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高昌:诗歌的“回家吃饭”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文化报 高昌 参加讨论


    一
    诗歌使生命像泉水一样清澈、透明、纯净、晶莹。诗歌很自然地与青春一路同行、和爱一路同行,把一段段生命的记忆,变成一畦畦彩色的风景。
    心灵的琴弦被拨动了,总是会流淌出旋律的。任何时候,真挚温暖的声音,都会寻找到同一频率和节奏的共鸣。
    尽管经过整容的文字光鲜悦目,终究还不是天然的美——总会露出人工的破绽来的。诗,还是“野生”的好。
    二
    有位当代中国诗人名叫冯唐。他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我们可以举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一诗来与之对读:“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冯唐诗歌的最后两句,和杜牧诗的最后两句的内涵是很接近的,这说明古今诗人是完全可以通过诗歌来传递神秘的心灵密码。
    这种美好的心灵密码不仅可以超过空间的局限,而且也能超越时间的桎梏,自由放飞灵魂之翼。越千百年,仍能找到同样律动的节拍。
    我们的世界需要诗歌,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就像我们的生命需要光芒。没有光的滋养,心灵就会荒芜。没有诗的照耀,万古常如黑夜。
    三
    曾经,诗人们头上是有光环的。诗人的称号,很多年来一直被当做是一种荣耀。然而现在则毋庸讳言,这些光环在逐渐消隐和黯淡。无论读者还是作者,对诗似乎都渐渐淡化了那份敬畏之心。
    很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诗歌啊,请你“回家吃饭”》。其中“回家”,就是回归传统,走向民众;“吃饭”,就是关注民生,亲近现实……就当下诗歌界而言,我觉得应该注意的仍然是“回家吃饭”问题。
    伟大的诗人去哪儿了?我认为首先应该“回家吃饭”,补充营养和能量,然后,再重整行囊,出发!
    四
    年轻的时候喜欢杜牧,现在人到中年,开始特别喜欢杜甫。杜甫胸怀天下、寄情人间,沉郁顿挫的笔下总是充溢着一股浩然昂扬之气,温暖明亮,撼人心旌。
    历数古今中外,写诗的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有的人为自己写诗,探索心灵的密码;有的人为另一个人写诗,歌唱美好的爱情;有的人为读者写作,寻找广泛的共鸣;有的人为苍生写作,替人民鼓与呼。这些诗人的出发点各个不同,也都能留下一些优秀作品,不过我个人更欣赏杜甫那种为苍生而讴歌的写作态度。
    一首好诗,需要有血气的光芒和洞穿灵魂的力量。好的诗歌是野生的,更是有核儿的。杜甫的诗歌就是这样有核儿的野生的诗歌。
    关注民瘼、情系苍生、传递温暖、鞭挞黑暗,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诗歌和诗人的最重要、最鲜明的标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