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欢乐颂2》与女频职场文的新可能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学报 陆正韵 参加讨论


    作为一部本可以打造成优秀职场剧的影视作品,《欢乐颂2》的表现实在不令人满意。然而在网络女频小说的职场类型中,我们却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可能性。
    安迪和小包总甜蜜蜜、“曲妖精”等来了赵医生的“我养你”、樊胜美和过去软弱的自己说了再见、关关和小蚯蚓在爱情里憧憬未来。就在这样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欢乐颂2》顺利收官,让一众同档期的电视剧松了一口气。
    即使你从来不看电视剧,也不关注娱乐圈新闻,对于上述五位居住在上海“欢乐颂”小区22楼的姑娘们的大名,也一定略有耳闻。从微博热搜到朋友圈里的刷屏,不管观众对其评价如何,至少从传播度和话题性上,《欢乐颂》系列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民剧”。
    可以预见的是,《欢乐颂》的成功一定会带动同类型网络文学作品的热卖和改编。作为一部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大IP,其作品本身也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网络小说女频区的职场文类型,但以现代女性日趋成熟的职场观念而言,它的表现最终未能尽如人意,职场文还有更多可能性在孕育中。
    从职场女性走向“玛丽苏”爱情
    相比一年前的《欢乐颂》,更换了制作团队的第二季虽然在收视率上依然能够碾压同档期的剧集,却在口碑上遭遇了滑铁卢。豆瓣评分从客观上展现了这样的差距——《欢乐颂》的评分为7.3;到了第二季,这个分数骤降至了5.2。如此显著的滑坡当然少不了给制作团队的“挑刺”——第二季中人物和剧情中不断出现的漏洞让曾经的“良心剧组”形象彻底坍塌,比如关关一会儿是无锡人,一会儿又成了苏州人。这样的漏洞,对于笔者这般出生于江南的观众而言,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与“良心剧组”一起垮台的还有安迪的形象。作为“五美”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安迪在第一季中是以自带金光的形象出场的——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投资公司高管,貌美如花的同时又有着高学历和高智商,就连她因为心理原因无法忍受与别人肢体接触的这个设定,似乎也成了女神专属的萌点。然而在《欢乐颂2》里,安迪在职场的戏份变少了,与小包总谈恋爱、在22楼与姐妹们唠嗑的戏份直线上升,甚至于出现了拿着客户的资金与未来婆婆斗法这样完全违背其专业形象的情节。剧组不遗余力地一遍遍向我们重复着安迪在职场上的成功,其展现手法却既不是情节也不是画面,而是干巴巴的台词。安迪的“海归精英”形象在《欢乐颂2》里彻彻底底地沦为了一个背景,其“高大上”的形象背后空无一物,难怪观众会发出“看见她就想快进”的感慨。
    在《欢乐颂》第一季热映时,影评人毛尖已经点出这部剧的内里没有欢乐,应改名“金钱颂”,直指其划分阶级、赞美金钱的内在逻辑。而在《欢乐颂2》里,原本被遮遮掩掩的拜金倾向被堂而皇之地搬上了前台,对于物质的歌颂被吹奏得嘹亮。安迪作为精英天然占领所有高地,即使扔着有精神疾病的弟弟不管依然是那朵圣洁的“白莲花”,与小包总活脱脱一对“玛丽苏”与霸道总裁;曲筱绡的富二代身份在此处也相当唬人,就算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照样可以颐指气使,一次次冒犯着身边人的隐私却被夸成坦率热情。可见《欢乐颂》三个字是一字不留地给了占据了金钱的她们俩。
    《欢乐颂2》的剧组弄错的一件事在于,他们以为第一季的成功依靠的是某几位演员的表演,或是某一些桥段的设置,却忽略了倘若真是如此,这部剧便绝不可能引发从网络至街头巷尾的热议。《欢乐颂》的成功是因为它所描绘的生活真真切切地打到了我们这群漂泊在北上广的年轻人们的内心,让戏外的观众和戏里的角色产生了共鸣;它曾成功地塑造了五个有血有肉的姑娘,让我们看到了她们的奋斗与拼搏,看到了现实中在职场和男人们厮杀的新女性。观众们爱《欢乐颂》,爱的是它的市井百态,不仅有安迪、曲筱绡这样的成功者,也有在偌大的上海奋斗的关关、小蚯蚓们;不仅有精英们的志得意满,也有着普通小白领的跌跌撞撞。我们期待看到安迪的巾帼不让须眉,期待曲筱绡的长大成熟,期待摘下眼镜的关关的职场升职记,期待小蚯蚓的网络生意……然而剧组却拿着一串不好看的感情纠葛糊弄了我们,将原本好好的一出女性职场剧彻底变为了“玛丽苏”偶像剧。
    女频职场小说的多种可能性
    电视剧《欢乐颂》由阿耐的同名网络小说改编,后者曾首发于晋江文学城。在影视剧与网络IP联手已成常态的当下,可以预见的是,《欢乐颂》的成功一定会带动一大批同类型网络小说的影视化。
