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岑燮钧:亲情背后的人性拷问——读俞妍小说《陪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十月》杂志 岑燮钧 参加讨论


    在“心灵鸡汤”派看来,亲情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但是,小说毕竟不是“心灵鸡汤”,它最擅长在灰色地带游走,它不但要揭开亲情的外衣,还要理出织就这件外衣的经纬来,让人明白一句老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俞妍的《陪夜》,就是这样的小说。
    《陪夜》显得厚重扎实,不滑溜,不含糊。它的每一个细节是经得起推敲的,有着生活本身的逼真。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陪夜》是不动声色的悲剧,虽然没有大起大落,但却暗潮汹涌。从写小说的角度来说,俞妍是织毛衣的能手,她把兄妹间一辈子的恩恩怨怨多线头地编织在一起;但从挖掘人性的角度来说,她又是拆毛衣的能手,让人看清每一根经纬都有来路,都根植于人性的深处。人性是最真实的,既骗不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同时,人性又是复杂的,游走在善与恶之间,它出自本能,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变化。善与恶是道德判断,人性很难用这种标签予以鉴定,它是杂色的,多元的,混合着爱与恨。
    《陪夜》有两个视角,一个是“我”的视角,一个是“母亲”的视角。这两个视角是互相补充的。有了“母亲”的视角,就有了纵深度;有了“我”的视角,就有了现场感。“母亲”是参与者,“我”是旁观者,因此,“我”对“母亲”又构成一层考量。小说就在这样的层层“考量”下,穿梭于“当下”和“过去”之间,抽丝剥茧,深入挖掘人性的“修饰面”和“真实面”。鲁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时有段著名的话:“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俞妍固然还没达到这样的深度,但无可置疑的是,她也是沿着这条路走的。小说围绕人物几十年的恩恩怨怨,织就了驳杂的情感,而在人之将死的“陪夜”之际,各各碰撞、妥协而又迸发,从而突破人性的“修饰面”而直达“真实面”。这是不简单的。
    《陪夜》的情感线索是多头并进交织缠绕的:母亲对舅舅,阿姨对舅舅,母亲对阿姨,是其中的三条主线。而这三条主线,又染上了童年、中年、老年的不同色彩。童年时,母亲和阿姨是一方,舅舅是一方,由于重男轻女,母亲和阿姨是弱势的一方,她们天然地对舅舅受到的优待心怀不满,但因为天性淳朴,还没到“羡慕嫉妒恨”的程度,如果舅舅能对两个妹妹体现出兄长的关爱,倒也不构成严重的后果。可惜,舅舅对两个妹妹的感情是无知无觉,视若无物,有着被骄纵的男孩的薄情寡义。这种薄情寡义也延续到老年,母亲摔断了腿,姨夫生癌,他都不曾有片语问候,这是他的童年性格的逻辑延伸。正因为如此,母亲对舅舅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妹妹对哥哥不能说没有亲情。亲情也有两种,一种是生物的,一种是社会的。生物的基于血缘关系,而社会的,却基于道义。母亲对舅舅的情感,由于童年时对血缘之爱的灼伤,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后天的道义,也就是说:我作为妹妹,应该去看望哥哥。而另一方面,考量舅舅的所作所为,又让人寒心。母亲对于陪夜,是不大情愿的。因此当她伺候舅舅,舅舅吐出秽物时,她本能地恶心了。而另一条线索是,阿姨对舅舅的感情。与母亲形成对照的是,阿姨对舅舅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天天来陪夜,全不在乎童年时哥哥的无情无义,全不在乎中年时与他们一家的交恶;而人之将死的舅舅,也对阿姨表现出很大的依恋,仿佛是亲情的回归。这条情感线索,也对母亲和阿姨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影响。阿姨的任劳任怨,对母亲产生了威压。同样是妹妹,母亲不去陪夜,于情于理就说不过去了,何况阿姨是那么辛苦。基于此,母亲对阿姨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也因此,她不断向“我”翻兄妹之间的旧账,以缓释自己的心理压力,为自己对哥哥的冷淡寻找合适的理由。但她的心理是弱势的,因为基于道义,这是摆不上桌面的理由,只能在女儿面前诉说。情与理在这里激烈碰撞,但在社会层面,却又不动声色,行礼如仪。这种弱势心理,直到舅舅去世,阿姨迟迟不来奔丧,舅妈揭底,终于让母亲明白阿姨陪夜背后的利益关系,才彻底扭转而让她如释重负:“母亲像遭了雷击,瘫坐在舅舅身边的椅子上,抽搐起来。她泪流满面,声音却在喉咙口哽住了。哥呀,哥呀……她终于发出了悲怆的叫声。哥呀,哥呀……她嚎哭着,像是一个人憋了很长的气,终于无比痛苦而又无比畅快地释放出来。”这段描写是很见功力的。俞妍对人性的把握,具有相当的深度。但是,俞妍并不到此为止,她把对人性的拷问,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我”发现母亲衣袋里的安定片时,母亲“眼睛里露出从未有过的恐惧。这个,我没有给他吃……我下不了决心,他也吃不了……她语无伦次地叫嚷着,我赶紧抱住她的肩头。她在我怀里像个受伤的孩子。”人性的“残酷”就在这安定片里进一步体现出来。鲁迅说得好:在甚深的灵魂中,无所谓“残酷”,更无所谓慈悲;但将这灵魂显示于人的,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
    当我们读完《陪夜》时,我们心里一定会感到沉甸甸的。不仅仅是因为故事本身的沉重,更是因为《陪夜》让我们见识了人性的真相。很多时候,我们宁愿接受“心灵鸡汤”而回避心灵深处真实的动机,因为人性是经不住拷问的。好在,俞妍的本意并不是要展示人性的“恶”,而是对人性的深刻“悲悯”。只有对人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宽恕”,才能“和解”。所以,小说的结尾,“透过泪眼,我看见一张虚胖的脸跌跌撞撞地奔扑而来……”这是另一种真实,我们没有什么好失望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