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城市快报》:戊戌变法的非主流解读(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很容易让人想起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走向共和》。比起过往思维惯性中的脸谱形象,本书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刻画与分析,产生的震动要大得多,至于这种分析合理与否,则见仁见智了。 《》
    大清的回光返照 110年前,力渐不支的大清朝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一场新政轰轰烈烈地展开,后人称之为“戊戌变法”。
    这次回光返照仅持续了103天。随后,一场由慈禧太后主导的政变,在一夜间否定整个新政。光绪被囚,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等事接连发生,变化之快,让整个帝国都摸不着头脑。
    清代宫廷最不乏谜团。这次新政起始与终结的突然性,以及一波三折的过程,留下了太多的疑问:新政期间,光绪与慈禧的关系到底如何?慈禧对新政的态度究竟有否变化?袁世凯告密的动机到底是什么?疑问不但引出了研究成果,更提供了娱乐化的效应,诸如大刀王五一类的传说都与这场诡谲的政争联系到一起,可见其纷杂态势。
    近日,一本《》出版,再度聚焦于“戊戌变法”。作者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对新政做了一次理性的梳理,对康有为的作用、“帝党”“后党”之争、袁世凯与光绪的关系、新政失败原因等等,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观点,作为一家之言,其分析很值得读者一观。 边缘人康有为
    历来提起“戊戌变法”,康有为都被视作主导性人物,《》却给人另外一种感觉。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曾给予光绪很深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整个变法期间,光绪只与之见过一面,而且据作者看来,这次会面相当不理想。并且,光绪仅赐给康有为一个总理衙门章京的官职,未使之进入权力中枢。对于康氏的“旗手”身份来说,这一点令人难以接受。
    整个新政的主导者是光绪皇帝,他所依赖的理念,并非只来自康有为一人的建议,而是整个国家政治改革的共识。至于具体的实施者也好,反对者也罢,均是朝中大员。康有为更像一位先锋,而非主将,他只能屡次借助为别人代写奏折的机会,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为维新制造舆论,而没有施展身手的余地。
    《》所述,让人觉得康有为更像一个不甚精明的算计者。在推动新政大局的同时,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政治地位。皇帝赐官之低让他大失所望,在政局一日一变之际,他所计较的却是如何为梁启超谋得官报总经理的职务,以及京师大学堂中的总教习一职会落入谁手。为了名利,他甚至不惜以别人的名义奏请重用自己,如此一来,让他在“帝党”“后党”两派中都留下了不好的名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维新派的分裂,并一度引起了光绪的不快。在风云变幻的大势面前,康有为并没有睥睨一切的雄心,反而在小算盘的拨拉声中,使自己成为政治边缘人。
    被逼出来的“两宫之争”?
    许多人一向认为,以慈禧为首的“后党”在维新过程中处处掣肘,其打压导致了变法失败。不过本书提供了另一种解说:即慈禧对变法的态度,系从支持转为反对,所谓“后党”也是在外力刺激下被迫形成,而慈禧对光绪的最终否定,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由维新派造成的。
    据作者所述,慈禧对于变法起初并不持反对态度,她只提出两个底线:即不动祖宗之法,不损满人贵族权势。作者据史料分析,在变法初期一系列重要人事变动的安排,均系出自慈禧与光绪协商的结果,其中甚至包括将帝师翁同龢排出政坛之外。
    本书对历史人物的分析,颇多让人意外之处,翁同龢即是一例。历来翁被视作“帝党”,他的离职似乎说明了维新派的受打压程度。而据本书所言,在筹措《马关条约》赔款的过程中,翁的一系列举措已令朝廷失望。因与康有为在儒家理论上有明显分歧,他也曾从力荐康氏转为暗中阻止,导致光绪大为恼火。当清廷试图请湖广总督张之洞入京主政、推行变革之际,翁又加以阻挠。这些细节,多有包括翁本人日记在内的史料为证。问题的不断积累,外加慈禧、光绪出于各自利益的考量,终于引致皇室在变法之初将翁调整“出局”。
    此外,《》呈现的纷争,并不像传统所言那样,是改革派与反对派的博弈,而是渐进派与急进派的对立。在作者看来,包括光绪在内的维新一派,选择了一条急功近利的道路,成为日后失败的致命原因。
    从迅速取消科举制到高级官员集体下岗,再到裁撤大量的地方官吏,维新派均未给政局留下缓和的余地。康、梁等人的变法诉求,虽有理念支撑,却无通盘考虑,四面出击而无重点攻坚,反倒使官场陷入恐慌,终致主流舆论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上。
    早在变法前,张之洞等人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渐进改革的主张,并得到官场的普遍认同。在本书作者看来,包括刚毅、荣禄在内的军机大臣等人——即传统意义上的“反派”,初期对变法并无抵触,只是希望采取缓和策略。
    然而康有为等人的激进心态,对光绪产生极大影响,进而使维新派将缓和派视为守旧一方,首先挑起党争,大肆攻讦,使后者对新政心生恶感。同时,这种激进也触动慈禧,让她觉得当初立下的两条底线势必被突破,因而选择站在了传统势力一方,所谓“后党”就在维新派的急躁心态下被迫出现,皇帝与太后之间的“两宫之争”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袁世凯是保皇派?
    袁世凯向荣禄告密一事,历来被视作变法失败一大根由,袁世凯也因此被视作光绪遭难的罪魁。本书确认袁氏告密之实,但对其本意提出了不同看法。
    书中援引袁世凯当年9月20日上的奏折为证,指出其中向光绪提出三点建议,即不要冒进、任用张之洞等老成持重官员、对维新派不应太过信任。按时间顺序,当时袁氏已从谭嗣同处获知对“后党”下手的计划,因而作者认为,袁世凯不愿因兵变导致大乱出现,也不希望将光绪与慈禧任何一方置于危险境地,于是在奏折中隐晦提请皇室注意。在他向荣禄告密后,也曾表示维新派的图谋与光绪无关,如连累皇帝,自己就该死了。
    同时书中对告密过程提出新解。此前史称袁氏于9月20日晚向荣禄告密,导致当日政变发生。而作者援引日记资料,认为当日晚袁氏尚未讲清全情,荣禄就因其他事务中断谈话,转日才获悉来龙去脉,而此前政变业已发生,因而袁氏告密一事,对大局并无太多影响。
    而此时的北京,作者用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语来形容。政变之初的慈禧,似乎尚未针对光绪,只是要缉拿新党。但当她从被捕者口中得知这些人本要对自己下手时,便将之视作政治阴谋,迁怒于皇帝,这对母子之间的裂痕便越来越大。最终,垂帘听政的一幕重演,除京师大学堂外,所有新政被废,谭嗣同等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清廷在勉力支撑了最末一次之后,颓然倒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