    说到女频的职场小说,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杜拉拉升职记》。这部小说讲述的是白领杜拉拉在外企中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助理,成长为一名专业的HR经理的经历,同时穿插的还有她和公司高层王伟的爱情故事。此外,由于小说作者李可本身就有丰富的白领经验,小说中也书写了大量职场工作的注意事项和小技巧,因而深受一大批职场新人推崇。相比《欢乐颂》,这部小说的职场特性更为突出,也更能被视作网络小说中女频职场类型文的模板。
    虽然《杜拉拉升职记》早在十年前就已出版,但这个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网剧、话剧、音乐剧的超级IP直至今日依然拥有强大的号召力。无怪乎豆瓣网友“水木丁”如此评价:“这本书的出现,让中国的出版人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中国的职场女性是一个如此巨大的图书消费群体,她们对成功的渴望,并不亚于这个国家里的男人。”
    “中国的职场女性对成功的渴望”——这大概就是女频职场小说创作和阅读的源动力。
    事实上,“女频职场文”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多重含义的概念:一方面,职场文要求的是优胜劣汰、专业、去性别化;而在另一方面,女性本身自带的柔软,或者说,柔软的想象又不可回避。“女频职场文”既是面对了一个由性别决定的庞大的参与人群(包括作者和读者);又是一种有别于“男频”的,带有女性特色的文学风格。在女性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下,职场和家庭、情场一样,都是现代女性无法回避的。因此,相比其他类型,女频的“职场文”既是一种想象和渴望,又多了一重对于现实的书写和宣泄。《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便在于,它很好地结合了女频职场文自带的坚硬和柔软的两方面,以此塑造了一个较为圆满的故事。
    在《欢乐颂》之前,女频职场文通过影视改编而大热的除了《杜拉拉升职记》,还有缪娟的《翻译官》。作为小说的两部作品皆因其专业、细致的职场叙述,与女性通过努力获得自我提升的价值观广受追捧。而在改编的影视剧中,这样的剧情和价值观念却又被拉回到了一段段莫名其妙的感情戏里,原本自强、独立的女主被迫成为了又一个“玛丽苏”。国产剧对于职场女性的想象之贫瘠也因此遭到了一众读者的炮轰。
    自《杜拉拉升职记》以后,职场文长期占据着实体书店的畅销榜单,在线下的热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网络上的发展。作为女频的一个类型,职场文不管是在作品总量还是在优质作品的数量上都与 “古代”、“玄幻”这些类型不可同日而语,更多的时候,它更像是以“都市言情”的子类而存在的。
    网文内部的细分不仅仅是网站对于盈利的要求,也是有着相同又不同的品味的读者们对于网站的要求。在女频职场文的内部,这个较其他类型显得有些小众的文类也并不尽然都有着对于职场和感情的同等要求,而是更为细致地划分出了对感情戏更为侧重与偏升职技术流的两个方向——前者和普通的言情文并没有太大区别,职场作为背景而存在;后者则减少了感情戏,让主角认认真真地在职场里“打怪升级”,争夺想要的职位。由于“职场言情文”对于作者和读者的门槛和要求都比较低,因此这一类的小说虽然占据了女频职场文的大多数,但事实上只是“软职场文”。如言情天后丁墨在2014年连载完结的《你和我的倾城时光》,虽然打上了“职场”、“商战”的标签,但本质上依然是都市言情文,与职场没有太大的关系。相比之下,真正书写着职场的食物链和生存法则的“硬职场文”在数量上虽然占据少数,且多存在于“纯爱”这类更能反映女性想象的两性关系的文类中,但其在口碑和影响力上,仍与前者有得一拼。
    有趣的是,在很多“职场言情文”下,不少读者会留下“想看职场,不想看恋爱”之类的留言。接受了高等教育、明白自己终有一天会和男性在职场共同厮杀的姑娘们并非对于爱情没有追求,却也敏锐地体会到了“爱情神话”的失效。男性角色在职场中不仅仅是女性的伴侣和守护者,其更有可能的形象是主角的竞争对手。成熟的读者们对“职场言情文”中为女主保驾护航的男主嗤之以鼻,对她们而言,靠自己听上去更为靠谱一些。虽然“硬职场文”在女频中的数量还十分稀少,但从读者的阅读需求上来看,“硬职场文”的市场和潜力是巨大的。
    除了被打上了“职场”标签的小说,职场经验和心态也跳脱出了“职场文”的范畴,体现在了更为广阔的整个女频区里。《甄嬛传》就是很典型的用对待上司的态度对待丈夫的古代言情文,更不用说把“升职”写进了题目的《太子妃升职记》。把情场当作职场听上去消极得很,却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表达了现实世界中的年轻女性的困境与自我保护。
    热热闹闹的《欢乐颂2》已经落下了帷幕,其引发的“三观”争论却并未随着剧终而消散。作为一部本可以打造成优秀职场剧的影视作品,《欢乐颂2》的表现实在不令人满意。然而在网络女频小说的职场类型中,我们却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