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重铸电影工业传统 发展技术流派美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张帆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在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中,坚持文化自信,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文化基础,十分重要。截止到2017年7月,我国电影银幕数已超过4.5万块,成为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根据猫眼电影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票房271.73亿元,同比增长9.88%左右;进口片票房合计占比61.5%,国产片只占38.5%。与庞大的产业规模相比,国产电影无论从风投率(VC)还是市场份额都还差强人意。这是近几年产业资本泡沫、电影品质持续走低、观众娱乐化分流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今天的中国电影产业可以说是处于外部经济环境最好与内部结构最复杂的关键节点,要不沦为类似英国、法国等“电影殖民地”,要不成为比肩美国的“电影强国”。而在实现“电影强国”的道路上,中国电影产业必须要全面的构建出工业化的产业格局,以期建成“实体经济体”而非“虚拟泡沫”。
    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困境
    首先,当代中国电影产业缺乏技术与艺术的跨界思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实现制造强国的发展道路上,中国电影产业不仅要提供“精神动力”,创作出一批反映我国工业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更需要视自身为“工业武装”的高度参与者。笔者以新世纪初期引进美国计算机运动控制拍摄系统(motion control)为例,作为当代电影创作的重要技术设备-运动控制拍摄系统(motion control)在美国各大电影公司拍摄中广为应用,为美国电影的视觉营造提供了普遍性的技术支持,而对于国内而言至今仍然是“技术高峰”,在引进的过程中也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一波三折。而运动控制拍摄系统(motion control)其核心技术无非在于通过计算机来精密控制摄影机的运动,反复实现同样的运动轨迹,为后期合成提供素材。此类相似技术在国内某些科研机构早已攻克,甚至都不能列为“高端”技术,而至今却是中国电影人仍不能逾越的鸿沟。这种尴尬的现状关键是因为中国电影缺乏工业化发展的意识,欠缺跨行业并行发展的理念。
    其实,中国电影的工业传统被历史因素所打断,缺乏恢复的时代因素。早在以长影、北影、上影和西影为代表的国有电影制片厂时期就早已确立,那个时期各大国营电影制片厂都有各自的剪辑车间、特技车间、技术攻关小组,培养出了史久铭、戈永良、李念芦等一大批技术大师,拥有水墨动画、分裂遮光器、模型摄影、动态配景接景等许多独立自主的电影摄制技术,更是成就了《小蝌蚪找妈妈》、《甲午风雨》、《李慧娘》等传世经典作品。但是伴随着企业改制和数字技术的兴起,新中国建立起的中国电影工业基础瞬间土崩瓦解。改革开放以后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在世界艺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中国电影由此前后推演出“代际”概念,艺术电影的影响力覆盖神州大地,电影技术从此被彻底打入冷宫。近年,由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年轻化”,国有电影企业受制于体制和观念的束缚一直未能在主流商业市场上再现昔日的辉煌,缺乏工业化再建的经济基础。民营电影公司成为市场的主体,作为利益驱使的资本宁可花大价钱短期从国外聘请团队或者购买现成技术也绝对不会成立技术研发团队来促进电影工业基础的发展夯实。而受到浮躁的环境干扰,更多的电影创作团队纷纷对导演、演员等热门岗位趋之若鹜,而肯埋头苦干、沉浸研究技术的人才寥寥无几。因此,重建完整、系统、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体系任重而道远。
    其次,中国电影人缺乏对于电影技术的重视和对电影技术美学的亲近。“文艺电影”与“科技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两大分支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一旦当他们与产业挂钩就会使民族电影产生大相径庭的发展局面。欧洲电影由于深受“新浪潮”、“新现实主义”等艺术运动的影响,几乎在“科技电影”领域中毫无作为,再加上语言、文化与美国的相似性,几乎放弃了本国的商业电影市场。美国电影长期在世界电影工业技术层面处于领先,即便如此,美国各大电影公司却依旧是居安思危,在数字技术支持下的特效大片(eye’s candy)已经让本国消费者产生视觉疲劳的退潮期,除了加大在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更进一步研究先进技术对电影产业的未来可能性。这也是美国最重要的奥斯卡奖在相当程度上重视和支持电影艺术家对于电影技术应用上的突破创新,“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奖”早已经成为常设奖项;而留下一个“艺术漩涡”的“最佳外语片奖”让各国趋之若鹜,其意义不亚于“航母无用论”的对外战略混淆,最终维护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的绝对市场份额。相比我国最重要的三大电影节奖项设置,鲜有对于电影技术的推崇与尊重。电影向科学寻求发展的意识淡化,始终在艺术和技术的争论中消耗。甚至有国产电影在港台电影人全面北上的时代背景下,在银幕数量不足500块的中国台湾地区拿到电影奖项而引起国内电影评论界的一片推崇。这对于真正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中国电影产业”而言是值得警惕的趋向。
