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辽宁人艺制作演出、聚焦当代都市人情感困惑的小剧场话剧《请你对我说个谎》日前结束了北京的首轮演出。虽然这是一部创作、首演于2010年的 作品,但它对婚姻、爱情的探讨,对于今天的观众而言依然具有话题效应。而制造这个“话题”的就是青年编剧林蔚然。这位2000年毕业于中戏戏文系的“才 女”,做过记者、编辑、影视编剧、戏剧研究者,但她更钟情的身份却是戏剧编剧。从话剧《请你对我说个谎》、《飞要爱》(《爱·无能》)、《马路天使》,到 少儿京剧《少年马连良》、曲剧《歌唱》等,林蔚然的创作涉足多个领域,颇有观众缘和市场潜力。2012年,她又成功入围苏格兰国家剧院与田沁鑫导演合作的 中国青年编剧“新写作计划”。由她编剧的独幕剧《秘密》由英国剧作家改编、翻译成英文,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巴斯盖特和爱丁堡3个城市的多个剧场演出,受 到当地观众的喜爱。时下,青年戏剧人,尤其是导演,日益受到业内的瞩目、探讨,但青年编剧却一直默默无闻,隐匿于幕后。林蔚然的坚持吸引了记者的关注。 记 者:在你的话剧创作中,当代都市情感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也形成了你的创作风格。为什么会对这一创作题材情有独钟? 林蔚然:从我个人能力出发,男编剧擅长思考宏大历史,用作品表现深邃的内容和哲思,而女编剧对情感的东西更为敏感,并倾向于对这些情感细腻解 读,到我自己也是这样。对情感的精细化揭示更适合我去尝试作为自己的写作方向。从戏剧接受层面出发,现在的小剧场观众都是二三十岁的白领女性观众,她们喜 欢什么、关注什么,恰好可以跟我的创作契合起来,她们也能够在剧场中找到心灵的共鸣点。此外,平时我就留意发生在身边的情感故事,很想有机会把它们传达出 来,挖掘都市人光鲜背后的情感困惑和苦楚。 记 者:如今的小剧场戏剧,都市情感类题材扎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要么娱乐到底,要么影视剧腔泛滥,你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表现视角的? 林蔚然:这确实是当前小剧场戏剧创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请你对我说个谎》为例,在创作之初,我们就邀请投资人与创作者坐在一起,为该剧如何避 免落入同类题材的创作窠臼而献计献策。具体到创作上,我首先尝试在戏剧结构上“出新”,引入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中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用第三者的叙 事视角表达现代婚姻中夫妻关系的微妙变化。剧中的陶乐斯化身为三种不同颜色的人格,红色代表享乐和欲望,白色代表最初的真实和单纯,蓝色代表理性和谨慎, 这基本上是人性真实的反映。确立这一视角后,我就找到了不一样的开掘点,希望将该剧打造成具有黑色幽默气质的作品。身处戏剧情境中的各方都应该对结局的出 现负有一定责任,观众也能伴随剧中人的选择对自己的情感现状进行反思,而不是从道德层面对人物进行简单地审判。其次,我选择了开放式的结尾。千万不要低估 现在观众的智商,戏剧应该尽量把内容揭示出来,让观众去选择和思考,而不是遮遮掩掩。对于小剧场而言,我不主张无节制的煽情,也不会把情节性放在首要位 置,我更看重剧场性、开放性。 记 者:就题材内容而言,你认为小剧场戏剧未来可突破的空间有多大? 林蔚然:情感类题材的小剧场戏剧永远都是吃香的。它可以让观众的情感得到释放和满足。关键是如何做得更高级,是否能从这些情感的表现中更好地揭 示人的困境,这可能是需要进一步开拓的地方。题材并不是决定一出戏成败的核心要素。创作者应善于在同一类题材中找恰当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进而 开掘有含量的思想,同而求异,这样必然能形成自己的闪光点。 记 者:赴英国进行戏剧创作交流,对中国青年编剧来说可谓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期间,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这对于你今后的创作有什么启发? 林蔚然:对我来说,参加“新写作计划”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能够走出去跟世界一流的剧团、剧作家合作更是机会难得。整个训练下来,我感觉很多东西 在身体里面得到了复苏。4年的本科学习让我掌握的是基础知识,而这次训练接受更多的还是技术性的东西,它要唤起的是编剧对生活、事物的感受力,强调技术与 经验的结合。训练采取的是工作坊形式,一对一合作,苏格兰的艺术家对我们的创作以鼓励为主,没有反对或排斥,而是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鼓励我们做下 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所倡导的向着你的心灵深处去写作。现实中,编剧会受到来自市场、规范的种种制约,但是这都不能成为我们创作弱化、自我矮化的理 由。优秀的戏剧创作者应该更坦然、更勇敢地面对自我、面对人的生存困境和情感困惑,向着心灵的深处前行,把内心最纠结、最恐惧、最隐秘的东西展示出来。我 们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但是可以提炼,历史、亲情、交流、性别、社会参与性很强的话题都可以成为戏剧创作者关注的对象。而这些也将成为我未来创作的生长点。 记 者:现在的青年编剧从创作的一开始就遭遇了市场,影视产业的发展也让一大批戏剧编剧人才流失,一度创作已经成为现在戏剧、尤其是小剧场戏剧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动力让你一直坚持下来?如何看待时下小剧场舞台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失衡的现象? 林蔚然:从进入中戏学习开始,写话剧剧本就成为我心中最神圣的梦想。为了梦想写剧本,我有幸福感,我因戏剧的魅力而坚守。近些年,由于影视带来 的巨大经济回报,很多有志于从事剧本写作的青年人都从戏剧舞台流失了,现在好的编剧太少了。很多投资商找我写剧本,并不是因为我多优秀,而是他们可以选择 的创作者非常有限。一度创作缺位,作为二度创作的青年导演就自己上手改起了剧本。这些导演大都有自己的品牌意识和艺术追求,愈发认识到找到一个坚实的文学 剧本可以让他们的艺术探索走得更远。但现在的情况是,他们一边排戏,一边还要去修改、打磨并不成熟的剧本,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对编剧的 扶植力度,建立编剧的激励机制,从戏剧源头留住人才,给戏剧的文学性更大的生存空间,让编剧、剧本真正成为推动小剧场戏剧发展的有力翅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