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博杂如周作人 第二个是周作人先生。朱煜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凄风斋”,尽管他说这和“苦雨斋”没有关系,但从他书房各种版本的周作人作品以及各种评论周氏的著作可以看出,他对周作人的喜爱是确凿的。周作人对于自家学说,所言频率最高的就是一个“杂”字。从文学、教育学、神话学、生物学,到医学、性心理学乃至妖术史,等等,其广博令人叹为观止。熟悉朱煜的人都知道他读书也杂,他的藏书多达一万四五千册,这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大概是绝无仅有的。《讲台上下的启蒙》的特点也是一个字“杂”。说实话,我对教育界人士出的书经常不太感冒,原因在于其所论太纯,甚至单调——似乎教师只剩下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了。该书多少弥补了我的遗憾,因为它让我看到教育教学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丰富,希望这样的书能多一点。此外,书中那些笔记体、“文抄公”文章,大概也是朱煜从知堂先生那里学的吧! 文笔清丽如董桥 最后是董桥先生。有人说董桥的文章“虽好却小,虽小却好”。我一直拿它来评价朱煜的文章,尤其是他的散文,质朴、干净、隽永,又有情致。我曾经和他比赛写关于普陀山的游记。不是我客套,他的《修行》确实比我写得好,我只好服气。他文章的结尾常常叫我眼前一亮。比如:“不远处的一堆残雪正化作一滴滴清亮的水珠,沿着屋檐悄悄落在湿润的土里。今朝,风日正好。”我猜写下这句话时,他一定是很“得意”的吧?(张学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