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的公映,意味着“共和国三部曲”至此得以完成。从建党、建军到建国,透过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三部曲”浓缩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历史进程,中国革命史的宏大叙事及其内在逻辑得以完整建构起来。 与两部前作一样,《建军大业》是典型的“文献纪录式”作品。影片全景式地展现了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直至朱毛井冈山会师,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与《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等好莱坞战争片以个体为焦点、围绕单一核心事件叙事不同,《建军大业》是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阐释,需要描述广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展现不同方向的政治角力,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影片试图塑造的“主人公”是“历史及其规律”。写人即写史,而史是落脚点,这使得多线叙事和群像式人物塑造成为必然(这也是“三部曲”出现“数星星”现象的根本原因),这样的艺术形态对于观众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只有具备相应历史背景知识,才能更加顺畅地理解影片,这或许正是“大历史”的叙事与接受特征。 引入刘伟强展现了《建军大业》尝试类型突破的野心。刘伟强最为著名的是黑帮片与警匪片,擅长的是激烈动作、紧张对峙、阳刚血性以及肾上腺素的激发,这些正与战争片要素特征吻合。影片开场交待南昌起义的缘起,便具有典型的刘伟强风格:汪寿华被杜月笙诱杀,血洗商务印书馆,街头屠杀与白色恐怖,周恩来找斯烈质疑大屠杀何人指使,几个段落通过平行蒙太奇呈现,动作性强,镜语丰富,节奏紧凑,剪辑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不论是爆炸场面还是紧张的对峙,其场景气氛的营造即使在纯粹的商业片中亦算较高水准。 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是影片的重头戏,也是占全片近40%篇幅的战争戏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国战争片在质感呈现上已有极大进步,《我的战争》、《勇士》、《血战湘江》等片尽管在内容上不尽如人意,但在视听技术层面确有质的提升,本片在此基础上则融入了刘伟强个人化的风格,尽管他此前并未拍过战争片。南昌起义的炮火中,粟裕挥舞大刀飞身跃起的高速镜头,或者叶挺置生死于不顾狂放指挥战斗,仿佛化身战争英雄交响曲的指挥,英雄主义的史诗性被推到了极致。对个性的张扬原是刘伟强的强项,将之移植到“主旋律”影片中,看起来并不违和。 《建军大业》并非第一部将“主旋律”类型化的影片。自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开始,博纳影业逐渐开发出了“商业片导演+类型化形态+‘主旋律’题材”的创作模式,其后《湄公河行动》的巨大成功更验证了其有效性,既有高度观赏性,又能够完成主流价值观的传达。连向来走艺术片路线的许鞍华,也在博纳投资下拍摄了表现香港抗战历史的《明月几时有》。《建军大业》无疑是这一创作模式的又一次实践。对于这些香港导演而言,他们或许未必真正理解主旋律叙事所内含的政治伦理,他们擅长的是爱情、亲情、友情、正义与复仇等道德与情感逻辑,二者之间的巧妙置换是这些影片成功的秘密。刘伟强便认为革命故事与他过去的影片相比,二者都在讲“男人们之间的故事”。 大量“小鲜肉”出演英雄伟人是影片最大的争议。显然是为了对质疑进行回应,片中主要人物出场时均刻意标示了其年龄,这一影史上前所未有的细节颇耐人寻味。在中国人熟悉的历史想象中,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中伟人英雄们的扮演者多是中年甚至老年。1981年上影厂出品的《南昌起义》,片中革命领袖均是成熟稳重的中年形象。2007年八一厂拍摄的《八月一日》,片中几名主要演员刘劲、侯勇、王霙、吕良伟、李子雄出演时的平均年龄甚至已经超过46岁,似乎从未有人对其年龄提出疑问。 在各种革命历史叙事中,革命者们的年龄问题往往被忽略了,而事实却是许多先驱者在弱冠之年就已踏上革命之路。参与建军大业的历史人物中,除了朱德40岁最为年长,其他人都可称年轻:毛泽东、贺龙、叶挺分别为33、31、30岁,周恩来29岁,何长工27岁,陈毅26岁,罗荣桓25岁,聂荣臻与陈赓24岁,任弼时23岁,卢德铭22岁,谭政21岁,林彪、粟裕19岁,许光达仅18岁。选择青年演员更接近历史事实,虽然这与此前大多数人对于“老一辈革命家”的想象定式不同。据说制片黄建新最初设定的演员标准是35-40岁,然而刘伟强在研读了上千万字史料后否定了这一设定,因为“青春是没法演的”。 《建军大业》青春视角的意义或许在于,它改写了传统的革命史书写方式,还原了历史一个面向的真实。这其中固然有商业目的的考量,但它对于年轻观众或有另外的意义:这些先驱者曾与你一样年轻,你在打王者荣耀,他们却提着脑袋,干着惊天动地的大事。 年轻演员的演技和气质一直备受非议,然而从成片来看,大多数年轻演员的表现是合格的。第二次饰演毛泽东的刘烨驾轻就熟,饰演周恩来的朱亚文表现出色,果断坚毅,在片中犹如定海神针。至于其他被视为“小鲜肉”的演员,虽确有个别的表现稚嫩,但总的来说大体都呈现了与角色相符的气质,并试图塑造其独特的个性。此前争议最大的欧豪饰演的叶挺,也算性格鲜明,演出了难得的霸气与豪气。出演这些伟人英雄,对于这些年轻演员而言,无论在职业精神、信念或信仰层面,或许都是一次洗礼。 有一点较少被提及的,是本片在内容上的突破性。此前两部南昌起义电影皆聚焦于南昌城内,当胜利的红旗插上南昌城头,影片即告结束,而起义之后的南下则被有意省略了,其原因在于,南下后的经历惨烈而悲壮——三河坝分兵之后,由于敌众我寡,主力部队被打散,并未实现最初设定的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再次北伐的目标。《建军大业》是第一部表现南昌起义南下历程的电影,不仅如此,影片还将最为浓墨重彩的高潮段落,给予了三河坝大战和天心圩整兵,朱德慨然领命,以3000人对抗敌军3万人三天三夜,这个段落是影片最为激昂,也最为动情的部分。相比于胜利,苦难或许更具深刻的意义。三河坝大战之后,南下部队仅剩下朱德率领的八百壮士。正是这支起义火种,在发动湘南起义后,最终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会师,进而开创了辉煌的“建军大业”。两场起义为我军培养了一批卓越的军事将领。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有8人、“十大将军”中有5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南昌和秋收起义(或来自起义部队)。“建军”肇始的两场起义,对于人民军队何等重要不言而喻。 影片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开场略显粗糙的CG动画与影片应有的品质不太相符;有的台词还存在“喊口号”的痕迹;个别年轻演员还没能掌握人物,表演让人出戏;最让人遗憾的是影片的结尾,朱毛会师的段落不论是表演方法还是影像呈现,似乎都复现了“十七年”战争片惯常的昂扬乐观、万众欢呼的“胜利式结尾”,而它原本可以更加厚重深沉,更有思想和艺术表现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