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让科技更温暖 让诗歌更有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金石开 参加讨论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各种形态、各种风格的诗歌创作都经历了足够充实的完善过程,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国人最美好的文化记忆。中国也是一个信息大国,象形字、造纸技术、活字印刷技术,都是中国的创造。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中国的信息发展水平都处于世界前沿,引领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我们不能把媒介作为影响诗歌创作的主要因素,但是信息载体的升级确实对诗歌事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为突出的案例就是最近一个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这与我们国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快速增长之间不易察觉,甚至被完全忽视的关系。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web2.0阶段后,让网民有机会参与信息的创造、传播和分享。网民参与信息创造不仅改变了读者和作者的关系,还影响了内容“生产”的方式。作为文学载体,互联网放大了文学本身的重要功能:表达自我与情感交流。互联网阅读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地方在于,表达和交流的同等地位愈发明确,内容生产者和阅读者之间的界限被消解。这种情形相当于诗人之间的唱和——大家以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创造诗歌,欣赏诗歌。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媒体,所体现出来的分享、互动精神,与在几千年文化传统中诗歌所秉持的气质高度吻合。在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以诗歌为生,诗歌只是人们表达情感、分享经验的精神活动。互联网的诞生,与其说彻底断绝了通过诗歌谋取经济回报的可能,不如说是互联网强化了诗歌完全摒弃外在条件交流情感并回归到纯粹精神境界的特征。诗歌是一种作者之间的互相学习和点评,能直接体现在作品创作之中的文学体裁,而网络恰恰让这种智慧的互动和借鉴变得更为直接和有效。今天的互联网,以“微”字开头的应用如微信、微博,恰恰与诗歌形式上的短小精美神合。总的来说,诗歌与互联网的结合,是科技与人文的诗意联姻,让科技变得温暖,让诗歌变得有力。
    中国接入互联网之后,文学网站很快成为互联网上最为活跃的一种应用,各式各样的文学网站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几千年的文学传统与刚刚萌生的互联网看似“自动”地实现了深度融合。但是,只有诗歌等为数不多的文学样式与互联网形成了最为有效和深刻的互动。诗歌事业借助互联网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摸索。
    最初,互联网web1.0时代,最吸引读者的还是互联网的容量和信息发布功能,我推测诗人群体对互联网的应用还是比较有限,诗人发表诗歌都夹杂在长篇小说、纪实作品之中,鲜见独立的诗歌网站。真正的诗歌网站或者诗歌类网络平台的兴起,是伴随着web2.0技术的成熟以及论坛和博客产品的普遍应用。中国诗歌网、中国诗歌流派网等最初成立起来的诗歌网站,都是以开源的论坛软件为基础,所谓的诗歌平台其实就是一个大论坛,不同的诗歌栏目就是不同的论坛版块。这样的诗歌网站的特点是,发表作品完全没有门槛,谁都能在论坛里展示自己的才华,再有影响力的诗人也要接受他人毫不掩饰的批评。管理者主要是通过论坛“置顶”和“加精”功能来推荐作品。由于论坛一般会分为几个甚至几十个版块,所以论坛形式的诗歌网站一般都是团队管理,这一点有些接近传统出版单位。博客后来也被人用作诗歌发表平台,但更多地显示博主的个人审美风格,单兵作战,以至于其社会功能尚不及论坛式的诗歌网站。
    如果说诗歌网站是少数诗坛“精英”为诗人搭建的平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门槛,但是,网站本身又为诗人重新创建了一个虽然不易发现却客观存在的门槛。可是,微博、微信彻底粉碎了媒介对诗人表达欲望的限制,相当于每一个诗人都成立了自己的发表平台。在这里,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尤其是诗歌类微信公众号,结合了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用最为丰富的信息展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形成了接近完美的互联网出版形式。因此,“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诗歌类微信公众号一时变得炙手可热。
    以上所提到的诗歌网络平台,有的无限放大了互联网的作用,将互联网的现成模式套用在诗歌的创作传播上,泯灭了诗歌传统出版精神,将诗歌出版变成了三角地里的众声喧哗;有的是虽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丰富形式,但在诗歌出版上复制并且放大了传统出版的弊端。只有完美结合传统出版精神和互联网理念,才能发现更多的优秀诗人和诗歌,让诗意充沛所有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