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李丽:大道煮霜雪,微言化雨虹——论简心《被绑架的河流》里的“道”与“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李丽 参加讨论


    摘要:江西赣南作家简心,以其朴质、清新的文笔,描摹世态百像、花鸟故人,用深厚的古典文学精神观照当下,在哲思、诗意中展开一个生命对宇宙奥秘和社会规律的文化解码,在对生命的敬重和传世之道的坚守与追索中,不断的升华“人”和“意义”本原的链接,并最终形成了简淡自然、随心随性的文风。本论文试从简心“十年磨一剑”之作《被绑架的河流》中的“道”与“术”入手,来看简心之文于当代散文的创作价值。
    关键词:《被绑架的河流》 道 术 文学价值
    “生活是条河流,人们常常被它绑架着走。”①233 ,作家简心借此慨叹人在岁月亦或文化中的无助和惝恍,并由此为文集命名。但细读去,较之九十年代名躁一时的小女人散文被生活“局促和碎屑”的索然无味。简心之作显示出大气与独特。她并不是一味的被裹挟,而是在哲思、诗意中展开一个生命对宇宙奥秘和社会规律的文化解码,她以性之灵将常人眼中灰色之域,擦出鲜亮、注入意味,并用深厚的古典文学精神来观照当下的生存状态,在对生命的敬重和传世之道的坚守与追索中,显示出难得的气度和通透,并最终形成了简淡自然、随心随性的文风。在不断融合“人”和“意义”本原关系中,实践着一个散文作家的创作价值。
    一、寻我之道
    散文是一个人的精神简史,是一个人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敏度的写照。《被绑架的河流》做为简心自2004年至2014年,长达十年的磨砺之作,较为清晰的记录了作者十年来的精神轨迹。细观其中的文字,可分为三类:
    一是“观他人之文,写自我之怀”。书如朋友,人人皆知。然而读懂朋友者,并不多见。千百年前,子期死,伯牙摔琴,便是例证。简心的好处在于她是一朵解语花,并不一定要把朋友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却总在什么地方清谈浅酌间入了你的心。她读杨绛,写钱、杨二人的生活“那样的雅致和俏皮,用钟书的温暖和羞涩盖上,墨光流出来,一屋子生趣。”这是懂了。她读钱红丽,说她的文字如贝壳“抓一把,哗啦啦啦松爽清脆。” 就像“用针线,安静伶俐的穿引,末了一提,一挂挂贝壳光彩照人。”这样的黠慧,不是每个作家都有。评论家贺绍俊将其归纳为一种心灵体验的能力。这种体验,不仅面向文学,更面向文学背后的人生。就像简心和作者正就着“紫色的薯桨浮着白酒糟,一朵一朵滚在热酒酿里”的氤氲话着灵魂最深处的、不轻易说给他人听的自己,说不出的贴切和掏心掏肺。于是,这些品他人的文字,便有了情谊之美、懂得之恩。
    二是“观花鸟故人,注自我之情。”简心不是枯燥的女子,更不会心怀荆棘。偶尔她也调侃几句,但讽喻中带着乖觉和体谅。因此,看她的文章常常觉出人有人情世故、虫有花情世故,无需抱怨、亦不愤懑。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连绾表现着交融、渗透的关系。并由此产生一种相依相存的温情。这对于这个人心隔膜,冷暖两不知的钢筋俗世,是一种救赎。“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是简心眼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蒹葭苍苍》《彼采艾兮》《林花谢了春红》以现时自然之景“幽古人之思”,打通了人与自然,今人与古人的精神通道。《带点春天回去》则直接从自然中获取力量“你看那些树,哪棵没有疤痕,不照样活得好好的?为什么?因为她从不知道自己吓自己。”①153。在时空的对接中,简心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蕴化成一种存在的方式。而被誉为乡土散文书写的“鹤堂”生活之作,则以童年经验和赣南文化为依托,在对客家风景和人物命运及性格的描摹中,揭示出人在社会变迁、命运沉浮中的疲惫、挣扎和坚韧。这是简心颇有质地的一部分书写,如果说对友人和自己的生活,她显示的是一种慧心巧智。那么这部分混合着美好与苦痛的记忆,则着实考验着一个作家描摹的功力和穿透生活的锋锐程度。
