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生态财富的文学表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孟繁彪 参加讨论


    
    摆在眼前的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霾来了》和《霾之殇》,面前还有一部长篇小说,是《霾爻谣》的打印稿,加在一起,就组成了“战霾三部曲”。从2013年开始,伴随着京津冀地区防霾治污工作的开展,李春元关注生态环境的小说也进入“正在进行时”的创作时态。就在一些人的疑惑中,三年过去,李春元的三部小说已处在锁边勒口的收工阶段,即将全部展现在世人面前。他如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三部曲”的创作体式是有来历的,最早源于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后来人们把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都叫作“三部曲”。中国的文学三部曲不乏优秀之作,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等,都影响了几代人。
    我挺喜欢“三”这个数字:三人为“众”,显示着力量;三木成“森”,预示着生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出对于知识的尊重;群众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表达的是对于智慧的敬仰。李春元完成了三部“霾”小说,也算是圆满收官。
    说到底,李春元涉足生态文学之中的“霾”小说,需要的是一种胆识,先不评论他作品的艺术品质,他的所为有两点已是难能可贵了:一是关注生态领域,将生态问题进行文学性表现,令人看到一股舍我其谁的勇气;二是他的小说创作和防霾治污“零距离”地同步跟进,就要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体现了人人有责的正气。我们都会说万事开头难,都会说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真正敢于涉足这样一个人迹寥寥的禁区,无疑需要胆识。这样说来,至少他的写作给我们提供了文学创作上可资借鉴评说的文本。
    文学就是要敢于直面社会问题,进行艺术再现,这是一名作家的担当。作家贾平凹也依然把这一点作为追求目标。前几年,他深入了解农村生存者的精神状态,了解社会基层存在的太多问题,决心写一部反映基层现状“剪不断理还乱”的小说。有朋友规劝他别“自己卖着蒸馍却管别人盖楼”,他感慨地回答:“不能女娲补天,也得杞人忧天。”他感喟眼下的农村“像陈年的蜘蛛网,动哪儿都落灰尘。或许我没法通过文学解决基层的问题,我至少能如实地记录下来”。于是一部《带灯》问世。
    说到底,面对现实需要勇气,揭示问题需要学识,艺术展现就凭借禀赋了。如今有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专写小情小调,躲进小楼成一统,这样的艺术追求怕是撩拨一些人的浅阅读情怀还行,却是很难走远的,因为这样的人生活在自我世界,就像是沙眼,见点风就会流泪。
    自有人类史,我们总在自由呼吸,总能得到水源供给自身生命,从没遇到因为空气和水的不净而出现的困惑——女娲补天,是忧心天会塌下来;大禹治水,是疏导洪水的肆虐。没有哪个时期会像今天这样,必须把水和空气放在政治、政策以及民生的高度看待的。如今,严重污染的河流、异味污浊的大气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疾病,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工业化高度发展,如果必须以环境质量的下降为代价,无疑是进入到了一个怪圈。一方面要发展,一方面要生活,在这样的两难中,就要亮出我们的决策,显出我们的行动,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才能说发展。与此同时,面对困难,一切唉声叹气、捶胸顿足、像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所言“一代不如一代”都于事无补。
    造物主给我们的地球设计了多么好的条件,让人类生存。到目前为止,人类也在使用一切技术试图从别的星球寻找水源,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可喜的报告。所以爱护好自己的家园才是硬道理,热爱地球是我们惟一的选择。想一想,地球生命与地球环境构成了多么严谨和谐、相互依赖的循环体,让我们感知生命,须知任何链条的失序都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瓦解。如果到了那时,人类将面临洪水、瘟疫和地震等各种灾难,那可悔之晚矣。所以,有序才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必需。
    预防大气污染已是刻不容缓。可现实中又是多么难以推进,李春元的小说《霾爻谣》,正是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展现着人们的生活习惯问题、人事关系问题、地方利益保护问题、个人利益的私欲问题等方面,件件都棘手。这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认知。靠投机取巧,靠眼前利益,是会吃大亏的。因此,就需要广泛地宣传,树立人人有责的意识,同时也需要政策、人才、技术、财力方面的跟进。真是制污容易治污难。不从源头抓起,靠头疼医头,是不会见到实效的。
    我们高兴地看到,与前两部小说相比,李春元在故事的叙述推进、在人物的刻画方法、在揭示创作主题方面又有了手段上的提高与丰富,从而使故事更精彩了,人物更鲜活了,问题更触动人心了。《霾爻谣》里,吕正天、马二哈的辛勤付出赢得了人们的理解。郝大侃、盼姐、楠楠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了周围人的支持,其他如康大仙、胡阵雨等一些人物也有了思想上的转变。一句话,环境是大家的,谁也逃不掉,只有从我做起,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才能不愧对子孙。
    李春元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有着熟悉的工作岗位,这些都增加了他的作品的厚重感。他在《闹猫乡长的烦恼》里写道,“热心汆子,能用不能沾,有热盖不住。”汆子如今人们很少见到了,过去它是北方人家常用的一种烧水工具,用白铁皮制成,圆柱形,中空,有底,上端有把,放在铁锅与灶膛间,做饭时就把水烧开了。现在想来,这汆子还有种“乡愁”。我很喜欢李春元在小说里创作的那些歌谣,比如“治霾就像马拉松,不能坐等天来风”,比如他借人物口吻说的霾爻阴阳谣,“大气靠风,垃圾靠坑,污水靠冲”。看似轻松中,对于治霾的严重性进行了深入揭露。他的行文笔调,看似诙谐幽默,其实始终有个使命感,他常常喜欢在讽刺中刻画人物,就是围绕主线运行。所以说,李春元的小说很接地气,群众日常生活语言和通俗的故事以及颇具趣味的小段子,让作品低到“尘埃”里。这样的小说才会贴近读者,打动人心。也许是使命使然,李春元也在小说里加入了许多环保知识,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方式。
    “战霾三部曲”是对现实与历史生态环境的记录与反思,是一面透视镜下的生态财富。反思的真正意义在于如何转变我们认识现实的态度和记住历史的意义,它是批评型文学产生的动力与源泉。因此说,它既是生态的财富,也是发展的财富、道德的财富、文明的财富和文学的财富。由此说,李春元的小说具有文学鲜明地诉诸直观的意义。透过他的三部曲,我们更应该看到沉重的一面:小说中的一个个人物,是否或多或少都有我们的身影?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他是一位记录者,记录了我们身边的真实。他在作品里更有呼喊,有倾诉,从而给我们以深思和启示。财富是靠辛勤换来的,是靠智慧积累的,是靠他独有的方式体现的,他的洋洋洒洒的三本大部头就有了这样的全面展现。
    我愿意把《霾爻谣》推荐给大家。还是那句话,生态问题已是我们今天回避不了的课题,不要以为离自己很远,不要以为只是环保部门的事,读了李春元的小说,你会感觉到,环保中有他有我也有你,我们都是故事里的人和事。
    (《战霾三部曲》,李春元著,作家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