目前我国硕果仅存的那些湿地距离荒漠还有多远的距离?那些大自然的财富,那些曾经的连天风景如今成了被上锁的瘦削盆景,它们正如同乱世中的幸福标本,嘲笑着人类的可笑和愚顽。
    我们的发展观该好好调整了。
    《湿润的文明》是对自然的讴歌,也是对几十年大开发、大建设的反省,也是对未来的无限忧虑。2013年11月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的《深圳自然笔记》,记录了在深圳这片土地上的各种美丽生命,但在过去的30年时光中,深圳“为人口增长40多倍,GDP增长5000多倍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填埋了三分之一的原生态海岸线,超过40%的土地铺上了水泥和柏油,50%数千年里都会经过的飞鸟如今已绝迹……”两书相互印证,一个着眼大局,一个见微知著,同样美丽忧伤,同样在为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及各种生命悲吟呼唤,只是这些微弱之声,能否唤醒已被贪欲蒙蔽了眼睛和心灵的现代人?
    2013年初,学者、作家朱幼棣以一本《怅望山河》震惊了世人的眼球,书中记述我们曾经以“根治”水患的名义,让一条条曾养育沿岸人民,催生村庄、城市、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断了根、失了血,再也不能云蒸霞蔚浩浩荡荡,再也养不出千古文人的家国情怀。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诸如水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北京风沙漫漫?为什么生态系统越治理越脆弱?为什么水库大坝越建越高越无水可容?等一系列问题,书中亦给出了清晰的答案,作者的思考令人唏嘘。
    将《湿润的文明》、《深圳自然笔记》、《怅望山河》放在一起阅读,或许太过沉重,但沉重本身便已经是我们再无法回避的话题。挽救自然、拯救生灵,救助自己,已经迫在眉睫。人类总以为自己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而历史证明,人类只是擅于总结而不擅于预见,擅于言说而不擅于行动,擅于指责而不擅于反省的物种。当我们还是“猴子”的时候,我们是自然的精灵,当我们能够直立行走的时候,我们敬畏自然,我们明白天人合一的道理,当文明缓慢发展的时候,我们驯化世间万物,而当科技突飞猛进之时,人类却挟持着地球透支了明天。
    如果此时,我们能够从反省到行动,从过度开发到反哺自然,或许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有机会听一听来自大自然江河的回响,还能倾听来自鸟类的天籁之音,还能领略“两个黄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的曼妙,还能见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壮观。但愿“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磅礴想象,还没失了血、断了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