    《一坛乡情煨酒》记载了客家酿酒的民俗,“母亲将大甑一抱而起,端到天井沿酒架上,用勺舀山泉往甑中一瓢瓢淋下去”,这样的姿态,充满了仪式感。仪式具有升华的作用,它使平凡的事物具有了神圣的光辉,使不清晰的感觉明了起来。“仪式代表了一种传统,它的传统性就是它的历史性。”事物在仪式中神圣化,各个事物的神圣,保证了人类自身的神性。《作土》则以西风婆子的一生为线索,写出了女性从女子到“妇娘子”具有象征意味的土性与植物性的一生。土性象征着包容,包容并不一定源于大度,有时它也是藏污纳垢的代名词,但它无法被简单的鄙视,因为这土性里包蕴着一个家庭乃至社会生生不息的奥妙。植物性则象征着女性生命力之泼实和灵动。就是在这种厚重和灵动、藏污与纳新中,西风婆子及以西风婆子为代表的某种民族性格跃然纸上。“自然本位”实际上是中国人许多民族性格形成的缘由,这也使“中国人有不可思议的耐性,能与任何祸福作无尽之周旋。”②7这样的“周旋”是喜是怒、是好是坏都无从定位,活着本身就是莫大的意义。另如《山窝里的耳朵》《油桐树下的日子》《寒露籽,霜降籽》等,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故土、童年、乡民生活与命运的思辨,
    三是“观赣南古物,抒自我情怀”。 当文化浸润到你的生活中去,文化也就绑架了你。这种“绑架”必有弊端,比如符号化或者过于敏感带来的痛苦。只是谁能否认这也是一种福祉呢。这一点浸润在简心所有的作品中,而《赣南血型》《孤郁的楼台》《秋色满西江》等文则尤为鲜明。缪俊杰在此书序言中将这部分文章称为“文化散文”,“文化散文最不好写,对历史故事陈述太多,则容易形成“掉书袋”;对历史文化与现实结合发些感慨,又容易落入概念化、庸俗化。”简心的做法是“有我”但不“唯我”。以“我”观物,生命个体的独特性灵为物着上了感性的色彩,再把“物”放回历史和现代的语境中,和赣南的山水风貌、人物个性对应起来,于是,赣南便不是具象意义上的赣南,历史云卷、风骨情怀一一展现。正如简心所云“这里不见英雄,却处处是英雄;这里不见伟人,却站在巨人。”①1
    文字也有它的道行。文字道行的背后,是一个人的道行。散文说到底,讲述的是个体生命阅读世界的独特性。纵观这三个部分的书写,“物”“景”“文”都紧紧围绕着“人”而展开。“人是一切地理、人文要素的载体”。而作为观察者、体验者的“我”之所以能够心领神会,是因为心中有道。贯穿在简心作品中的道,使简心从繁杂的文字海洋中有了自己的坐标。
    这个坐标以《易经》为经,以“道家”为纬。《易经》对简心的濡染,大约与传承有关,江西赣南翠峰处,原本就有“易堂九子”读《易经》的典故。文化总繁胜在有故事的地方。汉代的《易纬》〈乾凿度〉说“易”有三义,即“易”、“不易”与“简易”。所谓“易”就是“体”,是所有现象背后的实质、运动背后的规律。从小浸染于此的简心从伏羲“内观人生,外观宇宙,穷天究地,了解宇宙人生一切事理之本然。”中习得自己观照天地、自我的方式。在自然与人的每一朵云、每一滴水、每一个油果的降落、每一个眼神中…,习悟暗藏在春秋耕作、天道循回中的宇宙密码。《易经》是简心精神行为的说明书。
    “道家”则赋予了简心格外通脱、黠慧的一面。“儒家既述亦作,述作的竟是一套君王术。有所说时尽由自己说,说不了时一下子拂袖推诿给‘自然’,……是故释家的观照‘自然’远景终究有限,始于慈悲为本而止于无边的傲慢——粗粗比较,数道家最乖觉,能脱略,近乎自然。”②9《被绑架的河流》里有浓郁的道家情怀,这就使她的文字带有庄禅意味。“人生露了骨,秋天也就到了底”(《过者化,留者从》) “当一种理想以践踏无数生命为代价,这种理想,已是一场灾难”(《一群水的舞蹈》) “人世有些东西是灿烂的,有些事就这样渐渐的挥发了,唯有冬天还庄严的立在那里。”(《青山元不动》)说理何须繁复?大道原本至简。简心善于寥寥数语,表达自己对生活不惰的思考。经纬之间,简心就有了自己在苍茫大地中的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我”,“我”可将“大道煮霜雪”,便意味着我在不断修为以便理顺了人与自然、他人、命运的关系,归根到底,也是理顺人与自己的关系。“人生两个字,妥帖就好,无关乎选择。”(《青山元不动》)。
