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该如何告诉孩子关于死亡的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猿渡静子 参加讨论

    死亡是一种消失,永远的消失。因为不复存在,所以它总能让人感到极度的恐惧。虽然人们也知道,那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却希望那是遥远的,远到不愿去想它,极力回避它。
    但活在如今这个世界上,变数真的是太多了。报纸版面上充斥着的车祸、凶杀、闻所未闻的疾病,并不都是虚构出来而耸人听闻的,它们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件。
    而我发现,我这30多年的人生一路走过来,对于死亡的恐惧与理解也在悄悄地变化着。年少时轻狂,觉得死不过是肉体的离开,可以与恋人一起等待下一次的轮回;终于成熟有了自己的家庭,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常常会在夜里凝视着他,那稚嫩的小脸上透着那么多的无助。我想,除了我,还有谁能这般爱他,如果我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这幼小生命的生存,仅靠自身的力量,又该面对多少艰难!我发现自己更加惧怕的还是,有一天,因为疾病,或者因为偶然的原因,我如何面对他的离去。这惧怕像噩梦一样缠绕着我,使我无时无刻不在提心吊胆,甚至很有些后悔:何必诞下这样的生命,让我终日难以解脱呢?
    我活在无尽的恐惧中,如此惶惶度日。
    没想到的是,他原来比我更害怕失去我。有一天,我病得很重,一直躺在床上,他站在床边问:“妈妈,你病了吗?”我说:“是啊,妈妈要死了。”没想到,他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妈妈你别死!妈妈你别死!”那一刻,我不知道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他所理解的死是怎样的?但是我至少已经知道:他明白,我的死就是离开他。儿子无助的哭泣让我猛然意识到,若我有一天真的突然从他眼前消失了,对他的心灵该是一种怎样的伤害!我应该为他做点儿什么了。
    在日本,以前也是非常忌讳谈到死亡,但是新一代的父母就不那么想了,于是一些关于死亡教育的书籍出版了,而且卖得还很不错,我翻译并介绍到中国来的《再见了,艾玛奶奶》就是我精心挑选的一本。
    这本书通过一只猫的眼睛,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位老奶奶从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到安静地死去的过程。奶奶的乐观与坚强告诉我们及孩子,死亡并不可怕,死亡的瞬间是平静且安详的。如果我们当父母的自己就能很好地理解与接受死亡的必然来临,那样对于自己的离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就会更少一些。我们不要低估了自己的孩子,不要隐瞒事实,因为孩子凭他们的本能其实是能够感觉到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了的。
    “儿童的死亡认知”课题研究专家就曾指出:3岁至5岁的孩子通常会认为,死是到了另一个新的环境,他们还无法区分活着和“生命的消亡”有什么不同;5岁至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死亡,但他们会觉得,那种事情离自己很遥远,只是一种难以预料的不测,与自己并没有关系;9岁以上的孩子却开始意识到,死亡同样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还知道,死亡就是肉体生命的消失。
    中国对于儿童死亡认知的教育还几乎为零,而西方则很早就开始了。当然,孩子年龄的不同,让他们了解死亡的方式也应该不同。美国有一本书叫《一片叶子落下来》,发行量已经超过1800万册,非常适合3岁至9岁的孩子。这本书从一片叶子由春天的绿,到夏天的最为生意盎然,到秋天的红橙,最后枯萎,离开树枝,归于大地的过程。告诉孩子,死亡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与平静,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呢?我们应该像那片叶子一样,因为自己曾经是树的生命的一部分而感到骄傲!
    那天,我给儿子从头到尾读了这本书,读得非常深情。读到秋天来了,树叶开始纷纷议论死亡时,儿子说:“妈妈,我害怕自己会死。”他才刚刚3岁,似乎已经比同龄的孩子更早具有了关于死亡的意识。而等读完整本书,我问他:“你还害怕死吗?”他说:“不了,因为冬天去了,春天又会来了。”听他这样说,我很欣慰,因为,当我有一天不得不离他而去的时候,我会告诉他:“儿子,妈妈就像那片叶子一样,化为了泥土,等春天树叶发芽,你就知道,妈妈又回来看你了,你可以经常在树下玩耍,妈妈就在树上陪伴着你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