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书评人) 张郎郎穿过历史的迷雾,以自己的文字对那些逐渐远去的人和事作幽默回望,其中既有骄傲自豪,也有愤愤不平;既有讥讽揶揄,也有反躬自省。 张郎郎讲述的大雅宝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如同童话般的时代:旧时光一去不返,新政权刚刚创立,整个世界呈现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态势。一群艺术家结束了他们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带着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老北京的一个普通胡同中的一个普通院落里,并在这里走上了他们如同童话般的人生之路。而正值童年的张郎郎,也同样是在那个年代,跟随着自己的画家父亲和作家母亲,在滴滴答答的马蹄声中,在午夜的梦中,进入了他北京的第一个家。 张郎郎的《大雅宝旧事》是一部回忆录,但它与一般以时间为经、以个人经历为纬的回忆录有两点明显的不同——首先,它虽然有一个大致的叙事范围,却并没有一条十分明晰的时间线索,其中内容截取的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段,却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年代,读来也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另外,在叙事方式上,作者以童年的视角观察成人的世界,以京味十足的幽默笔触,来讲述一些看似快乐,却又未免令人伤感的故事,以童真的世界与扭曲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对照,使后者的严酷与荒诞显得更加触目惊心,为浓郁的时代悲剧涂抹上一丝喜剧的色彩。 新的中国,新的时代,那些热情奔放的自由知识分子和自由艺术家们,其实都是满怀真诚、满怀信心地拥抱新中国、走进新时代的。张郎郎笔下写及的自由艺术家们,大都像他本人所说的那样,其实只是一些“艺术大儿童”而已。他们都是天生的童话人物,虽然在艺术领域内的确是各有所长,各领擅场,但在为人处世方面,却又常常天真、单纯得惊人,根本无法参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玄机。他们本来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分享胜利果实、当家作主人的,殊不料这种愿望之于他们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想象。针对于真正的主人来说,身为知识分子的他们其实都是永远的另类——他们的历史,他们的家庭,他们的血统,都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原罪的一部分,而针对于他们的个人改造则不仅是身体的,更是灵魂的。他们一直认为铁与血的时代已经落下帷幕,一去不复返了,殊不料他们在这个新时代的遭遇,其悲惨与残酷,竟然一点也不输于那个铁与血的时代。 不过,尽管成人们正经历着身体的历练和灵魂的挣扎,但孩子眼中的世界,却依然还是如同童话般的纯净和美好。对于父辈们正在经受或者即将经受的苦难,他们浑然不觉,他们满足于自己的“土匪”身份,陶醉在无所顾忌的“疯玩”之中。虽然历史老人早已经把他们合乎逻辑的故事结局改造得不忍卒读,但至少在当时,他们的确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他们与自己的父辈们一样相信童话,创造童话,虽然最终不免会为童话的破灭而倍受伤害,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但他们毕竟亲历了那个“如水又如酒”的年代,亲眼见证了那一代艺术家被“阳谋”击中的过程。当然,也正是因为具备那种“爱玩儿,会玩儿”的精神,他们终于能够在大难当头学会灵魂出窍,置身事外看自己的傻样,以一种达观的态度面对苦难的人生。正像张郎郎揣摩“孩子王”黄永玉的处世方式时所感叹的那样:“把玩儿的事当正经事来办,一定会有出乎意外的收获。正经的事,要和玩儿一样,一定不会伤了身子骨。”但谁又能够想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箴言,竟然是他们历尽劫难后的大彻大悟,其中竟然饱蘸着难以言述的伤感和泪水呢? 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引发人性善的一面;一个坏的环境,能够引发人性恶的一面。张郎郎穿过历史的迷雾,以自己的文字对那些逐渐远去的人和事作幽默回望,其中既有骄傲自豪,也有愤愤不平;既有讥讽揶揄,也有反躬自省——但不管是对善,还是对恶,他都以童心回顾,以幽默化之。鲁迅所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张郎郎的态度庶几近之。 《大雅宝旧事》张郎郎著/中华书局2012年1月版/28.00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