    再次,中国电影产业严重缺乏具技术与艺术兼具的创作人才。当今中国电影创作、管理团队大都是艺术学科背景,甚至也有很多理科背景的同志也放弃理工学科加入到“艺术表达”的队伍中,中国电影创作团队中“安德烈•巴赞”式的艺术家远远多于“乔治•梅里埃”式的,换句话说,把“贾樟柯”奉为精神导师的文艺青年远远多于研究“张建亚”导演的;整天琢磨如何在一个场景内实现各种调度的长镜头艺术“技压”通过数字技术转换、连接多个场景的技术美学。文艺青年大都沉醉于自我表达的艺术漩涡而罕见科技支持的艺术突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美国新一轮电影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催生了詹姆斯•卡梅隆、乔治•卢卡斯、约翰•拉塞特等一批关键人物,如今又有罗兰•艾默里奇、克里斯托弗•诺兰等新一代技术大师。美国电影技术的发展不但是相关技术人才的支持,更是电影创作者处于电影技术发展、电影工业化的核心指导地位。
    最后,在面对被《变形金刚》系列轰炸的不亦乐乎的中国观众,中国电影界再次发出建立中国电影“中国重工业”的呼声。这种呼吁不但是姗姗来迟,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二个误区。误区一,整个电影产业包括美国电影产业都是属于“轻工业”,支撑电影产业的所有部门都仅仅是以生产消费资料为目标的“轻工业”(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生产资料的工业);误区二,聚焦于电影制作环节,认为数字技术能够实现电影摄制的一切要求,简单、片面的把工业化理解为“数字化”,其实能够支撑好莱坞电影实现“瑰丽奇观”的视效,除了数字技术在当中发挥作用外,更是以weta workshop(维塔传统工作室)、ILM(工业光魔)、RAIN MARBLE(雨石)的传统工业部门为重要支撑,可以说,以miniture、Matte painting为代表的传统技术依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相比数字技术的差距,我们在传统电影工业的构筑上与好莱坞相比更加薄弱。
    二、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战略价值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态势和特征。电影产业同样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战场。在当今全球制造体系中,美国依托其科技与产业创新优势,在高端制造领域仍处于引领地位,德日欧等居第二方阵,中国处于第三方阵前列。中国电影产业只有坚持工业化才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一片民族电影文化阵地,而工业化也将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格局。
    首先,工业化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保质增优”的核心技术与竞争资本。近年中国电影增速减缓与中国电影技术含量低、夸大宣传不无关系。部分国产电影打着3D、IMAX、特效大片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用伪3D、3毛钱特效欺骗消费者,严重影响国产电影的市场评价。究其根本是国产电影缺乏规范、系统的核心技术来保证其产品的技术规格和竞争力,只有真正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打造出的中国电影产品才能够与美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一争高下。只有吸收美国电影工业的优势,培育建设中国独立自主的电影工业技术体系,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和全球电影发展的产业需求。
    其次,工业化为中国电影开辟了广阔的上升空间与市场类型。中国电影题材类型狭隘,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小鲜肉、青春爱情、低俗喜剧扎堆,严重降低了中国电影文化品格与观众素养,更限制了中国电影创作者的艺术视野和艺术想象力。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中国工业在当中发挥了骨干的力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也诞生了很多令世人惊叹的传奇人物。这些都将为中国电影提供新的创作素材和艺术空间。”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也认为,“工业题材不但丰富了中国电影创作类型,弘扬了主流价值观,更是电影产业扩大观众类型,建立一个分众发行的渠道,助力中国电影多样化、差异化,这种分众发行成为中国电影发展新的一个增长点,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支点,让不同的类型的影片都有效对接自己目标观众群体。”
    最后,工业化为“电影制造”提供工匠精神与原创独立自主精神。现代工业化强国在其崛起进程中,均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文化,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文化基因和软实力,并深刻影响着电影产业进程和理念进化。中国电影不但能够汲取“工匠精神”中对于电影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更会形成尊重自由探索、创新创业、独立自主、充满活力的文艺创作氛围。
