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陶渊明的遗产》:菊花从不教条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余佐赞 参加讨论

和作家张炜曾经有过交流,知道他想写漫长的文学长河中几个重要的航标,这几个航标影响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走向。这几个航标,会是几部重要的典籍,比如《诗经》和《楚辞》,于是他写出了《<楚辞>笔记》;也会是几个标志性人物,比如陶渊明、李白、杜甫,于是他写出了《也说李白与杜甫》,今年又写出了《陶渊明的遗产》。张炜认为,这些重要典籍和这些标志性人物,除了标示了后来文学作品的精神脉络,还影响了后世文化人的精神气质,值得去写。
    最近出版的《陶渊明的遗产》就是作者在熟读和精研陶渊明后,努力追本溯源,还原陶渊明精神气质的作品。
    陶渊明太真,其对人生的理解也太透,并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就连聪明人苏东坡也只是看到陶渊明的闲适。张炜洋洋洒洒用了一本书来谈论陶渊明,从他生活的时代、他的家族、他的人生境遇、他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的作品等入手,书中写的是一个立体的陶渊明,是在生活情境中、在世事人情中左支右绌的陶渊明,真实的甚至有瑕疵的却让人似乎能感觉到体温的陶渊明。
    今天,我们一说起陶渊明就是酒与菊。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这样的人生多么闲适;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这样的陶渊明就是一位隐士。可是,这仿佛是一朵娇艳的花朵,千百年来在干燥剂等鼓捣下,这朵鲜花已经迅速脱水,变成了一朵可以持久开放却没有了血肉的干花,它只有鲜花的色泽却没有鲜花的内容。陶渊明形象的蜡像,就是闲适者和隐士。历史人物都是被“取”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说鲁迅是斗士,就不容易理解他的孝子严兄和慈父形象了。陶渊明的真实形象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远到已经模糊不清了,张炜说:“我今天只想还原一朵饱满真实、摇曳多姿、露水四溅的菊花。”
    陶渊明是隐士吗?不是,陶渊明在隐逸外还有明朗温煦的诗风和摇曳多姿的景致,分明不是一个隐士能有的热烈心态。陶渊明崇尚无为的道吗?不是,他非儒非道,更不是游走在两者之间,他在现实与自然之间产生了第三个主题,他走的是自己的路。陶渊明闲适吗?不是,他一生尤其是晚年无比地劳碌和困顿,作为一位真正的耕者,他连温饱都没有解决,一点都不闲适。那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张炜说,他是一个懂得用减法生活的人,他是一位简朴的人,因为单纯地简朴着,所以也就有了永恒的魅力。生活简朴,所以没有心债;语言简朴,所以都是平实的诗篇。后来的人,多少人都在谬托知己,深度解读,可是却不知道这些都
    在误解这位淳朴的求生者和淳朴的知识分子的真正魅力。
    这本《陶渊明的遗产》书前插页有一张陶渊明的画像,据传是宋代李公麟所作,画像上的陶渊明丰满且飘逸。但这张画像上的陶渊明形象是值得商榷的,其实陶渊明只是一位清醒的有文化的田间老头,可能远没有画像上的人那么潇洒和富态。但在陶渊明内心,却是真正的洒脱。陶渊明最大的特点是通达,因为看到了终点,所以不慌不忙、不亢不卑,从容快乐地生活。他少年时代失去父亲,三十多岁失去妻子、庶母和生母,再后来失去两位同辈人,这些经历时刻提醒他:人生所有的苦痛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接受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因为看透了人生,所以他可以顺应自己内心,在自己困难的时候也不沮丧。在贫病交加时,他勇敢地拒绝了檀道济的接济。“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与素心人可以交往,却不与那些权贵勾搭,不论何时不论何事,他愿意就在“边缘”,而不是进入所谓的“中心”。
    古今中外隐士辈出,中国有外国也有。张炜在书中将西方几位生活处境或心境和陶渊明相似的人作了比较。陶渊明与高更、与梭罗一样,都是回到了乡野,可是陶渊明与前者的初衷不一样,高更是为了去追求艺术,梭罗是为了试验一种新的生活,而陶渊明只是回归,真正的回归。张炜还将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孤独、和荷尔德林融入自然作了比较,最后发现,陶渊明是身心舒适的安顿,是有根者的吟者。陶渊明真心贴近土地,所以看到土地上生机的欣喜是真诚的,不管是豆苗还是豆苗中的草,只要生长出来都很欣喜,“草盛豆苗稀”,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这是身心愉悦的回归。
    陶渊明不是一个简单的隐逸之士,因为陶渊明的思想根本就不是后人想象的那样闲适和淡然。这位曾经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人,内心是极其丰富的,他经历了四次做官四次辞
    官,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十三年的时间里四进四出,每次入仕时间都不是太长,最短的不到三个月。那时的内心是何等的复杂、何等的丰富,最后,他只是听从了心的召唤,他饮下了甜美之酒,即从事农事生活,抛弃了苦涩之酒,即为官和挣扎在其中。归根结底,陶渊明能这样活着,还是因为陶渊明的个体。张炜说陶渊明是有精神洁癖的,他是很早就认识到快乐并不是来自于物质,他认为清贫并非不可忍受,快乐其实可以从自然中找到,“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陶渊明不是一个简单的隐逸之士,他只是一个参透了人生的明白人,人生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古往今来多少人都不能说清楚。陶渊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把人生作为目的的人才能开心,那些把人生作为手段的人当然不能理解这种人生的真谛。
    在还原陶渊明的时候,除了联系中外,张炜还联系了当下,借古人酒杯浇了今人心中之块垒。本书第一章关于人世间丛林法则和文明法则的议论,虽然是陶渊明当时生存环境的还原,但我们知道,在人类进化历史中,这两个法则都是共存的,只是二者之间不断此消彼长罢了,并且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丛林法则”,如何简单生活、真心快乐,却是每个时代生活着的人都在考虑的。陶渊明在困难的时候不入伙(不去做官),也不结伙(不去磨损心性),保持了自己的精神独立,他安于自己中等水平以下的农民生活,满足于简单生活和简单快乐。他洞穿世事,“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不惧死亡———这些简单的快乐,这些睿智的思索,才是陶渊明的智慧生活,他发明了这种生活方式,并且至死都清醒着快乐着,他贫穷但精神很富有,他的精神富有到几千年来我们很多人都一直很羡慕。做一个简单的快乐者,做一个诗性生存的追求者,在复杂人生中做减法,远离聚光灯,甘愿退守到边缘,这样的通达和聪明,也是很多智者的追求吧。
    回到本文开头,陶渊明对后来田园诗的影响很大,但陶渊明对后世文化人的精神气质的影响更大,后世的文化人从他富裕的精神遗产中各取所需,形成了中国文化人的一股独特的高蹈气质,可以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长河中重要的航标之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毛病,尘世都是这样:人声喧哗,尘土飞扬。在喧嚣的时代,即使不是文化人,我们静下心来读一读陶渊明,比照一下自己,还是能向这位古人借到生存和快乐的智慧,让自己开心地活着的。全书充满了思辨,说不定作者的某一句议论会让你茅塞顿开,因为文字会渡有缘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