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郁雪群:“向日葵”的梦想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 newdu 参加讨论

    郁雪群:“向日葵”的梦想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邢楼镇范墩村小学
    推荐人:李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全民阅读形象大使”;曾主持《读书时间》、《半边天》
    推荐理由
    自2000年毕业,郁雪群就毅然扎根苏北经济、教育条件较为落后的邳州市邢楼镇。为解决广大乡村孩子的“阅读难”和农村大批留守儿童的“教育难”,郁雪群矢志投身到“向日葵关爱培养行动”之中——历时10年在邢楼镇的村小学校、村民家中和村支部创建了15个“向日葵读书点”和“向日葵阅读活动基地”。她将创建书香校园和社区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内外交融、双管齐下;同时也将儿童阅读推广和关爱培养留守儿童工作相结合,探索出“基地+团队+活动”三位一体的关爱培养留守儿童新模式。为推广模式,扩大受益群体,又创立了“向日葵读书点示范带动工程”、“向日葵公益机构组织”和“向日葵公益联盟”,从而在全市乡镇推广向日葵读书点近百所,凝聚和带动了省内外志愿者上千名,关爱培养留守儿童活动成果显著。
    我的阅读故事
    “向日葵”的梦想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在校内,她痴诚于简陋学堂里的乡村娃爱心阅读教育,教育教学成果突出;在校外,她矢志于儿童阅读推广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培养工作,先后在苏北偏远的邳州市邢楼镇创建了15个“向日葵读书点”和“向日葵阅读活动基地”,并在全市乡镇范围内示范带动和集体推广了近百所向日葵读书点(基地),让留守、单亲、贫困等大面积农村困境儿童能够在每个周末、每个寒暑假徜徉在书的海洋,过上乡村少年宫一样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她工作15年,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是留守儿童的“好妈妈”,是阅读推广的爱心使者,是串起社会各界公益助学的有力纽带,是省市国家众多媒体常访常新的热点……
    她就是全国特别关注最美乡村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省十佳阅读推广使者郁雪群。
    “薄田里也要耕耘出一地希望”——15年,她倾情点亮500多名留守儿童的“阅读成长之灯”
    郁雪群任教的邢楼镇地处偏僻,经济、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师资结构性缺编,留守儿童较多。人人都向往优越的工作环境,而她却在学校无食宿条件下,先后6次主动要求调往本镇更为偏远的思田、范墩、大固等村小,先后接手了8个“差班”,每学期的课时量承担多在18至21节课,但凭着“薄田里也要耕耘出一地希望”的犟牛劲儿和埋头苦干的耕牛精神,她每一次都将班级“成绩差”的烙印擦尽,改写成闪亮的“名列前茅”。
    自从2000年毕业起,乡村孩子的“阅读难”和其中留守孩子的“教育难”问题一直困扰着郁雪群,但勇者无惧,敢于挑战,她义无反顾地想法设法为孩子们募集图书,在校内创办阅读角,探索乡村儿童阅读培养策略,开发实践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来促进乡村孩子的学业素养和精神成长。同时她还将儿童阅读培养和关爱留守儿童相结合,积极展开行动研究,为留守儿童建立阅读成长档案,创新开展由师生组成“亲子阅读”活动和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只要一走进学校,她便围着学生转。同事心疼地叫她“拼命三娘”;校长不由得感慨:“别的老师需要督促,而雪群老师需得劝她休息!”在尽心培优的同时她还重点关护留守、单亲、贫困等弱势儿童,主动担当起了每学期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的责任,特别是放学后她这个“代理家长”便热心地投入到留守等孩子群里,进行作业义务辅导和课外阅读指导。常年累计为500多名留守、孤儿等困境儿童开展义务辅导关护工作,而郁雪群却把这份分外工作,视为分内之举,并为之乐此不彼,勇往直前。
    “向日葵”,开放在苏北那方贫瘠的土地,“读书点”,打造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2005年起,邢楼镇的外出务工人员与年剧增,大批的留守儿童已经深陷在“家庭教育严重缺位”和“校外文化生活匮乏”的成长困境中:每逢周末、假期,孩子们有的东游西逛,有的全天候与电视机为伴,甚至迷恋游戏厅、痴迷玩手机……郁雪群为此忧心忡忡,并积极展开课题研究,苦思良策。深谙阅读育人之道的她认定阅读是首选“良药”,于是,她腾出家里房子,创办了首个“向日葵读书点”。但是,家中的图书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量,她开始在网上募捐。历时10年,在邢楼镇10个行政村的村小学校、村民家中和村支部先后创建了15个“向日葵读书点”和“向日葵阅读活动基地”。截至目前,图书总数量达到4万余册,参与借阅的小会员累计四千多名,参加“向日葵”公益助学活动的留守、单亲困境儿童1200多名。
    为了培养留守、单亲等困境村童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每周她至少会到四个阅读点指导两小时。每个暑假都会举行至少30天的读书活动,并伴以唱歌、手工、游戏等娱乐活动助增学生的阅读兴致。9年中,900多个周末,18个寒暑假,郁雪群奔走乡里,风雨无阻,从未缺席。