    三、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需要
    中国电影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我们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市场,但仍大而不强。技术研发能力薄弱,类型创作抄袭仿造,从业人员平均素质低下,电影创造的经济附加值低,关键设备、工艺技术、制作软件等完全依赖进口,落后产能严重过剩。总体而言,我国电影产业仍处于全球电影产业链的中低端。为了实现“工业强国”目标,我们必须重新建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首先,国家主管部门应当确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电影强国和科技发展的目标,具备电影工业技术创新的意识,从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国企电影公司支持,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产业升级。其次,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建立国家级电影制作综合加工生产基地。不但为各企业提供标准化工业制作服务,同时建立完善一整套电影工业管理、制作、发行等标准管理体制与技术标准。最后,建立技术创新的奖励机制并扩大技术美学的评介推广,在重要的电影表彰活动和奖项设立上增加富含电影科技发展的奖项,培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电影工业文化氛围。
    四、技术支持的东方“虚拟美学”体系构建
    数字技术结合了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人文成果,在古生物仿生、历史魔幻、未来科幻等领域成就了丰富多彩的“虚拟美学”。著名视效导演彼得•杰克逊曾经说:“欧洲人亚伯•塔斯曼在17世纪的时候发现新西兰,从而让新西兰在世界地图上有了自己的位置。不过,我却通过拍摄《指环王》让世界上的许多人见识了新西兰的魅力。可见视效电影极大刺激了世界领域内的电影技术发展与地域文化传播,这种“无烟工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是无可比拟的。然而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任何技术升级与艺术创新,都不仅仅是纯粹技巧上的突破,而因当首先是艺术观念冲出当代主流定式创作思维的束缚,必须要认识到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工业技术的兴起其人文根源是当代人类文明向对科技未来及未知领域的探究与思考,充盈着未来人类文明的一抹朝霞,侵染着萌动憧憬的美学观念雏形,体现着未来文明的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人文形式与人文内容的感性梳理、精神跋涉。将工业化概念放在产业链中就应该认识到,工业化绝不仅仅是设备、制作的工业化,更应当是一种在工业化条件下的创作观念,审美情趣及艺术表达。因此电影工业化应当警惕的是技术化、商业化、娱乐化对电影审美的遮蔽,中国电影在推崇市场评判,实施产业举措时,决不能以降低电影的艺术品位和模糊民族文化立场为代价,应当注重提升娱乐的文化格调,使本能的娱乐需求沐浴在中华文明的人文传统与精神内核之中,以哲人的姿态审视,使东方式的意蕴伴随着日新月异的节奏翩翩起舞,展现出东方儒家经典熏陶下的生命体验与灵魂磨砺。在好莱坞如饥似渴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创作源泉,我们却拥为有祖先遗留的巨大文化财富与优秀传统而深遂。例如《聊斋志异》、《山海经》等历史典籍洋溢着东方浪漫主义的彩霞,《柳荫记》、《桃花扇》等历史戏剧则尽情宣泄着蔓妙的情感禅思。在拥有如此璀璨、丰盛的创作资源条件下,工业化手段可以为实现艺术家无尽的想象层面与美学表达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创作空间。数字化创作手段将为中国商业类型电影的扩张提供了挥斥方遒、勾画江山的视野。中国视效类型电影必须走民族化道路才能与西方式的特效大片相抗衡。当前中国电影工业化最重要的是实现先进技术支持下的当代创作理念完成,既实现了先进电影技术的发展应用又促进了电影语言的艺术创新。目前数字技术呈现在中国电影中的东方视觉形象,只是在目前粗制滥造、良莠不齐的制作水准下向美国视效电影的邯郸学步。只有立足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建立起独具一格的的东方“虚拟美学”视觉文化体系,这才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时代使命和文化目标。
    总而言之,电影工业水平是民族电影产业创新的发展动力和前瞻展望,是支撑一个国家电影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基。只有中国电影实现了题材工业化、思维工业化、制作工业化、美学工业化的“四化”目标,中国电影才可能尽快实现“电影强国梦”的战略目标。实施“电影强国”战略,增强电影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是科技创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电影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电影工业,为保护和发展民族电影的文化版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2014届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