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如何追求史诗的灵魂——以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解放日报 俞天白 参加讨论


    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义乌是个难以复制的奇迹。它在既无江河湖海的港口、又非交通枢纽的浙中丘陵地带异军崛起,以“义利双行”的意念,构筑起新中欧货运列车,飞越千万重关山,成为“一带一路”的新起点,为当代国际商贸所瞩目。以此为蓝本创作的56集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无疑抓住了一个反映时代的大题材。
    该剧故事编得跌宕起伏,演员演技精湛,一些细节处理可谓精巧绝伦,商场角逐惊心动魄,将国际国内经济风云融成一体,堪称气势恢宏,挥洒自如,直觉“鸡毛”的的确确“飞上天”了。虽然对于剧名的解读尚有歧义,但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鸡毛”正在发生的质的变化。该剧收视率力压群芳,就说明已经取得了制作者预期效果,用文艺形式刷新了声名远播的这个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美好印象。
    作为义乌的游子,我为这部作品的出现感到欣慰和骄傲。不过,最后一集大结局一播完,有一个问题却在我眼前放大了:仅仅靠剧中“鸡毛换糖”以及“开四门”“进四出六”等生意经,义乌就能出现如此举世瞩目的奇迹吗?换句话说,除了故事地点标明是义乌,除了“鸡毛换糖”这一情节及其相关的一些行话,我们能不能把思考引入更深更高处?即这个义乌能给中国人、给当代整个经济世界以什么启示?中国其他地区的行商历史,如浙江其余县市的浙商以及山西晋商、安徽徽商等的生意经,比起义乌更加源远流长,却都被义乌抛在了后面,这说明了什么?
    剧中人物阮文雄二叔以敬畏的口吻说出对这块神奇土地的相关描绘,这就是:“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无奇不有”。这16个字,生动而又风趣。生于斯、长于斯,离乡后始终没有割断故乡脐带的我,深知这16个字,是在对这一方水土透彻了解基础上的评价。之所以能够“点石成金”“无中生有”,是因为,首先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文化之乡;其次,义乌有以重义轻财、义利双行为经商原则的传统;再次,义乌有勤劳刚毅为基础,从细微处着手,不怕以小博大、积少成多的勇为精神和耐力。当然还有更多因素,上述三条是最基本的。
    如果到过义乌偏远的乡村,就会发现哪怕是小山村,只要居室条件许可,门楣上都装饰着这样一些家训式的文字:“耕读家风”或“诗礼传家”;山民剽悍而又重义,以相互帮扶为己任、为荣耀;出门在外,见到同乡困难,凭一口乡音必竭力相助。戚继光当年特地组织义乌兵抗击倭寇,使倭寇闻风丧胆,主要是这种源于乡谊相互扶助的凝聚力。宋代义乌籍抗金名将宗泽弥留之际,面向被异族侵占的北方,连呼渡河、渡河、渡河,也是出于从家乡带来的这一份凝聚力给他的自信。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永康学派的创始人陈亮,被《嘉庆义乌县志》列为义乌的“寓贤”,他持有“义利之辨”为内核的儒家功利主义思想,提倡农商共重,当时就以“义利文化”形式在义乌境内广为传播,在义乌人心中潜移默化,千余年来,化成了“义利双行”的生存方式。“义利双行”的概念,绝非当代商业活动中“诚信”一词所能简单涵盖。以此为基本内核的凝聚力,通过“鸡毛换糖”等商业活动传承到现代,成为了发展商业的独特精神资源。为什么说它是独特的?我联想到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普特南去意大利度假时的感悟。他发现了一个特殊现象:意大利南部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却比北部落后。为什么?他深入研究以后发现,意大利北部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男声合唱团,周末总要在教堂聚集,在这一文化接触中交流各种信息,包括商业信息,无意间使合唱团起到了经济组织的作用。他们利用了这一社会资源,使商业经济发展起来。普特南将这一发现,写在《意大利北部的合唱团》一书中。同样有这种凝聚力的义乌人有了商机,便及时交流、互相帮助,这种独特的地域性的精神资源,时机一到,“点石成金”“无中生有”,也就成了必然。