    随着读书点的增多,一个郁雪群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更多孩子的阅读需求。为了倡导和团结到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凝聚更多的志愿力量,郁雪群不仅躬亲示范,还通过个人博客《雪落群山》、QQ空间、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抒写了数十万字的系列教育故事集,感染、倡导着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向日葵读书点,合作开展“红信封”、“走进孩子走进爱”、“乡村娃的多彩暑假”等主题教育活动。向日葵读书点不仅成为乡村儿童就近借阅的乡村图书室,也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以读书点为平台致力于乡村儿童阅读推广和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的公益助学基地。截至目前,读书点的孩子们给志愿者们发出“红信封”系列的感恩信、感恩卡、交友信上万封;参与红信封结对子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城市小伙伴等达到1千余人。小小读书点凝聚了社会的心,暖了孩子的心,也打开了留守儿童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筑成了留守孩子温馨的精神家园!
    为双管齐下,实现校内校外阅读教育两手抓,营造相辅相成的和谐育人环境,也针对大多数村小“图书室空白”和留守儿童关爱培养工作不力的现实困境。郁雪群联系地方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煞费苦心地沟通终于赢得了领导支持,成功组建了“创建书香校园·推广向日葵读书点”工作小组,先后在邢楼镇范墩小学、蒲汪小学、左庄小学陆续创建了“向日葵活动基地”,力行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和关爱培养困境儿童工作。她向社会各界募集善款,为学校(基地)创建阅览室、增置其他办学设施,改善基地环境。同时拉动社会公益教育资源,组织社会各界优秀人士和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学校(基地),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阅读教育活动。
    “奖金”变“基金”,团队变联盟,“向日葵公益”铸大爱,催生“一路花开”
    向日葵读书点的创办对邢楼镇的孩子而言犹如“久旱逢甘霖“,而放眼苏北农村地区,邢楼镇的创办需求却只是一个缩影。看到一拨拨“求点若渴”的关爱乡村教育人赶来参观取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动着郁雪群快马加鞭,为扩大受益群体而奋不顾身、开拓进取。
    首先为了完善团队、壮大力量,她做出了这样一个惊人举动——将“全国特别关注最美乡村教师”的荣誉奖金5万元、江苏“十大新闻感动人物”奖金2万元和塑像入驻“徐州好人园”津贴每年1万8千元全部捐了出来。先是申报成立了“向日葵公益机构组织”,继而建立“向日葵公益基金”,后在政府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创立了“向日葵读书点示范带动工程”,又团结了江苏省内二十家公益组织成立了“向日葵公益联盟”,以邢楼镇向日葵读书点为示范带动点,在全市乡镇范围内合力推进“向日葵关爱培养行动”,迄今邳州市向日葵读书点已近上百所。其次,为了创新内容、丰富活动,郁雪群将创建书香校园和社区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内外交融、双管齐下;也将儿童阅读推广和关爱培养留守儿童工作相结合,循着“儿童阅读培养四步法”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快乐阅读大本营活动”,以及开展了其他“社会微课堂”综艺活动。
    郁雪群深知研成模式才能便于推广,通过以上努力,在精心打造的公益基地平台上,终于探索出了“基地+团队+活动”三位一体的关爱培养留守儿童新模式,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各界的捐书捐资和各类公益助学活动也与日增多。向日葵读书点还多次组织乡村娃们“走出去,阅读社会文化大书”、“演出来,张扬乡村儿童阅读风貌”,尤其在2014江苏省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举办的南京市读书节开幕仪式上,郁雪群带着四个留守孩子参加的诗歌朗诵《一路花开》,让观众们无不为之动容,掌声雷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成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江苏卫视等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常访常新的典型焦点,在邳州大地逐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乡村教育、推广儿童阅读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我愿永远做一株扎根在乡村教育土地上的向日葵,面朝阳光,热爱生活,再将爱和阳光化为阅读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娃的生命中,迎来硕果累累收获的秋!”——这就是“拼命三娘”的向日葵梦想!
    这么美丽却又注定艰辛的梦想之旅正在这位普通而又极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的脚下延伸,一路播种,一路收获,一路花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