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声音 >

京族传统渔文化的调适危机与当代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民族报 张秋萍 参加讨论


    
    京族人民拉大网捕鱼。资料图片
    渔业生产活动贯穿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实践中,人类积累了丰富的渔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渔文化,对丰富和传承中华文明、推进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发展现代渔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为拥有五百多年渔业生产实践历史的海洋民族,我国京族在原生态的浅海和杂海生产过程中积累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传统渔文化。然而在当前,京族传统渔文化遭遇了传承危机,它的内涵、意义及所蕴含的丰富的地方性知识正在慢慢地被淡忘。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京族传统渔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调适危机。作为人类丰富渔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京族传统渔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它该何去何从?
    一、传统渔文化体现京族文化本质
    根据其渔业发展历史和作业范围,京族传统渔文化可定义为“京族在原生态的浅海和杂海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京族人民通过正确认识周围环境、正确认识民族自身,敬畏海洋、开发海洋,从而实现了人与海洋、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创造了系统、完整同时具备认知性、生态性、功能性的传统渔文化。
    1.京族传统渔业生产和生活文化
    在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的“京族三岛”上,京族曾从事着挖沙虫、耙螺、挖泥丁、捉蟹、拉网、下网、塞网等传统渔业生产活动。相应的劳作渔具也是多种多样,有竹筏、麻网、鱼钩、鱼叉、蟹耙、渔箔等。在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过程中,京族人民学会了充分利用潮水涨落规律、观察海洋及海面变化、识察渔情,从而积累了京族特有的关于科学捕鱼的地方性知识和做法。特定的渔业生产环境,决定了京族“靠海吃海”的饮食文化。鲜活的鱼类、虾类、蟹类、贝类成为京族的家常便饭,京族人制作的鲶汁更是别有风味。
    京族生活中与“渔”相关的,还有一些民俗和禁忌。如京族有“寄赖”习俗,即“见者有份”,寓意“分享好的东西”——主人家打渔归来,来往的人想吃海味,就可以到他的渔船边或者渔箔边带些海味走。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以出海打鱼为生,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如饭烧焦了,不可说“焦”,因为“焦”与“礁”同音,怕出海打鱼时渔船触礁。
    2.京族传统“渔”信仰文化
    京族对自然神的崇拜多与渔业生产有关。在长期的渔业生产过程中,他们形成了系统的神灵信仰,主要崇拜海神、船神、风神。京族男子出海前、新网下水前、当年渔产歉收时,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边祭拜。哈节是京族传统“渔”信仰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此外,京族人还在哈亭供奉镇海大王 、高山大王、广达大王、安灵大王和兴道大王等五位大王。在京族的信仰系统中,还有海龙王、水口大王、水神、“三婆”(王母娘娘、观音娘娘、妈祖娘娘)等神祇。
    3.京族传统“渔”艺术文化
    在长期的渔业发展过程中,京族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相传,京族人民爱跳”烛光舞“,即少女手托蜡烛,在村子里的空地上舞蹈,希望在海上捕鱼的亲人能望见村中的烛光,顺利地回到家中。京族人将织网、撒网、收网、出海捕鱼等集中反映传统渔业生产、又不失娱乐性的动作融于舞蹈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竹杠舞、采茶摸螺舞、摇船舞等。此外,京族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创作出了大量反映传统生产和渔业过程的歌谣,如《挖沙虫》《摇船歌》《洗贝歌》等。
    二、京族传统渔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哈节是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哈节文化的本质即渔文化,它是在渔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文化艺术的总和。然而,目前京族传统渔文化开发还处于浅层次且零散的状态,哈节中也缺乏反映浅海及杂海作业的内容。究其原因,在现代化社会,这些原生态的渔业操作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确实已经不具备竞争力,导致渔文化在京族文化中渐渐被淡出,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不愿主动参与到渔文化的传承中来。政府与民众对京族传统渔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关系尚未理顺,自上而下的文化自觉、自信也尚未养成,深刻制约了这种局面的良性改变。对京族传统渔文化的学术研究中,也缺乏从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与文化自觉等视角出发的探讨。笔者认为,实现京族传统渔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防城港海洋旅游文化品牌质的飞跃,须培养当地人的文化自觉、自信,并开展科学的文化保护与文化创新。
    1.自上而下、由下而上,培养京族传统渔文化自觉
    当前,京族传统渔文化在快节奏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已开始出现与社会脱节及开发滞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京族风景名胜区的行政级别低;京族传统渔文化的开发和管理处于政府管理薄弱及民众随意“划地盘”的僵局中;京族渔民穿传统服饰会“不好意思”;越来越多的京族年轻人追求城市现代生活方式或涌向城市;一些京族人执着于高科技、收效快的现代深海捕捞等,使得京族年轻一代渐渐不懂浅海捕捞中蕴藏的丰富的地方性知识甚或连基础的浅海作业及其中的信仰讲究都不理解;京族人传统渔文化的呈现不是常态性的而是“应旅游者要求”才能看到;等等。要打破这个格局,关键在于:理顺政府管理与民众自发的关系,只有政府先行,做好政府决策、发展规划,树立教育理念,才能带领京族人民对传统渔文化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及其意义、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只有自上而下、由下而上地结合,传统渔文化自觉、自信才能真正形成。
    2.开发以“渔”为主题的浅海生态休闲旅游项目
