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声音 >

民族文化“走出去”,亟须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民族报 牛锐 参加讨论


    日前,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和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的全国文化外宣翻译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开班。该班旨在服务和配合中国文化“走出去”工作大局,提升全国各地文化外宣机构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加强全国文化和外宣系统高端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全国文化外宣翻译资源交流平台。研修期间,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近150位外事工作负责人、翻译骨干,通过政策学习、翻译实践、座谈交流等形式,集中学习了文化、外宣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与技巧。
    研修班的学员,有很多来自民族地区。他们所反映的民族文化“走出去”遇到的问题,带有共性;他们所总结的经验,值得借鉴。而专家讲座,则以高屋建瓴的方式提供了更多思路。聆听这些声音,对切实提高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质量,大有裨益。
    关键词一:翻译
    在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新形势下,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与密切。翻译工作,在当今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学员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当前民族文化外宣翻译工作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规范,对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特有现象与词汇,翻译不够准确、统一。比如,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较好,对外宣传交流活动也不断增多,但是对“行歌坐月”、“牯藏节”等文化内涵丰富的专有名词、传统民俗,在外宣翻译方面一直缺乏标准与规范。再如,西藏近年拍摄制作了多部优秀的纪录片,在国内外播放。这些纪录片既注重选题策划,又讲究叙事方法,有助于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西藏。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翻译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文化现象被简单地模糊描述,有的没有传递出精神内涵,使宣传效果打了折扣。
    二是熟悉民族文化的翻译人才短缺。熟悉译介对象,是做好翻译工作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专门从事民族文化外宣翻译工作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比如,青海一家外事单位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事务繁多。有的工作人员能胜任日常的翻译工作,但是涉及土族、撒拉族、藏族等民族文化的名词术语翻译,就有些困难了。有学员直言:“对于有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我自己都不太熟悉,要想准确翻译就更难了。很多时候,只能‘赶鸭子上架’。”
    对此,广大学员在与专家的讨论、交流中形成了一些共识:设立翻译规范标准流程,建立文化外宣翻译数据库;加强民族文化外宣人才培训;建立跨省区的培训平台。
    关键词二:准备与沟通
    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形式日益多样,除了展览、演出、“非遗”技艺现场展示,在各种时尚“秀”、电影节、艺术节上,都活跃着中国民族文化的因子。需要认识到,这些风光热闹的活动背后,需要的是缜密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及与对接方、当地受众高效深入的沟通。对此,学员们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
    一是依托国家资源,与活动所在国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自1998年我国在毛里求斯和贝宁设立第一批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以来,我国在海外投入运营的文化中心已超过20个。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部省合作项目的推动下,多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与新疆、内蒙古、甘肃等民族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与活动所在国相关部门的反复沟通、洽谈,以“文化周”、“文化节”等活动为载体,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入乡随俗,了解受众的文化心理。甘肃省歌舞剧院的保留剧目《丝路花雨》,是中国舞剧经典之作。该剧自1979年问世以来,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巡演,成为我国文艺界对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丝路花雨》的英文译名是《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俄文译名是《дружба》(友谊),它还曾被译为《Flowers Bloom In The Silk Road》(鲜花盛开在丝绸之路上),这些不贴切的译名,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外国观众不明所以。因此,有学员建议,民族文化外宣,首先要打响品牌、明确定位。在这方面,前些年由中央芭蕾舞团联手著名导演张艺谋打造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海外宣传是与国外团队共同完成的,更符合国外观众的文化审美。该剧的宣传彩页很简洁,就是一位身穿红色旗袍的芭蕾舞演员,在红灯笼下舞动红绸,翻译也很贴切,叫作《Ballet Raise The Red Lantern》。几个文化符号,突出了西方观众熟悉的中国元素,引发了他们的观赏兴趣。
    三是为准备工作留足时间。有的国家会提前一两年作出大型文化活动计划,需要尽早报备。同时,充裕的准备时间,也能让相关活动举办得多些精彩,少些遗憾。
    关键词三:大格局意识
    当前,我国民族文化“走出去”活动主题丰富,但是归结起来,还是以展示中国多元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主。对此,有专家指出,在举办相关活动时,需牢牢树立大格局意识。
    第一,多讲大人性。中国有56个民族,无论是藏族、蒙古族,还是汉族、回族,我们都有一种相似的东西,就是勤劳智慧、勇敢自信、和谐包容,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是多元的,更是一体的。
    第二,多了解大历史。当前,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中有一种现象,就是对某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介绍得多,对于这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说得少;把个别文化事象强化为某个民族、某片区域唯一的标志,全面介绍不足。应当站在更高的层面,把民族文化放到大历史中考察。
    第三,放眼大未来。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继承传统,是中华民族的选择;迎接现代化,也是中华民族的选择。这是一个多元而包容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文化究竟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