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文学以传达爱来推进共识——访作家周大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顾超 参加讨论


    
    从1979年发表处女作《前方来信》起,周大新一直笔耕不辍。从《走出盆地》到《第二十幕》,从《湖光山色》再到《曲终人散》,周大新不断拓展自己的写作视野。近期,笔者对作家周大新进行采访,请他谈谈对阅读和写作的看法。
    顾 超:您最初的写作动机是什么?现在,写作对您又意味着什么?
    周大新:最初的写作动机是挣点稿费,养家糊口,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爱好,我从小就爱读文学书,长大了便也想写一本书。随着写作时间的延长,我慢慢意识到,写作其实也是满足自己的一种倾诉欲望,把积在心里的一些话通过文字倾诉出来,把一些情绪宣泄掉。再到后来,就有了不自量力的想法,想通过写作来影响他人和外部世界。也就是说,想把自己对于人生、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对读者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从而对社会向美好方向发展也起点推动作用。我是军人,18岁当兵以后,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成为当然的关切对象,一旦需要,随时准备上战场,必要时甚至准备牺牲生命。也因此,国家、民族利益这些问题在我心里占着很重要的位置,这对我的写作也会产生影响。我想,所有的严肃文学作家,写到最后,都会自然地开始为整个人类的命运进行思考。写作到最高境界,是悲天悯人,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虑。
    顾 超:按照您对写作的如此理解,作家最终都可能会变成哲学家。
    周大新:大概会是这样的。作家写到最后,随着对人生与世界看得越来越多,想得越来越透,认识得越来越深,慢慢就会觉得,世上的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也是极其艰难曲折的。因此,就会去想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比如人活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类如何管理好自己、人类社会最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等等。这些需要哲学家去想的事情,作家也会去思考。人类中,有一群人需要担负思考之责任,哲学家和作家都属于这个人群。
    顾 超:经过这么多年的阅读和写作,您认为全人类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
    周大新:对全人类来说,最重要的价值观是“爱”,也就是爱心和爱意。人类社会里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是因爱而生;人类社会里所有丑陋的事情,都是因无爱而起。人性里面有两部分不同性质的爱:一是本能的部分,比如爱异性、爱自己的子女、爱自己的身体,这都是本能;另外就是非本能的部分,比如对弱者、对遭受灾难者,甚至对众多他者的爱。非本能的爱的一个例子是人们如何对待战争中的俘虏。在早期部落之间的战争中,俘虏是要全部被杀掉的,对他们没有任何怜悯之心可言。后来大家慢慢意识到,俘虏也是人,于是不再杀俘虏,甚至开始交换俘虏。最后,俘虏也可以重新回归社会、重新开始生活。类似这样的非本能的爱,我们还有很多,这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标志。有了爱,人类的生活状况才会越来越好,人类的未来也给我们很美好的想象。因此,爱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价值观。
    顾 超:谁对您的这种价值观和写作观的形成影响比较大?
    周大新:就写作而言,最早是沈从文,他的作品我基本上都找来读过。他写的湘西跟我自己所处的豫西南小盆地很相似。他笔下的那些人物——童养媳、乡村的丈夫、船工、连长等等,他们的形象和生活,我都非常熟悉。在我的写作模仿期,沈从文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他作品中弥漫的那种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和同情撼动了我的心。国外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我最早读他的书是18岁当兵时,看到我的班长在读他的作品。当时那本书既没有书脊也没有封面、封底,我都不知道是本什么书,但是班长整天在那儿看,觉得肯定很好看。我就偷偷地拿过来看,一看也立刻吸引了我,那就是《复活》,书里面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情感纠结非常动人。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地引进托尔斯泰的书,我就都找来读。《战争与和平》对战争的思考、《安娜·卡列尼娜》对爱情的理解,都非常切合我的价值观:爱是人活着的最重要的动力和目的。托尔斯泰的思想对我影响很大。
    顾 超:您认为,文学在今天依然能够起到启蒙思想、弥合分裂、推进共识的作用吗?
    周大新:我认为文学有这种作用。我有一个长篇小说《预警》,就是想提醒读者警惕恐怖主义的兴起。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腐败也可以滋生恐怖主义。老百姓受到腐败的压榨以后,没法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伸张正义的时候,就会采取极端的、暴力的、破坏性的,以普通人为袭击目标,让政府和人民群众感到切肤之痛的恐怖主义方式来发泄。我写这部小说,就带有启蒙的想法。我希望这种观念能被更多的读者所认识到。这些读者可能是政治家,也可能是普通人,他们会知道腐败是非常危险的。那本书是前些年写的,当时还没有开始高压反腐。我就是痛切地觉得社会这样腐败下去是极其糟糕的,最后会出大问题,所以启蒙的这种想法一直在我的作品中间隐含着。
    好的文学作品可以传达爱,会弥合分裂。我访问过以色列的作家,也访问过巴勒斯坦的作家,这两个作家的儿子都在战争中丧生了,但他们作品的主旨都是呼唤和平。他们整天思考人类的共同命运,体悟到两个民族应该和平相处,不能再互相杀戮。我写的长篇小说《战争传说》,就是以瓦剌人和明王朝的战争为背景来思考怎么处理民族关系。当时的明王朝就是想彻底把北方少数民族给打服,瓦剌人也卧薪尝胆来打明王朝,战争非常残酷,双方死了很多人。于是我就思考怎么能弥合今天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当今世界各地的很多局部战争其实都是民族问题引起的。所谓民族无非就是在不同地域生活后,形成了不一样生活习惯的人群罢了。都是人,只是有的在美洲、有的在非洲、有的在亚洲,吃的、穿的不一样,为什么就不能和平相处呢?我想用我的作品来弥合这种分裂。
    但作家的力量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因为读你书的人不会太多。今天的年轻人读书更少,可能平时更喜欢看微信、玩手机吧。我们作家只是把这些想法写出来,也许若干年以后被某一个成为政治家的人读了,他会通过系统的施政措施把问题给解决了。我觉得最近国家提出要建立书香社会指标体系是很正确的。如果大家都多读点书,都能思考一些问题,就会在自己的行动上表现出来,这可能也是文学推进共识的社会功用。作家既然把作品发表了出来,让更多的人读到了,那就得对读者有一种责任心。最终,有一些作家会让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尊敬,因为他们摒弃了个人利益、家族利益、小团体利益、地域利益,他们的胸怀变得广阔了,他们想的是人间所有人如何幸福生活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