    简心在《后记:多情花鸟,不肯放人》一文中借孟子评论后羿教人射箭的典故,讲述了道的重要性。“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彀”,《说文》将此解释为“张满弓”。也即射箭的核心要素是内力圆满。为文也是如此:“力道的蓄势与养积”是文章的根本,修炼内功才能有望文字的相貌不浮于绮丽。想来已“悟道”的简心,会在这条路上走的越发坚实。“大道煮霜雪”之后,“霜雪”就不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霜雪,而会成为春天的水,汩汩流动出化雪后的春天。
    二、注我之术
    《被绑架的河流》以散文的笔法抒怀写意,作家个人的精神相貌便很难掩藏其中。简心从“只是想在散文中修饰美好,直至得到散文上下左右能够美好自己的东西罢了”的书写初衷①250到“使生命从单纯的物质世界里提升而达到自由”的文学愿景,经历了一个从感性书写到理性打磨的过程,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注我之术”。
    充满魔性的文字,是简心散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文字不仅有道行,也有品貌。昔日读汪曾祺的小说,觉得句式长短不一,参差变化,仿若正在被弹奏的筝乐,高低变化里显出节奏之美,语尽情悠悠。而用字又铅华洗净,真淳天然,极为耐读有味儿。简心似乎正在朝这条路上努力。“从作者到作家是个漫长的人生积养过程。我喜欢这种漫长,日升月落,夏种冬藏。牢底坐穿之感。如果可以,让我们彼此注视与倾听。”这样的句子,在文章并不鲜见。形貌错落有致、读来起伏顿挫,辞藻纯真质朴,道理却说得明白自然。这是一种功底。
    文字的品貌还通过文字相互组合而成的气势表达。有人说理,雄辩四方,虽气势宏大,但难免让人觉得有咄咄逼人之嫌。那样的句型总是多以反问、排比介入。而简心的文字,多是叙述、描写,偶有议论,也是心平气和间透出不卑不亢。因而整本书读来,觉得欣欣然欢悦、因为道理都是娓娓道来而不是耳提面命的。“应景诗,应景即可,有谁那么论斤论两。”“牛是一种糊涂而聪明的生灵,它走在人世里,力拔千斤,却从不走出那一片手掌。”(《被绑架的河流》)散文如诗,不靠情节取胜,因而散文的眼睛就格外重要。有的作家用细节做眼睛,有的作家则用千凝百炼的句子。简心属于后者。在《被绑架的河流》中,像眼睛一样的句子,最通性灵、最达智慧,也最撩人。
    就语言的表现风格而言,黎运汉先生曾有论述:表现风格是综合运用各种风格手段所产生的修辞效果的概括体现,从调音、遣词、择句到设格、谋篇等的风格手段,综合地反映在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或一种语体中···的格调和氛围。”③所以,《被绑架的河流》所呈现出的简淡自然,哲思撩人,既归因于作者在调音、遣词、择句方面的思考,也与其谋篇布局的风格有关。
    古耜认为“简心的乡土散文讲究蕴含的丰腴,但作家选择的叙事焦点却大都很小,以致形成了小切口、大包孕的特点。”④此评颇为中肯。散文讲求“形散神聚”,但过于零散则很难让读者把握作者用意何在。简心善于小处见大,平中见深。《端午记忆》写的是带有赣南山乡气息的民俗往事。糯米、粽香都是常事,但作者是以“发端午水”这样一个带着紧张感的情节介入。一下子把地域特色凸显出来。落水妇娘子则成为一个复调,像一根绳子一样,把节日喜庆的一面和隐隐的哀伤、慨叹连缀起来,一提就是汁味饱满的人生,文本的厚重感自然增加。《穿上高跟鞋远走高飞》《仕而优则学》的“包孕”方式则是探究平常事物或者生活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在对传承和流变过程中的社会形态的考证中,显示出作者理趣生活、博渊雅正的一面。更难得的是,由于作者自身情怀,文章不粘滞、不沉重,作者谨慎又恣情的一一道来,小切点处便有了大人生。
