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也曾产生过这样的怀疑:一边做着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一边想,作者真是这样想的吗?不仅学生有这样的疑问,作者也有。近些年,屡屡见到有文章被选入语文试卷的作者,以玩笑的口吻说,自己去答,也只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据悉,多数阅读理解题的基本命题思路,即是“抽出而讲之”,将文本拆开,将阅读搁置,一切为计算得分点服务。(5月21日《新京报》) 关于语文阅读题的各式吐槽,很久以来就是网络上经久不衰的话题。作者本人答不对“作者意图”,作者的理解比不上出题人的理解,这种种滑稽桥段一再被人拿来戏谑调侃。有鉴于此,近些年来,舆论针对“语文阅读”、“语文考试”甚至是“语文教育”的种种讨论,莫不一再表达出明确的忧虑和反思立场。 应该承认,语文阅读题标准答案中的“作者意图”多数时候并不是原作者真实的所思所想,这事确实是有点讽刺。但是,到底该怎样理解和评价这一现象,或许却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一旦形成之后,就已经与原作者无关。任何人都可以对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任何人都可以对一篇文章再解释、再赋义。写作者的主观想法,绝非是解读某个文章的唯一答案。再者说了,出题者、教师、学生们又不会读心算命,怎么知道作者想什么呢? 按理说,阅读题标准答案里的“作者意图”不同于作者的真实意图,这本就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在此类试题中,命题者最大的过失,实则在于在题目中采用了诸如“作者意图”、“作者想表达些什么”等极其武断的措辞。此类说法一方面在逻辑上不够严谨,另一方面也有越俎代庖、冒名顶替之嫌——这种单方面将“一己之见”强加到原作者身上的做法,引起反感与反弹实在是再正常不过。而如果命题中能够采取更为中立的、去人格化的表述,势必会有效规避这一问题。 需要厘清的是,语文阅读题考试,本质上也是一个“训练—反馈—筛选”的过程。教育者藉此所要检测的,乃是学生对课堂所授知识、思维方法的掌握程度。事实上,除了颇受争议的“主观理解部分”,此类阅读题所考察的更多还是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层面,而这些都是可以依照标准答案打分的客观题。倘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我们或许会发现,现行的语文阅读题,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至少在大框架上,其是与现有的语文教育模式相匹配的。 当一道阅读理解题出现在试卷里,你就不能指望其不套路化、没有标准答案。如其不然,考试以及评分就将充满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这相当于失去了考试的意义。所以真正要弄清楚的是,当我们吐槽语文阅读题,我们到底是想表达些什么?是不满诸如“作者意图”之类的题目设置,而呼吁命题者能够以更严谨的说法避免争议?还是质疑现有的语文教育理念本身,而更多强调语文熏陶灵性、启迪心智之类的“初心”?如果是前者,则一切好说;而如果是后者,想必得从长计议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