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粤春:栖息不妨落高枝——读散文集《愿随所爱到天涯》
【新作过眼】 胡晓军的《愿随所爱到天涯》收录了75篇千字散文,或是论艺,或是品戏,或是记忆,或是写人,每篇文章都赋诗(词、曲),少则一首,多则达五六首,文章标题选自其中的一句,文章最后以诗结尾,“文以诗引,诗收文魂”,诗情、诗趣充盈字里行间,提升篇章境界。这种形式类似于古典章回小说的“入话诗”,或是传统曲艺的“定场诗”,在散文中运用确不多见。 精致的形式承载了精致的情思。文章托物言志、寓理于情,凝练节制、意境悠远,以散淡飘逸的文字表达细微丰沛的心思,似乎什么都没说,似乎又什么都说了,匆忙间尝味寡,闲暇时品意浓。《蓦然入黑瞳》里幻化为一只野生羚羊,犹如庄周之于蝴蝶,为追慕羚羊挂角之艺术境界,蓄力、跃起,再蓄力、再跃起;《淤泥偏自出芙蓉》里以莲颂君子,每每抄诵周敦颐《爱莲说》时的脱口应和,其率真和随性,跃然纸上;《勾红描黛峨眉秀》里把戏曲的化装、戏台、行当、歌舞点画数语,于寻常处见奇崛,精到透彻。 《甚伤人梦疾太沉沦》对京剧《曹操与杨修》做了精彩评论,特别是对政治人物的文才与政才的关系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面对文才高于自己的杨修,曹操如何从爱才、惜才,到妒才、恨才,再到毁才、杀才,把戏剧中曹操的心理变化通过文字生动呈现出来。此篇评论成为原作戏剧的最好注解,发挥了启迪和升华之功用。评论最后还把曹氏的头痛怪病“风涎”的症结归于其中,既匪夷所思,又合情合理。 全书中我最喜爱的部分是“愿随所爱到天涯”,这也是本书书名。这里写的都是作者曾经交往的人,有白先勇、徐中玉、尚长荣、钱谷融、王元化、杜宣等名人雅士,也有普通文艺工作者,还有自己的师长、同学、朋友。作者运用白描笔触,在聊天般叙述中,故事就展开了,原本很生活化、碎片化的场景却看起来很完整。最打动我的,是人物交往中的讲究。作者在拜访白先勇时,特地填一阕《定风波》,写的是白先勇即将首演的《玉簪记》里的“追舟”,应时应景,白先勇很高兴,谈话很自然就开始了。大学诗词老师钱乃荣对作者十分器重和爱惜,嘉勉总是很慷慨,甚至不惜自贬,只因热爱诗歌并坚持下来的学生确实不多了,此等“老式”师恩似乎已不多见,让读者好生唏嘘。书法家张森为不让求书者尴尬,了无痕迹地避开内容中的问题诗句,又不让当事人所知,为人的厚道与仁爱,令人感佩。这些礼仪讲究,现代人已经淡漠了,人与人的交往直截了当,更多像市场法则中的利益交换,效率高了,韵味没了,人情也就淡了。栖居是群居不是独居,没有讲究的礼尚往来,就难有动人诗意。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以“小确幸”提醒人们关注“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源于细节的小幸福,就散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你逐一把它们拾起的时候,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作者很善于发掘和享受“小确幸”,偶遇的包子、传统的喜糖、后院的玉兰、迟到的玫瑰等有意思的生活小事,都饶有兴趣地记录下来,成为书中篇章。《家住低层》是写作者居家楼层的故事,面对家住低层的种种烦恼:阳光稀缺、蚊蝇滋扰、电梯受气、抛物受惊等,却因为读到报纸一篇“因汽车尾气居高,楼层越高毒害越大,有高处不胜毒之诫”的文章,从此生活剧情反转,烦恼烟消云散。生活是艺术的源头活水,生活也是诗意的酿造工坊。只有热爱生活、投入生活,才能发现身边的“小确幸”,品味栖居的诗意,即便是所谓文化人,也概莫能外。 《愿随所爱到天涯》也许只是本普通的小书,却闪烁着可贵的光芒。它提醒人们是不是应该重新拾起曾经拥有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意义,是不是别让“诗意地栖居”的生活理想渐行渐远。 (作者单位: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