    当代,能够体现这种独特文化的人物,在义乌是相当多的。我举世界义商总会会长、上海义乌商会会长陈萍这一个典型。他和《鸡毛飞上天》的主角陈江河一样,也是一个弃儿,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文化教养。收养他的家庭以“耕读”为家风,养父一到学龄即送他入学读书,使他成为班级里的佼佼者。虽然家庭成份限制了他继续深造,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早已在“滋物细无声”中化成了他的血液,也始终在指挥他的行动。三年困难时期,他带乡亲自制豆腐皮去杭州出售以度难关,夜半被市场稽查队扣压,等待天亮被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他趁看管人员疏忽叫乡亲们全部脱逃,独留自己应对所有不测,表现出感人义气;上世纪90年代初,到深圳创业的陈萍为了帮助随他来打工的乡亲解决买车票难,自掏腰包包下一个民航航班让乡亲回家团聚。类似直薄云天的“义”,贯彻在一些与陈萍一样的义乌商人的经商活动的始终,且历久弥新。他们以“义利双行”作为生命底色,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现实生活越来越复杂多变,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注进商业活动的努力,却越来越执着、越来越广泛深入。他们的成功雄辩地说明,中国这一场经济改革不是像电视剧所写的主人公放火救人那样的“痞子运动”,而是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一场以发掘、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的拼搏,是一场“无中生有”“点石成金”而达致“无奇不有”的伟大创造,是草鸡变凤凰的一次精神蜕变,更是潜在的中国传统文化、义乌地域文化的一次总爆发。在英语世界,对以小说为主的文学艺术,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是macht sichtbar(德文也是如此),即“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名“莫名其妙”之妙,不仅使自为变自觉,为义乌持续出现奇迹添柴加火,也使中华民族精神宝库,更趋丰富与完美。抓取到了这样的大题材,拍摄这样一部戏,无疑是文艺工作者的幸运。
    在这里,我之所以特别强调义乌文化积淀及其对经济奇迹出现的影响,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文艺工作者应当有书写新史诗的雄心壮志。史诗,不管新与旧,其核心内涵都是文化,一个民族的灵魂,精神、风貌,都是文化的体现。《鸡毛飞上天》开篇旁白写得非常精彩:“鸡毛最贱,却养活了我们祖祖辈辈,鸡毛最轻,有点风就能飞起来。”不错,只有具备内在的优秀文化内涵与张力,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让看似卑贱的“鸡毛”一遇风力,不仅能飞起来,而且,飞得比谁都高,飞的目的性比谁都清楚、都沉着、都有定力,绝不随风打转,直至蜕变为金凤凰。新文化脱胎于旧文化,文化始终是一个不断继承与发展的承传过程。继承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也成为了史诗的基本素质,并左右着作品的深度与厚度。
    我们民族的文化宝库博大精深,近年来,国家对她的发掘、传承与弘扬更为重视,对于地域文化同样如此。义乌奇迹包含着文化积淀中继承与发展的所有要素,非常需要我们去探索。《鸡毛飞上天》剧组从编、导到演都是十分优秀的组合,他们具有书写新史诗的条件,如果一开始就怀有这种史诗意识,从文化渊源上开掘,是完全可以将该剧进一步拍成一部当代新史诗的。我们在该剧成功之余,看到了它与“史诗的灵魂”的某种失之交臂,这与创作者抓取摇拨浪鼓、用鸡毛换糖之类比较浅层次的现象与细节,用人物情感线串连成一部流行热门影视剧的艺术创作诉求有关,也许是追求收视率、迎合观赏趣味等一些考虑,迫使有志者把精力用在故事的离奇曲折上。
    时代在进步,中国在发展,义乌也一如既往地在继续不断展示她的“无中生有”和“无奇不有”,而且还会不时地在“点石成金”那一刻让人“莫名其妙”。及时知其“有”,并能探索其“妙”,进而将莫名的“妙”用文艺方式展现于世,帮人们认识、理解这个时代,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文化探源是必经之路,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如何,《鸡毛飞上天》为反映中国这块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的巨大成就、探索新史诗创作开了一个好头。为了更上一层楼,在此,我对文艺界提出这样的期待:让我们面对这个多变的世界、深入复杂的现实,同时走进历史的纵深处,传承、发掘、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此解读、提炼、升华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拒绝一切浅薄的功利主义,拒绝鸡毛那样可能出现的随风打转,以当代历史见证者为己任,以无愧于我们这个大好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