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人文 >

《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直面草原之魂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青年报 思路 参加讨论

    安宁的《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不是一本旅游手册,而是一本日记体的非虚构作品。这部作品的切口很小,以鄂温克自治旗锡尼河地带为背景,重点描述了那里的牧民夏冬两季的生活。
    它很容易让人想起新疆作家李娟的《冬牧场》。在《冬牧场》里,李娟详细叙述了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的冬营地生活。两部皆是以女性视角描写牧区生活的作品。李娟的《冬牧场》更偏重于趣味性,整部作品弥漫着一层童话色彩。安宁的《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更注重真实性。它似一部纪录片,记录了锡尼河地带牧民夏冬两季生活的种种细节。
    书的封面上,一位年轻骑手在草原上策马驰骋,脚下是如茵的绿草,头上是蓝天白云。其实,草原上的生活并非每时每刻都有如此的诗情画意。书中毫不避讳他们生活的艰辛:“阿妈”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寒冷去牛圈里挤奶,贺什格图班主任家的两个孩子在河里游泳时不幸淹死、小镇上的女人不断离婚……直面生活让这部作品变得足够厚重。
    就算是写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作者也只用少量的笔墨来形容美丽的草原景色,用更多的笔触来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细节。“吃喝玩乐,这在汉族人看来等同于懒惰、贪图享受的缺点,在牧民这里却是生之最大的快乐,或是活着的根本目的。”
    作者描写冬天里牧民将食品都藏在一间空无一人的房间里,因为天冷,食品不会变质。但是如果细想就能够推断,没有冰箱的他们夏季怎样存储食品?其实牧民向大自然索取的东西很少,用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再艰苦他们也没有放弃生活的理念。书中说到,2010年夏天同时失去两个儿子的那位母亲,艰难地再一次怀孕,而她的年龄似乎已使她的怀孕变成冒险。
    在城市里,生活中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人们容易在现代文明的诱惑中失去方向,太多人都成了文明的牺牲品。草原上的人们则更忠于自己的内心,更忠于大自然。那位超龄母亲腹中的婴儿象征了草原上艰辛却得以延续的生命轨迹——生命的延续是草原上牧民们生活的方向和理由,就如同一岁一枯荣的小草,南飞又北归的候鸟。
    作者在写作时将牧民周围的生命也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来写。奶牛、牧羊犬、狼、鹿在书中都有其生活状态,也给原本单调的牧区生活增添了色彩。
    当然,草原上的生活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夏天人们不再是骑马,而是骑着摩托车;草原上的年轻人不再热衷于父辈们喜欢的传统歌曲,MP3里储存的大多是当下的流行歌曲;草原上有了诸如升学宴、高额彩礼等“新”风俗。正如草原的冬夏两季,草原上的生活也在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他们想要保留住自己生活原来的样子,另一方又不得不接受更强势、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对草原上的牧民来说,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关乎他们的“灵魂”,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直接关乎他们能走多远。
    在日趋变化的生活中,人们应该怎样在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也是作者留给读者的问题。
    美国作家兼独立写作培训师雪莉·艾利斯的《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一书的出版,多少能够证明被人们称为“第四类写作”的非虚构文学已进入人们视野。《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与非虚构文学有着绕不开的关系。作者安宁在2010~2012年间4次往返于呼伦贝尔,用90幅照片和10万字记录锡尼河地带牧民的生活。作者遵循“诚实原则”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观点类文字,而这些,身在其中的读者很难感受得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