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奥斯陆》的成功与失败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北京日报 冯新平 参加讨论


    
    《奥斯陆》剧照
    引人入胜的历史题材话剧,不但能激发你去了解相关的历史细节,更能引发你的深度思索。迈克尔·弗莱恩(Michael Frayn)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对波尔和海森堡在二战期间哥本哈根的短暂会见做了种种猜测与重演,探讨科学家在科学伦理与国家利益之间的两难选择;道格·赖特(Doug Wright)的《吾亦吾妻》(I Am My Own Wife),讲述了一个逃过纳粹毒手、在东德度过遭人歧视的大半生的“老妇”的传奇生涯——实际上,TA身是男儿,却一直以女性的身份生活;皮特·摩根(Peter Morgan)的《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聚焦于英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声名扫地的前美国总统之间的一系列访谈。2017年获美国托尼戏剧奖最佳戏剧的《奥斯陆》(Oslo),同样能激起你对真实历史事件“奥斯陆协议”(The Oslo Accords)背后种种不为人知故事的好奇与深思。
    成功:以趣味悬念和人性温度再现“巴以和谈”
    话剧《奥斯陆》起因于几年前,剧作家J.T.罗杰斯(J. T. Rogers)经导演巴特莱特·谢尔(Bartlett Sher )介绍,认识了挪威外交官Terje Rød-Larsen,后者跟他讲述了自己和时任挪威驻联合国大使的妻子Mona Juul,参与奥斯陆和谈的一些趣闻轶事。《奥斯陆》的故事架构基本忠于史实,“剧中的事情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但人物所说的话是我的”,不仅如此,作者在剧中将巴以双方历时数月的14次秘密谈判浓缩在一次三个多小时的会谈兼聚餐中。妻子变成外交官,显然是为了满足其在两国代表之间斡旋的剧情需要;而丈夫成为深谙人们心理和擅长解决矛盾的社会科学家,同样意味深长。
    相处四分钟的两个陌生人彼此询问和回答对方36个特别的个人化问题之后,他们的关系会快速升温。这是心理学家阿瑟·亚伦(Arthur Aron)的一项著名研究成果,其关键在于对话的持续、升级以及彼此的自我袒露。姑且不论该理论的信度和效度,但目睹冲突场面的这对挪威夫妇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将彼此从未谋面却将对方看成是不共戴天之仇的巴以代表,请到中立国的一个屋子中谈判,无疑会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甚或会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苏格兰威士忌、斯堪的纳维亚美食以及几位美丽聪慧女性带来的温和氛围是和谈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推杯换盏之间,彼此还分享各自的家庭琐事和兴趣爱好,想象中面目模糊的敌人却也是血肉鲜活的凡人一个。双方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名叫“玛雅”(Maya)的女儿。巴勒斯坦代表告诉以色列经济学教授:“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犹太人。”其中一个以色列人也承认:“我以前从未面对面见过一个巴勒斯坦人。”即便是最初自大自恋且满腹怀疑的以色列外交部长也开始与对方合作。《奥斯陆》以有趣和充满悬疑的戏剧手法清晰地再现了当年巴以和谈的过程,也给人们留下“即便是世界上最为混乱不堪的情状,也同样可以通过谈判获得圆满解决”的希望。
    剧作家罗杰斯善于将充满争议的、复杂的历史主题化作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他的上一部作品——音乐剧《血与礼物》,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中央情报局特工吉姆在美国的暗中帮助下,跟他的同伴们为阻止国家遭到外国势力的摧毁而实行谍战行动的故事。这部剧作2011年由巴特莱特·谢尔(Barlett Sher)导演,汇集一众明星演员,演出大受好评。这次导演与剧作家再度合作,演员阵容也堪称豪华,剧中很多亵渎神灵的笑话、黑色幽默的场面、不无悬疑的情节以及诸多引人深思的话题,让三个小时的《奥斯陆》没有拖沓沉闷的感觉。带着挪威口音的演员滔滔不绝地讲述其中的背景故事,使得对中东地区一无所知的观众也没有理解障碍。剧终时,Larsen的总结性演讲以不置可否的方式对巴以关系的未来提出疑问。他先恳请观众回顾“我们已经走了多远?”然后让他们想象巴以关系的走势:“那样的可能性,你看到了吗?”
    失败:缺乏深度的“精神冲突世俗化”
    1993年开启的中东和平进程到现在基本停滞,似可预见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更加亲以压巴。如此,巴以冲突可能骤然升级,巴以和平前景也将更加黯淡。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听到Larsen如此呼吁的一些观众对他的回应极有可能是否定的。当初《奥斯陆协议》没有涉及“犹太人定居点”这一关键问题,给后来巴以持续冲突埋下隐患——这个和平进程上的拦路虎在话剧《奥斯陆》中同样没有提及,更不用说有意义的探讨。撇开这点不谈,这部获多项提名的话剧的最大缺陷,是将精神层面的冲突世俗化。
    《奥斯陆》中的和谈双方从谨慎试探到紧张对峙及至前嫌尽弃的过程,都充满了“人性”的味道。性格丰富多彩的人物之间有鼻子对鼻子的互喊,有不愿屈尊降贵的矜持,有对各自上司的冷嘲热讽,也有诚挚真切的相互道歉。有趣的是,让人放肆的威士忌却成为双方代表克制自我的工具——这些激情满怀的男人们以此缓解在寻求和平的过程中,不时出现的紧张气氛和他们紧张的神经。然而,双方的着力点在于谈判背后政治和政府层面的斡旋,一直阻碍实现和平愿景的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却从未提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拼命争取的不是领土而是“圣地”,他们势如水火的原因在于信仰是不能妥协的,更是无可争辩的。剧中曾有一句台词说这些谈判的人都不是“西方人”。站在西方人或美国人立场的剧作者,没有进一步探讨那些用虔诚将自己锁在神圣世界里的人,和那些企图撞击这个世界的人之间的区别所在。
    缺乏纵深度使得《奥斯陆》扁平如那张现实中的纸质协议。全剧看起来一直在积聚能量,势在最后形成一个信仰根深蒂固的男人们大爆发的场面,最终却没有出现。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巴勒斯坦总理和以色列外交部指派的秘密谈判代表一起散步,两个已经谈到各自家庭的男人并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一些更为私人性或启示性的话题,而只是最后互相拥抱一下了事。也许创作团队担心将宗教话题引入剧中会冒犯到相关人群?也许他们认为观众听够了太多的宗教争议,因此刻意将该剧打造成一个合乎商业程序和政治正确的“惊悚片”?获得包括最佳戏剧七项提名的《奥斯陆》显然实现了这个目标。
    1993年9月,巴以最高领导人在白宫草坪签署和平协议。两年后,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巴以局势迅速陷入低谷,至今仍没能走出。如此背景下,Larsen落幕前的慷慨陈词就显得喋喋不休,甚至有些矫揉造作。虚构性剧作《奥斯陆》犹如现实中《奥斯陆协议》的前言或绪论。只是后者的失败让以皆大欢喜结尾的前者也显得不无失败。或许这样的结局早在双方趋向“建设性模糊”的谈判语言中早有预示,而没有实际操作中的原则坚守,协议中的千言万语立刻变成一堆废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