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摆脱无知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潘裕民 参加讨论

    人间万事,都有方法论,读书也不例外。所谓“读书百法”,即就方法之多而言。但读书百法,因人而异。每一个人的背景、学问都不一样,方法也不一样。这个方法对你不成功,对他可能就会成功。就读书而言,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远只有一种方法是不对的。
    应该说,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例如,诸葛亮用“观大略法”从总体上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苏轼用“抄读法”来加深记忆理解;陆游用“有的放矢法”将读书与使用联系起来;朱熹用“循序渐进法”达到由浅入深的目标;陈善用“出入法”要求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巴金用“回忆法”温故而知新,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华罗庚用“厚薄法”读书由厚读薄,取其精华……可见,读书的方法各有不同,目标也各不相同,其效果的好坏就在于你会不会读,有没有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鲁迅在《读书杂谈》的演讲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老头和一个孩子用驴驮着货物去卖,卖完回来,孩子骑在驴上,老头跟着走。路上的人见了,就责备孩子不懂事,怎么可以让老人步行呢?于是孩子和老头换了一下,又有人看见了,说这个老头竟然忍心让小孩子走路。老头赶忙把小孩抱上来,一起骑着驴走,看见的人说他们对驴很残酷。他们只好都下来,走了不久,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他们很傻,空着现成的驴却不骑。老头对孩子叹息说,我们只剩下一个办法了,就是两个人抬着驴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千万不要盲从听别人的意见。否则,结果会是很荒唐、很糟糕的。关于读书,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也有明确表示:“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当然,这不是反对理论、反对方法。根据我的理解,她所强调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切身体会,以自己的方法和需要去读书。
    对于有些群体,如教师、医生、学生、公务员等,读书交流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礼记·学记》里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阅读,有时候需要一种学习研讨的文化氛围,特别是阅读一些重要而坚深的理论书籍,通过学习共同体或沙龙等形式进行交流切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研讨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各种定期或不定期的读书沙龙活动,这对推动全民阅读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除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外,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成绩,还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天赋,二是环境,三是个人的勤奋和努力。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曾国藩小的时候天赋并不高。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了好多遍,还是背不下来。背不下来不能睡觉,他只好一直朗读此文。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想等他入睡之后进去偷东西。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只听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小偷大怒,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大骂道:“这种笨脑袋,还读什么书!”接着便将此文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这件事对曾国藩触动很大。这个小偷很聪明,至少其天赋要比曾国藩高许多,但是他却荒废了天赋,沦落为“梁上君子”,成了一个贼人;而曾国藩从此知耻而后勇,刻苦学习,奋发图强,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中国历史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但话又说回来,个人的努力必须得法,而不是靠拼体力、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读书也是一样,书读得好与坏,跟拼不拼命没有关系。读书学习除了要有一定的时间外,关键得看谁的学习效率高,方法得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读书人。比如,有的人书读得很多,但实际效果却不佳;有的人书读得不怎么样,却书呆子气十足。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是获得知识以前的无知,而博学者的无知是获得知识以后的无知。”第一种是不会阅读不去阅读的无知,第二种是胡乱读了许多书的无知。毫无疑问,这样的读书人都是不可取的。(作者:潘裕民,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18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