    目前对京族传统渔文化的挖掘稍显单一,这与其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形成一个很大的反差。要做好这一块文章,必须做好总体规划。笔者认为,可以围绕京族传统渔文化开发出“一条龙”式的浅海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其一,京族传统渔文化已具备丰富的地域特色、历史特色、民族特色,可适当融进现代科学技术并进而形成独特的时代特色,开发以较短时间吸引大量短期参与者的“节庆会展型”(可充分利用现成的京族博物馆或另行建馆)、划定传统渔文化景区建造诸多景点的“古迹仿造型”、将三岛传统渔文化景点集于一起的浓“缩集锦型”等项目。其二,户外的传统渔文化操作如拉网、杂海浅滩劳作等均可设定固定单元,由专人负责,以便游客随时体验。第三,在风光旖旎的金滩发展休闲垂钓,一则催生出京族旅游的附加产业,又可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且与京族传统渔村并行发展,与海上航线旅游接轨。在这些基础上再发展出其他水上休闲活动,如海上低空观光游览项目等。此举通过发展海洋旅游来保留和传承传统渔文化的原生态,焕发京族文化新的生命力。
    3.配套开发 “渔”美食产品系列并积极申报物质文化遗产
    在京族地区,以鱼露为代表的京族特色海产品开发及宣传、以鱼为主题的京族特色菜及农家乐或主题菜馆、浅海捕捞美食加工等,目前均没有形成品牌,缺乏统一规划,也无法实现食品安全的有序监管。必须改变认识,对这些地方特色产品重新定位:其一,就传统渔文化产品制作分别开展赛事活动,获取外界关注、打响影响力的同时,也能激发出当地民众对自身文化更多的关注度和更高的传承积极性,让更多人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传统渔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当中,通过“自省”从而实现由无序竞争到充分认识品牌和食品安全重要性等的转变;其二,在上述评比活动中夺魁的美食以及其制作人,均可作为京族传统渔文化的品牌和传承人,推荐到市、省乃至国家层面申报文化遗产,通过行政层面进一步激发民众的积极性和文化自觉。
    4.完善硬件设施,开发“京族传统渔文化大型实景演出”项目
    从网上相关媒体最新反馈结果来看,充分发展传统渔文化,还有许多辅助性硬件设施需要完善。以金滩为例,游客反映主要集中在:垃圾过多,沙滩扎脚的贝壳过多,很难看到传统渔业生产操作,晚上没有路灯,金滩旁酒店住宿条件一般但价格偏贵等。这与传承发展京族文化、实现地方海洋旅游文化品牌的定位是相背离的。这就对传统渔文化旅游质量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对此,首先须完善传统渔文化休闲区域硬件设施。其次,可以挖掘建设相关传统渔文化景观,如利用京族万尾金滩大片开阔的浅海、杂海海域,开发大型京族传统渔文化实景演出项目,一则作为京族文化和防城港海洋旅游的核心内容,在演出中全程贯穿京族传统渔文化的种种表现形式和内容,传承和发展传统渔文化、传播海洋意识;二则通过实景演出倒逼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并作为本文前面所述的浅海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等模式,加大舆论宣传。在京族传统渔文化旅游的目标人群定位上,不仅要面向国内,还应利用地缘、族缘等优势,至少延伸至同样处于海洋环境的东南亚各国。
    三、对京族传统渔文化的重新解读
    当前,“全域旅游”方兴未艾,全国各地“特色旅游名(强)县(镇)”的评选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可以说,“文化+旅游”似乎已成为全新旅游时代的标配。然而,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应仅仅局限在旅游业上。京族传统渔文化在当代的意义,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新解读:
    1.京族传统渔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
    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曾经提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主流,是由许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鉴于民族更替及其与国家中央政权更替的关系,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阐述,更多的眼光会聚焦于北方民族。但南方民族同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京族。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民族单位的“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是流动与互动的表现。不难发现,京族作为一个单一体民族实体,其本身的历史发展便是在流动过程之后与国内外民族充分互动的一个过程。对作为京族文化核心的传统渔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其过程中的流动与互动进行探讨,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京族传统渔文化与海洋经济体系
    随着陆地资源的衰竭和海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海洋经济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经济体系,成为沿海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形态之一。在海洋经济研究的理论体系内,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核心层之一,海洋服务业则是海洋经济的外围层之一。而以传统渔文化为基础的海洋资源开发研究,海洋产业发展研究,海洋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研究等,都分别从横向、纵向拓展了海洋产业研究范围。京族作为一个海洋民族,其传统渔业一直是传统生计模式中的主业,且因族源跨中越两个国家,如今又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上,无疑应是海洋经济体系中的关键力量。京族渔业在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更远区域内的流动与互动,也构成了环北部湾经济圈乃至更远范围内的海洋经济脉络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上对京族传统渔文化进行探讨,对微观解读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的民心相通等工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京族传统渔文化与海洋文化意识的培育及宣传
    在海洋强国建设战略下,没有海洋意识,就无法谈及海洋及海洋文化。当前,我们对海洋文化的挖掘是不充分的。可以说,海洋意识的培育是宣传海洋文化、完成海洋强国梦想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作为一个海洋民族,京族的传统渔文化源远流长,且有京族三岛作为旅游载体,是绝佳的海洋文化意识培育及海洋文化宣传、教育的范本。
    总之,对京族传统渔文化的内涵、存在的意义进行微观解读,对增强文化自信、充分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乃至海洋强国战略,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一切战略得以实施、实现的落脚点,在于承载文化的群众本身。只有京族人民拥有文化自信,且全民自愿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中来,京族传统渔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