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中国作协组织第三批作家重走长征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张敬敬 参加讨论


    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第四方面军)采访团历时10天,从四川成都出发,最后抵达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军会师地——甘肃会宁,行程2500公里有余。此次采访活动,是中国作协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举办的活动,是继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采访团之后的第三个重走长征路采访团。22名作家沿着红四方面军长征的路线,用脚步丈量红军用鲜血开凿的路,感受红军强渡嘉陵江、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纪念长征的伟大意义。
    此次“重走长征路”,“走”是外在形式,重要的是“感”,即在行走过程中想到了什么,想得有多宽、多深、多远,是否有独特发现,更加重要的是将这些感想写出来。《作家》主编宗仁发说,很多史实,我们通过书本已经知道了,但在现场感受到鲜活的历史细节,对作家重新思考人生、文学,甚至对写作观念的修正都有很大帮助。作家哲贵说,那是一段特殊的历史,也是一群特殊的人物,思考、书写他们和他们创造的历史,无论对作家还是读者,都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凭吊无言泪染裳,忍将追忆化诗行。山因血沃花增艳,碑为魂凝字沁香。夜掩川西悲苦战,曙临吴起振新航。红军足迹今重觅,倍觉前瞻路更长。”作家郑有义在行程即将结束时赋诗一首并谈到,红四方面军出发时8万人,长征结束时仅剩3万人,无数红军将士将一身忠骨葬青山。瞻仰遗址,祭奠英魂,长歌当哭。
    在四川巴中市,采访团参观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毛浴古镇、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空山战役遗址、苍溪红军渡等。作家弋舟表示,此次“重走长征路”又一次唤醒了内心曾经有过的一些深切情怀,譬如英雄主义、理想主义。这种“唤醒”,尤其当走到毛浴古镇时显得格外强烈。1934年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召开全军党政工作会议,提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它所含纳的精神力量,依旧能够鞭策和激励今天人们的斗志,令人精神为之昂扬。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作家曾皓表示,看到数万名红军战士的无名墓碑,看到最小的烈士只有9岁,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幽暗天空下,人性的光辉如星辉闪耀。作家宗利华说,从这些密密麻麻的烈士纪念碑,深切体悟到什么是基石、什么是脊梁,也深刻地领悟到长征这一壮举的深远意义。作家牛庆国感慨,活着,他们是一支排山倒海的队伍;长眠地下,依然保持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这么多无字碑,红星代表着他们的名字。无数颗红星灿烂过历史的天空,也灿烂着今天的碧空万里。
    作家刘华说,红军在阿坝地区活动长达16个月,各民族同胞为支援红军作出巨大奉献和牺牲。大量动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红军的母亲,是历史的主人。人民接纳了革命,并热情拥抱革命,无私哺育革命。人民群众应该成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浓墨重彩表现的主人公。
    作家余宁深情地说,漫漫水草地、皑皑大雪山,英勇红军硬是凭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在人迹罕至、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川西北高原走出一条悲壮的胜利之路。若尔盖草地边缘,胜利曙光在望,却有数百名一路坚强走来的红军战士,疲惫地坐在水草地上,停止了年轻的心跳……穿越80年的历史云烟,我们依然能强烈感受到他们不能北上抗日的无尽遗憾。这悲壮的一幕,让人泪水盈眶,心中波澜难以平静,他们在长征史上树立起一座丰碑。
    作家邵丽说,一路走来,心中时有感怀涌起,那种敬仰与追慕的情绪在若尔盖草原的班佑乡时达到了顶点。茫茫湿地,海拔将近4000米的高度,一组名为“胜利曙光”的巨型雕塑静穆地伫立在高原上,彼时长征中的红军正经历着巨大的考验和牺牲,但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依然心怀曙光、眺望胜利!这种大无畏的红军精神,必定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永恒的前进动力。
    5月31日,采访团在走过薛城镇梓橦宫战役遗址、卓克基会议旧址、红原县日干乔大沼泽、姜东村、班佑乡后,抵达川甘交界地。随后,在甘南参观了腊子口红军纪念馆、哈达铺红军街等地,最后于6月2日到达三军会师地会宁。
    评论家刘大先说,红军长征途经11个省,从湘赣闽桂探索出路,在云贵川杀出重围,在陕甘川之间做出选择,最后到陕甘宁边区立足发展,其间穿梭于云贵高原,翻越青藏高原,最终到达黄土高原,腊子口是最后一个险关。现在虽然已经拓阔山谷、修了公路,站在浊水奔流的腊子河边依然可以感受到巉岩绝壁、一线隔绝的险峻,红四方面军的巧袭出奇制胜,真是让人感佩红军先烈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一场战役,而是更多体现在经历了那么多磨难挫折的工农红军,在晦暗不明的国内外大局势中的高瞻远瞩,从而奠定了日后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作家余红表示,10天行程匆匆而过,一路走长征路忆红军苦,翻山越岭过草地,眼前所见沼泽是美的,河流是美的,草地是美的,但此刻对这美却读出了悲壮的滋味,因为曾有一群鲜活的生命在此悄然逝去。他们的悲苦,他们的雄壮,他们的惨烈,令自己的心如锥扎般疼痛。十天长征路,一生红军情,过去红军用枪杆子为我们打下江山,如今我要用手中的笔描绘祖国蓝天。
    作家丁晓平表示,长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它的历史、它的精神,很多时候是抽象的,多停留在纸上、嘴上,且随着岁月流逝,日渐模糊,或者变得概念化。但当用双脚踏着革命者的足迹,爬雪山过草地,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家国情怀,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真切感受。有名或无名的先烈,用他们鲜活的生命铸就了革命的丰碑。
    来自四川省作协的罗勇、税清静、张渌波、杨军,来自四川省阿坝州文联的周文琴、王庆久,以及来自甘肃省作协的魏珂、来自甘南州文联的王永久等,分别参加了此次采访活动的部分路程。(张敬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