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与书 >

华应龙: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张贵勇 参加讨论


    “你认为数学无趣,是因为你站在数学花园的外面
    数学课上讲述的华罗庚和侯宝林之间的轶事,其实是华应龙在汽车站捡到的一张旧报纸上读到的。
    荷兰数学家弗雷登塔尔说过,任何一个其他的教育领域都不像数学那样,在无用处的目的与无目的的用处之间,有着如此之大的距离。
    这种学科特性让有些人误以为,小学数学就是简单的计算,很好教。在华应龙眼里,数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真正体验到数学之美,让数学从外在“冰冷的美丽”转化为学生内在“火热的思考”,就像王兴斋在《乐学歌》所说的: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而无论是“角的度量”、“我会用计算器吗”,还是“孙子定理”、“百分数的认识”,华应龙的课给人的印象,总是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很有趣、很好玩。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一次,华应龙读完一本名为《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的书,颇受启发。这本书独创性地给出了包括极限思维、多米诺思维、偏移思维、扩散思维在内的一整套思维法则。受之影响,他试着打破传统数学教学的定式,经常跳出问题看问题,如在教室后面架上摄像机,听听自己的课,如珍视学生所犯的错误,从那些哪怕微小的错误中寻找教育契机。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才有了课堂上精彩不断的生成。
    “高妙的课堂设计不是教师凭空想象的,而是时时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将生活资源为我所用,积极实施于教学的结果。”在华应龙看来,开发生活资源的功力,显然就是从持久的阅读和思考中获得的。在讲“四舍五入取近似值”一课时,他讲了数学家华罗庚和相声大师侯宝林之间的一段轶事。熟悉的人物加上生动的故事,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教学效果特别好。而这段轶事其实是华应龙1997年在海安县汽车站捡到的一张旧报上看到的。
    认识朋友靠缘分,遇到好书、好文章也靠缘分。这是华应龙总结出的又一条规律。
    读书求知,这种人们的惯常看法华应龙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读书是为了求不知。只有读到不知,才说明阅读有了效果。带着这种求不知的心态,他力求在课堂上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例如,“我会用计算器吗”一课,教科书是从按键介绍开始,5岁的孩子都会,学生也认为没什么好讲的。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知,华应龙别出心裁地出了3道题,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未知。这应了华罗庚的那句话:“你认为数学无趣,是因为你站在花园外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