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教师 >

《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重新看待知识与智慧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余小 参加讨论

    
    余文森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诗人托马斯·艾略特曾在其名诗作《岩石》中有过一个影响广泛而深远的说法,大意是说现代社会的人们知识越来越多,可是他们的智慧却越来越贫乏。这也是我许久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余文森的《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一书,让我从中找到了答案,其中关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如何理解知识的,更给人以启发。
    现代的分科教学、学科建制与规训,尤其是应试教育与评价的偏执导向几近将人类本已完整的知识撕裂成知识的碎片。所以,出现知识与智慧的紧张关系也就不足为怪了。这里不妨借用哲学家马克斯·舍勒的说法:“如果人要被‘教育’的话,那么整个人必然会沉浸在完整和真实、自由和高贵之中。”弥合知识之分裂,建构完美之人生,让人在完整的知识中生成,让人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让人都活出最有激情的自己,这不仅仅是该书的理想与旨趣,同时也是人类的理想与旨趣!
    该书认真梳理了异彩纷呈、光怪陆离的知识类型,以理论原点式的逻辑推演方式提出知识类型的新维度——“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选取知识论作为切入课程研究的新视角,将知识观作为统领全书的纲领,以“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作为贯穿全书的基本范畴,贯穿全书的一条中心线索就是尽最大可能去追求并实现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的统整。作者前言开篇就鲜明地指出:“知识是课程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课程改革往往伴随着知识观的发展变化,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推动下展开的,课程变革无不折射出知识观本身的发展历程。”
    据了解,作者长期坚持下到中小学去蹲点听课、评课、讲课,这让他对当下的中小学教师现状有了深入了解。另外,作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他长期坚持主讲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这让他对当下师范院校的学生也有了深入了解。书中直面中国教育改革,尤其是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遭遇到的种种难题,没有回避诸如“王钟之争”、“数学新课标之争”、“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来有关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等敏感话题。从理论上讲,作者通过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这对范畴作为建构课程知识学的逻辑起点与理论原点,建构了一个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发,抓住课程知识中的人的存在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印证的研究方式,为一个人的完整生成提供与之相应的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
    或许这一理论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也不像有的理论那样“指点江山”,动辄为实践者给出若干建议,但我以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书中建构出了一种立足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立足于为每一个人建构完整人生的实践理论。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统一性与整体性本身就是人类求知意志的精髓所在。这又何尝不是课程知识学习所追求的理想呢?(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余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