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娓娓道来 别开生面——《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
 |
桑兵的别开生面之处在于回到历史的现场,将东南学术以及南方学人与北方学人相提并论。 | |
 |
《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 作者:桑兵中华书局 2008年4月 | | |
□本报书评人 陈远 近年来,治学术史者越来越多,其中又以晚清民国为一大重点。原因说来简单,晚清之前的学人和学术,年代久远,面目模糊,很容易让人产生疏离感,而近晚以来的学人,以其相去不远,加之传闻甚多,比如王国维的自沉、章太炎的张狂、胡适的摩登、钱穆的信古,让人顿生亲近。 但细细分析,众多治学术史的学人,多以后来人的眼光,倒叙历史,所以历史才变得如此温顺和富有条理,学派的诞生、传承,在当时也许并非如我们后来看到的如此条理分明,甚至也许是子虚乌有。而众多著作的陈陈相因,才让历史变得如此呆板。 桑兵的著作,其一在于严谨:学术史和“学人与学术”,看似相近,其实分别甚明,如作者所说“前者偏重于专门史的画地为牢”,“后者则力求破除分科治学的畛域”,由人而知学术,才好了解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于学说的影响。 其二在于别开生面:以往叙述学术史,多以北京为中心,毫无疑问,北京是学术重镇之一,但是在民国这一阶段,随着首都不断的变迁,中国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都曾经一度南移,东南学术也一度是中国学术的高点,而在今天的叙述模式下,北京之外的学术都被置于附庸的位置。桑兵的别开生面之处在于回到历史的现场,将东南学术以及南方学人与北方学人相提并论。以桑兵的理论解释,也非常好理解,桑兵身处中山大学,远离京都,在材料挖掘上,便利多多。 | |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