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痴迷”局长的精神魅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陈兴杰 参加讨论

        【教育专业组】
    “痴迷”局长的精神魅力
    ——读《教育即人学》 
    任永生的新书《教育即人学》出版了。对于这位教育局长,虽同在葫芦岛市,我却不知其人,后因高效课堂,知晓了他的名字,又渐渐在博客中看到了他的与众不同。而今,读其书,我对他的认识又深了一点。
    这是一本视角独到、思考深刻的书。我们的教育不缺乏高深的教育理论,却常常失之空洞。但是,通读这本书不难发现,其理论基点无不来源于教育一线。作者深入浅出地“咬文嚼字”,对教育人耳熟能详的词条娓娓道来,不故弄玄虚,让读者在感同身受中入脑入心。如在《应该给教师减负》一文中,他如此理解“负担”一词:“所谓负担,就是做那些与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的事情,或者虽然有关系,但是你没有兴趣去做的事情。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减负的途径,一个是尽量不做那些没有用处的事情,另一个就是让人们对应该做的事情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即增强做事情的内驱力。”又如,在高效课堂的16字箴言中,他认为“利用学生”不可做肤浅的解读,而应该是最核心的技术层面上的实践——它与“依靠学生”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旦把学生看作课堂教学最大的资源,“如何利用就属于技术范畴了,这里面包含着许多教师个性化的因素”。
    作者思考的角度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充满了哲学的思辨。在对教育本质问题“为了谁”、“做了什么”、“应该怎么做”的反复诘问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立场——“我们的教育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为孩子发展做事是我们唯一重要的事情”。《我是谁我在哪》一文中,他对自己的角色进行了准确定位:“心系学生、心系教师、心系教育”。他还厘清了功德与功利的区别: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还有《真干事与干真事》、《教育的“道”与“术”》等篇章,都带有哲学意味的独特的思维触角。
    这是一本信仰坚定、有力量的书。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追求。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有教育信仰的人才能从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但现实是很多人没有教育信仰,盲目导致肤浅,浮躁导致缺乏担当。作者对这一问题有切肤之痛,他在《解读教育信仰》一文中指出:教育信仰必须体现在“心中有爱、心中有道、心中有术、心中有行”上,只有这样,才能淡泊名利,追求高远。他明确提出“做有信仰的教育人——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我,让自己成为最幸福的教育人”。
    毋庸讳言,改革都是有风险的,也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在葫芦岛市南票区新课改初期,反对的声浪铺天盖地——网上的谩骂和攻击,现实中的上访和阻挠。不难想象,当时任永生一定承受了很多委屈和煎熬。但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在“多次碰壁”中越挫越勇。诚如任永生所言:“那些敢于承担最大风险的人,才能得到最深的爱和最大的成就。”为此,我也深深体会到,成大事者,必要修炼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意志力。而这份力透纸背的坚定,无疑会给读此书的同路人注入巨大的力量。
    这本书因实践而富有生命力。从最初说服行政领导走进名校感受课改,到全区课改誓师大会、南票区名师课改俱乐部的成立,再到葫芦岛教育圈的定期在线研讨、典型教师典型学校的大力宣传,乃至近期打造学习团队的十大博客评选等系列探索和实践,这些足迹都是作者的立言之本。
    富有生命力的草根研究为他的理论提升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也让他的教育思想在理论和实践的“联姻”下更有说服力。《我对20个问题的回答》就是他在基层调研直面改革现状时梳理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其中的回答如甘霖入心,为一线教师拨开迷雾、导航引路。
    入道不易,痴迷难得。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读此书,由衷敬佩这位痴迷于教育事业的教育人。(作者陈兴杰,单位系辽宁省葫芦岛市南苑小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