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李壮:换种方式讲故事的莫言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学报 李壮 参加讨论


    诺贝尔文学奖,沉到马拉不动的六个字,一种被默认为带有“终身成就”色彩的荣誉加冕。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对此感到好奇:在诺奖加身之后,莫言每一次新作的推出,将会讲述什么样的故事?这些全新的故事,能否媲美甚至超越他那些耳熟能详的巅峰之作,能否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莫言?
    现在我们笑了。这一次,这位“讲故事的人”没有再去讲述什么故事。在《人民文学》2017年第9期,他直接唱起来了。
    说莫言这次没讲故事,其实也是不准确的。《锦衣》是戏曲剧本,剧本的核心当然是故事,“公鸡变人”的民间传说跟“革命加恋爱”的经典套路杂糅在一起,自然也可以轻而易举地配得上“好看”两字。甚至《七星曜我》这组诗歌里面,也从头到尾没有缺少“故事”或者近似的元素:勒克莱齐奥手扶猪圈目光深沉、隔壁屋里在磨刀霍霍准备杀猪待客的桥段曾让我笑喷,同样印象深刻的是帕慕克书房里那只下意识捂向头顶的手——谁都无法否认,这些本身都是“故事”,但故事本身并不是这组文本最出彩的地方。如果说“讲故事”的行为在根源处包蕴着叙述者对叙事规则本身的遵循与突破、妥协与冒犯,那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莫言,则几乎已经跳脱出了这一枝杈横生的框架:在他这里,故事本身仅仅是途径或者说工具,是布满老茧的手掌中跨江的溜索,是盛满琼浆烈酒的高脚玻璃杯——“对影成三人”的微醺永远是酒精的魔术,谁也不会把盛酒的杯子认真吃下肚去。
    是的,故事只是酒杯容器,莫言这组新作之中,真正的酒精度集中于语言本身。我们不妨将这一剧一诗看作是一场韵律的狂欢、一次语言天赋的尽情挥洒。《七星曜我》里的莫言喋喋不休,其中满满流溢的都是莫言式的聒噪与幽默;诗歌文本的形式约束看似构成了外在的节制性力量,实际上这种限囿却令裂变增殖的语言魅力更响亮地爆出了声响。
    《锦衣》是民间传奇故事的改编,这样的故事需要起伏、需要神奇、需要出人意料,但它的“出人意料”永远是可以预期的“意料之中”。情节结构是熟悉的:坏人坑蒙拐骗,首先必能得逞,然后这弹冠相庆的“得逞”才无意中促成了佳话姻缘;小媳妇独自上路,怕的是遇见坏人,而坏人肯定就正在半道上拉开架势守株待兔;春莲一根筋地嘀咕着“它是公鸡,不是丈夫”,于是我们大约都已猜到,她那未曾谋面的丈夫早晚会从公鸡的影子里赫然站到春莲眼前。其中的人物形象也充满脸谱色彩:官二代又色又蠢,狗腿子狐假虎威,小女子有情有义,革命党人的气质明晃晃帅得刺眼、以至于被王豹之流扽着头发就直接把假辫子扯了下来。在民间传奇的基本框架内,那些惊异的巧合、奇崛的想象、夸张的表情都变成了规定性动作,一切叙事性的元素都被安置在绝对可控的范围之内,进而它呼唤一种形式上同样可控的语言来对自己进行填充。然而正是在这里,最具魅力的反转出现了。《锦衣》中,那些看似规整坚固的形式栅栏背后,却蛰伏着一头精力十足的语言野兽——它垂下的皮毛遮盖着强悍的肌肉线条、假寐的眼皮掩护着瞳仁深处的刀斧,在任何不经意的瞬间,都可能冲破围挡、一路狂奔而去。戏曲小调,这种形式集中展现了民间的经验智慧和嬉笑怒骂的本事,半唱半白之间亦俗亦雅、既是说笑也是认真、有小聪明也有大道理,满满地尽是民间生活的烟火气息,也最能将那种原生态式的语言活力释放得淋漓尽致。
    “盐行里挑回盐一担,一篓在后一篓前。世上的活儿千千万,今日方知挑担难。一脸泪,浑身汗,腿儿颤,腰儿酸,肩膀疼痛如火煎。似这般,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歪歪扭扭,摇摇摆摆,好似赤脚爬冰山,无头的苍蝇碰窗帘,风吹弱柳枝叶翻,大风浪里无桅的船。船儿虽破终能靠岸,我的出路在哪边?”
    所有这些,都是最寻常的生活联想,都是最模式化的意象比喻。我们当然可以拿着现代文学理论的放大镜边看边犯嘀咕,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们从中感受到一种最原始的语言冲动、一种韵律回环之中不断飙升的加速感,浩浩荡荡、泥沙俱下、快感十足。熟门熟路之间,这种语言方式悄悄释放出巨大的躁动,就好像一场大雨过后,家门口那条毫无新意的河沟里忽地涨起滚滚浊流,而邻村卖炉包的老莫头竟像是龙城飞将附体,身跨白马趟踏其中,把那没膝的浊流击打得水花四溅。
    从莫言的这组新作之中,我们看得到一条条形式层面的束缚之索,但同时更读出了一种野马脱缰式的语言的欢乐。事实上,这种语言的欢乐始终是莫言作品重要的内在动力之一。诺奖颁奖词中早有表述,在莫言的小说中,“驴子和猪的叫嚣淹没了人的声音”;同时,如今这些扯动嗓门的唱腔和油光浮亮的诗句,也依然在笑靥狡黠之中透出他标志性的“胡椒式的辛辣”——这复杂的声音和味道里,既有对现实与历史的绵里藏针的穿透、也有对个体生命充满爱意的解嘲,其实是延承了莫言小说一贯的精髓所在。至于文体上的“不务正业”,也并不似想象的那般突如其来:《檀香刑》里猫腔的元素是一大亮点,《蛙》的最后是以话剧作结,其小说中那些最精彩、最酣畅的句子背后也往往起伏着诗歌般的节奏感。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借助戏曲唱词和诗歌的形式,莫言完成了一次语言的自我提纯。那些原本与小说故事交缠在一起的语言冲动,由此获得了自足而绝对的呈现,最后干脆摇头晃脑地唱了起来。这是转移诺奖身份重负的一种途径,是自我摆脱过程里的自我继承,是语言才华的荷尔蒙狂欢,是莫言在“大师”光环辉映下的一次任性、一次童心回归。
    就这样,我翻动着手中的纸页,听他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投入地一路唱个不停。亦庄亦谐、恣肆忘情、燥热中脸上微微发红……这是不同以往的莫言,这也是一如既往的莫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