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如果你像林风眠般有一个强大的中国胃口——看林风眠的《艺术丛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赵勇 参加讨论


    
    林风眠《琵琶仕女》
    《艺术丛论》 收录文章九篇,首篇写于1926年,末篇写于1934年,实际上就是林风眠从当时的北平至杭州期间的代表性思考。而由于作者本人首先是画家,回国后看到艺术界一片乱象,同时他又身居要职,所以,这一时期他一直在“大声疾呼”,其拯救艺术于萎靡、于混乱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这大概得益于作者当时虽年纪轻轻,却对中西艺术 (尤其是绘画) 都有深切的体会。在他看来,中国旧有的艺术,自唐宋以降,一直在走下坡路,乃至走到了穷途末路:“元明清三代,六百年来绘画创作了什么? 比起前代来实是一无所有;但因袭前人之传统与摹仿之观念而已。”及至到他写作的时代,国画几乎已是山穷水尽,西画也不过是“摹得西人两张风景,盗得西人一点颜色,如此而已”。于是他力主“调和东西艺术”,发起所谓的“艺术运动”,大概唯其如此,才能找到真正的艺术复兴之路。而在他那篇“大声疾呼”之最———《致全国艺术界书》 (1927) 中,其艺术主张、拯救方案、实施措施等等可谓一应俱全,今天看来依然价值不菲。
    这就不得不涉及林风眠与王钧初在艺术观上的重要区别。王钧初是“艺术起源于劳动”的信奉者和阐释者,但林风眠却认为艺术起源于情绪或情感:
    艺术为人类情绪的冲动,以一种相当的形式表现在外面,由此可见艺术实系人类情绪得到调和或舒畅的一种方法。人类对着自己的情绪,只有两种对付的方法:前一种在自身或自身之外,寻求相当的形式,表露自己的内在情绪,以求调和而产生艺术。后一种是在自身之内,设立一种假定,以信仰为达到满足的目的,强纳流动变化的情绪于固定的假定及信仰之中,以求安慰。
    由此出发,林风眠就把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为感情问题,而“艺术是感情的产物,有艺术而后感情得以安慰”。然而,若要艺术担此重任,首先必得对当时那种不死不活的艺术进行改造。艺术家们本应关注社会,体察民情,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作用于艺术,然而在那个时代,林风眠所看到的很多艺术家却对此漠不关心,“非骂世玩俗,即超世离群,且孜孜以避世为高尚!”在这种趋势之下,艺术既不表现时代,亦不表现个人,既非“艺术的艺术”亦非“人生的艺术”!
    可以看出,林风眠对此现象是痛心疾首的。所以他要大声疾呼,既是在“为艺术战”,也是在“与庸俗战,与因袭保守战,与生搬西洋战”。与此同时,他自己又身体力行,自创出一条中西融通的路子。陈醉指出,作为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与林风眠的贡献都在于改革:“徐悲鸿的功绩是用西洋画改革了中国画,使之得到更新的发展。而林风眠的功绩,则是用中国画改革了西洋画,使之得到更广的传播。”而在我看来,林风眠之所以能改革成功,得益于他对中西艺术的熟稔和精研妙用。例如,《艺术丛论》 中的 《中国绘画新论》 (1929) 一文,洋洋洒洒,中国画之美处妙处,被他解析得入木三分。而西洋画,尤其是西方现代艺术,用其弟子吴冠中的话说,是“他自己钻进去认真学习过,研究过,他懂,懂了就不怕。电工不怕电,指挥电操作。”
    而即便在今天看来,林风眠的艺术创新之路对于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因为在文学艺术领域,中西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常有“食洋不化”的警钟长鸣。食洋不化肯定是有问题的,但化的前提是你得像林风眠那样,有一个很强大的中国胃口。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