    当然,能在“一粒沙中见出宇宙宏阔,半瓣花上说出人情冷暖”还与作者的 “移情”能力有关。移情也叫“宇宙的人情化”,即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⑤1移情的过程中,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即,“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陶渊明爱菊,是因为他在菊之傲节上看出风骨;林和靖爱梅,是因为他体会到梅之暗香的隐逸高标。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此感受。因此,物已不再是单纯之物。而是经过作者自身经验审视之后的物。“深人所见物亦深,浅人所见物亦浅。”⑤22简心在“水草的潜伏里”看到了尘世对人的降服;在金银花、红绸带、黄水酒中则看出了深沉母爱和成长的欢喜与惆怅。这些得益于她的童年经验,也得益于其文化积淀,因此形成了属于简心独有的,交织着浓郁的赣南乡土气息和古典美学精神的简心散文。二是“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模仿物的形象。”⑤22文学对人陶冶情志的功效也自然彰显。简心受到的蕴化在她《被绑架的河流》一书中,表现的也颇为明显。她说“成熟是将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那是一种时光雕刻。”①253本身就是在美感经验浸润中,让生命优雅的一种方式。
    写作究竟要做什么?雅克·拉康在关于“主体性”的概念的论述中认为主体性概念不可或缺,写作是作家在探究 “成为一个主体意味着什么,一个人是如何成为一个主体的,导致成为一个主体走向的条件以及分析家用来导出‘主体性的预期’的工具又是什么?”⑥简心的散文写作,归结到根源,所做的亦是如此。作为心灵印记,它从不同的道路逶迤而来,最终要找的是一个“自我”,“时间无头尾,在浩瀚的星空,我站在赣南书写。“我知道自己笔短,但我想用我的真实,叙述我的在场”家园、故土,现代、过往都是印证并修为自己的方式。看的清楚家园的变迁,就能看得清楚长于此的生命的命运;能在洪流中,保持清醒,就能在生活中不乱了阵脚。简心说一切还在路上。但既然她已悟道并修为不断,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时光雕刻下的“主我”书写,会有更好的容颜。
    参考文献:
    ① 简心,被绑架的河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②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③黎运汉.汉语风格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④古耜,乡恋无边 且歌且思[J],文艺报,2016.9.16
    ⑤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⑥吴琼/著, 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李丽,甘肃武威人,咸阳师范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专业儿童文学方向博士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及儿童文学方向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