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赞歌——电视剧《鄂尔多斯情歌》观后
《鄂尔多斯情歌》不仅由蒙古族导演伊·呼和乌拉执导,且大部分角色都由蒙古族演员承担,因此该剧从始至终洋溢着浓郁、强烈的蒙古族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格 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内蒙古伊禾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出品,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伊禾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的19集长篇电视连续剧《鄂尔多斯情歌》 ,是首部反映内蒙古生态治理和新牧区建设的力作。该剧以鄂尔多斯人克服重重困难、向沙漠重新要回绿色为主线,表现了鄂尔多斯人在新时代下,实现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讴歌了共产党人勇于破解历史难题、寻求新形势下为民造福的创新精神。全剧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戏剧情节紧凑,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 众所周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技发展和人口增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二氧化碳排放与温室效应、滥垦滥伐与土地荒漠化、矿物燃料与大气污染等等,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状况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是在如此大背景下,电视剧《鄂尔多斯情歌》敏锐抓住这一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生态主题,透过鄂尔多斯人与严酷自然环境的顽强斗争,成为一部以自然生态环境变迁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更为可贵的是,作品将重大主题意义的揭示,建立在严谨的现实主义表现方式之上。 《鄂》剧在浓墨重彩表现“禁休牧”政策和修建“穿沙公路”两大事件时,摒弃平面型、乐观化的描述,高度尊重社会现实,全方位、多层面、令人信服地展示了曾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比如,如何说服牧民们放弃千百年来的自由放牧习惯、如何帮助他们度过初期圈养牲畜的困难、如何让地方官员不再追求上马便“立竿见影”出政绩、如何筹措数量巨大的修路资金等等,使得全剧呈现出严谨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向来是现实主义作品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鄂尔多斯情歌》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右翼中旗旗长哈布尔,正是性格鲜明的“这一个” :放弃盟畜牧局局长、平调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右翼中旗旗长,表现出他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勇挑重担的实干精神;放弃安逸的家庭生活,展示了他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坚持原则、耐心说服同僚支持自己的执政方略,显示出他灵活坚定的工作作风。作品中,哈布尔有泪水、有欣慰、有雷霆、有温情, 《鄂》剧通过一桩桩生动的事件,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的新时代的“焦裕禄”式领导干部形象。 但该剧中的哈布尔并非“包打天下”的孤胆英雄,如旗党委书记张明怀就是他工作的坚强后盾。这位“一把手”从不理解哈布尔雷厉风行的“禁休牧”政策,到无条件支持他的各项工作,再到甘愿代他“受过”的种种描写,转变过程揭示得合理有据、层次分明,成功塑造了一位性格鲜明、令人过目不忘的地方“一把手”形象。除此而外, 《鄂》剧从最底层的牧民、中层干部直到高层的盟党委书记,塑造出众多生动可信的人物形象,不仅多层次地反映了新时代鄂尔多斯人的时代精神,也如绿叶般映衬出哈布尔等主要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鄂尔多斯情歌》不仅由蒙古族导演伊·呼和乌拉执导,且大部分角色都由蒙古族演员承担,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剧从始至终洋溢着浓郁、强烈的蒙古族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格。剧中一望无际的漫漫黄沙,展现出一幅独特的塞外大漠风光,不仅营造出鄂尔多斯人艰辛改造自然的强烈戏剧氛围,更为全剧平添了几分异域色彩。而高亢悠远、舒缓自如的蒙古长调,伴之以马头琴深沉悠扬的琴声,成为贯穿全剧的情感线索。加之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服装、居住特色、宴饮习俗,都为全剧营造了独特的氛围和情调。 当然, 《鄂尔多斯情歌》仍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如某些时候演员在表现强烈情绪时,有过多依赖激烈的肢体和声音表演之嫌,情节进展也似乎仍有进一步紧凑压缩的空间。 但瑕不掩瑜,总体来说,长篇电视连续剧《鄂尔多斯情歌》通过叙述鄂尔多斯人致力于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道路的故事,真实表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鄂尔多斯人不懈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是一部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力作。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