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北昆人的执着与坚守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光明日报 周素敏 参加讨论


    
    今年6月22日,北方昆曲剧院迎来了建院60周年的盛事。为此北昆汇聚全国七大昆曲院团举办经典昆曲展演庆生,并在原址一片瓦砾中竖起了展现两年后在原址新建的北昆前景:一座崭新的昆曲大剧院和年轻人非常喜欢的小剧场。60岁的北昆将迎来华丽蜕变,这固然令人欣喜,但更让人敬佩的,则是几代北昆人对昆曲的执着和坚守。作为长江以北的唯一一家昆曲剧院,北昆人担负起昆曲在北方重镇传播的重任,将流传了几百年的《牡丹亭》《西厢记》这些雅致的昆曲剧目搬上舞台,呈现出昆曲的姹紫嫣红、千回百转。
    1956年,由浙江国风昆苏剧团上演的昆剧《十五贯》,进京演出后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发表了田汉执笔的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已濒临灭绝的昆曲艺术得到重视。1957年北方昆曲剧院成立,第一任院长韩世昌便是周恩来总理亲笔任命的。至此,有着600年“百戏之母”的昆曲在北京落地开花,并形成了由韩世昌、金紫光、白云生所组成的北昆“三驾马车”领导班子。在过去的60年里,北昆的历史中有许多闪亮的大牌艺术家,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沈盘生、白玉珍、魏庆林、李淑君、丛兆桓等,他们创作演出了《思凡》《刺虎》《春香闹学》《金不换》《夜奔》《单刀会》《麒麟阁》《昭君出塞》《棋盘会》等一大批经典保留剧目。
    在“文革”中,北方昆曲剧院遭受灭顶之灾,剧院解散,演职人员各自谋生。1979年,北昆恢复建院,复排演出了《李慧娘》《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大批剧目,迎来了一个北昆复院的黄金发展期。尤其是侯少奎全面继承了其父侯永奎的艺术风格,扛起北昆大武生的旗帜,《单刀会》“大江东去浪千叠”气势恢宏;由洪雪飞、蔡瑶铣、许凤山、董瑶琴主演的《西厢记》完全采用北曲音律,借以南唱技法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北昆”风格。《千里送京娘》《南唐遗事》《水淹七军》《偶人记》《红霞》《夕鹤》《诱降吕奉先》《妙医》《琵琶记》《贵妃东渡》等新创剧目闻名海内外。
    进入新世纪,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凤一、王振义、史红梅、魏春荣、刘巍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昆曲表演艺术家接过前辈的艺术大旗,让昆曲艺术在北方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他们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新编剧目,得到观众的喜爱。据南戏整理改编的《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搬演古典名著《红楼梦》,新创剧目《李清照》等都成绩卓著。尤其是昆曲《红楼梦》还搬上银幕,并相继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第12届摩纳哥国际电影节“天使奖”等多个奖项。
    在人才培养上,北昆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开办学员班,目前,新一代北昆的戏曲人已经成长起来,邵天帅、朱冰贞、翁佳慧、周好璐、邵峥、张媛媛、于雪娇、王丽媛等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预示着北昆明天的希望。
    但毋庸讳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昆曲演出市场仍不是十分景气,身居南城一隅的北昆更多时候是惨淡经营。60年间,也有不少人离开了舞台,转投影视、歌舞表演甚至改行经商,但更多热爱昆曲的北昆人仍执着地坚守着,长年坚持演出。相信两年后有了新剧场的北昆人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与南方昆曲剧院团相比,北昆有着自己的特点,如发声较以遒劲为主,演唱旋律激越,富有阳刚之气,尤其是武戏剧目较多。但近年来,这些特点有弱化的趋势。体现在剧目上,一是体现自己特色的剧目偏少,二是没有在传统剧目中演出自己的特点来。此外,武戏萎缩,自侯少奎先生之后,北昆没有培养起能够接其班的大武生,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虽然目前是“断井颓垣”,但两年后的新北昆将会是“姹紫嫣红开遍”。期待北昆人能够在执着坚守的同时,创造出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