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是一位教师,是一所中学的校长,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她也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写小说,写诗,追寻着缪斯的脚步。读她即将出版的诗集,让我生出不少感慨。《摇曳未定》是一本很有特点的诗集。全书七十余首诗,题材很丰富,咏叹历史,回溯岁月,抒发曲折情感,讴歌自然天籁,有诗人留在天涯海角的足迹和思绪,也有校园生活的回声。读这些诗,可以看到一个热爱生活,钟情文学,也勤于思考的诗人的优雅心迹。 这是一本十四行诗集。每一首诗,都只有十四行。但是很显然,这些十四行诗,并非简单地模仿外国的十四行诗。尽管诗的行数相等,但形式时有变化。在简短的十四行诗句中,要写出人间曲折幽邃的情感和思绪,并对历史、对自然、对世态万象表达与众不同的看法,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诗人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情思,需要见识,需要驾驭文字的能力,当然,更需要个性。 杨华这样写李白:“千古江山不见君王/ 舞作杯中佳酿/ 刻在书卷那几行”;这样写陈圆圆:“兰花指轻拈起珠帘/ 秦淮河上的红颜/ 嬗变了一个朝代的天”。那首为纪念“9·11”事件十周年而写的《活着之外》,读来让人心灵震动:“没有人告诉活着的人活着/ 恍惚的烛泪证明你活着/ 没有人告诉冰冷的墓碑活着/ 你无法向它证明你活着……生与死正如那天一样莫测/ 肉体与信仰被毁尸灭迹的时刻/ 不是你我想要的选择”。读这样的诗句,感叹这十四行中蕴涵的丰富能量。 杨华喜欢旅游,她的诗集中有不少写在国外的诗,她去过的地方,很多人都去过,但她在诗中写出了自己的独到感受。如写在德国的《别了,天鹅堡》中,并不是简单地赞美天鹅堡,而是在短短的诗中引发深长的思索:“这座城堡千年后的寒暑/ 世人解不开的厚重的帷幕/ 或许就是恒久的孤独”。在贝多芬的雕像前,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英雄的脚步凝固成风景/ 却留不住一片浮云/ 为音乐朝圣者深邃的眼睛/ 覆盖上一层光明”。 少年时代,我曾读过几本西方的十四行诗集,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这些诗集中的很多诗句,很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至今仍能背诵。年轻时代,我也曾写过十四行诗,以此和西方的诗哲对话。西方的十四行诗,有规定的格律音韵,翻译成中文后,原有的格律已不明显。中国人写十四行诗,只是取其行数而已。杨华的诗,写得自由率性,虽以十四行规定诗的长度,但并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句式也有很多变化。我想,读者被杨华的诗打动,并非因为这些诗的形式,而是因为这些诗中流溢出的率真和睿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