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绑架者》贪多求全反削弱自身风格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新京报 newdu 参加讨论


    
    
    《绑架者》集犯罪、悬疑、动作加警匪于一身。但正因为元素太多,反而无法突出自身的特征和风格。所以电影的宣传卖点着重点放在这是徐静蕾首部执导的动作警匪片——外加黄立行足有一分多钟的“背影杀”裸浴镜头。
    《绑架者》打斗精彩但悬疑气氛稍弱
    3月31日,《嫌疑人X的献身》(后简称《嫌疑人》)、《绑架者》、《非凡任务》三部同类型电影全国上映。5天票房下来,《嫌疑人》毫无疑问地领军第一,《非凡任务》以黑马姿态排名第二,《绑架者》垫底第三。按道理说,本是同类型片,何苦为难彼此同时上映瓜分票房,此安排只能说是实属无奈——谁也不想跟4月14日上映的《速度与激情8》拼个你死我活吧。于是,三部同类型电影,一杀见分晓。
    说是同类型吧,也不尽然。《嫌疑人》是犯罪、悬疑加推理,《绑架者》是犯罪、悬疑、动作加警匪,而《非凡任务》则是犯罪、动作加警匪。可以说,《绑架者》集另两部片所有类型于一身,但却削弱了自身的风格。同属原创故事的《绑架者》和《非凡任务》想要抗衡经典IP《嫌疑人》,胜算的可能性很小。
    作为原创故事,《绑架者》具备了时下该有的元素,可观性和娱乐性强。叙事走的是悬疑推理片常见的顺序:发生致命事件、进行调查、谜底揭开。故事由两条叙述线索来展开,一条线是身为警察的女主角林薇寻找被绑架的女儿;另一条线则是男主人公杨念,他寻找的是自己的记忆。
    但正因为元素太多,《绑架者》反而无法突出自身的特征和风格。所以电影的宣传卖点着重点放在这是徐静蕾首部执导的动作警匪片。动作打斗确实精彩,只是警匪这条线稍显弱了点,尤其当梁天所饰演的黑社会老大出现后。身为喜剧演员的梁天不太适合演黑社会老大——不过如果是导演特意安排梁天来负责搞笑的,那目的就达到了,但却因此破坏了整部电影所营造的悬疑气氛。再加上铺垫犯罪悬疑的手法略微简单,情节点和悬疑点的设计都太过传统和显而易见,这使得在电影的中间段,观众就能猜出警察局里的内鬼是谁。
    苏有朋版《嫌疑人》更容易成功
    相比之下,《嫌疑人》的成功,似乎更容易。除了故事本身适宜改编,原著身后庞大的粉丝群体也是票房的保证。但是前有2008年的日版,后有2012年的韩版,苏导的中国版“嫌疑人”,难免会被拿来对比一番。
    好在苏有朋在本土化这一问题上处理得很出色,既忠于了原著,也符合当下的国情。对于选演员这方面,苏导也的确独具慧眼。张鲁一几乎是本色演绎出了数学天才石泓那种古怪劲儿,在他冷漠的外表下,内心其实藏着无比坚韧伟大的爱。相比日版和韩版,张鲁一用他的方式和理解,将这个角色赋予了不一样的生命。
    但对于情感的处理上,中国版还稍欠火候,尤其是林心如所饰演的陈婧,作为剧中至关重要的女性角色,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在接受石泓的帮助后,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受到石泓的“威胁”后,也不敢正面出击,而是寻求警察的庇护。这种软弱的表现,使陈婧这一人物显得不那么可爱。所以在结尾中,当一切谜底揭开,她下跪求石泓原谅这一举动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同情。韩版的处理是让女主在受到威胁后,正面和男邻居交锋,脱掉了身上的衣物,单刀直入的要和男邻居做个了断,这样的爆发点更具戏剧张力,使得沉默不语的男邻居显得更为压抑可怕。
    总体来说,苏有朋导演交出一部工整、稳当、稳中求胜的电影,讲故事的功力比《左耳》那时更胜一筹。
    原创剧本有劣势,但也更容易寻求突破
    IP影视化已经走过近5年时间,严格来说,IP概念最开始是在2014年1月8日,腾讯游戏峰会上大规模提出的开发项目模式。紧接着,2015年下半年IP被炒热,以至于2016年人们张口闭口都只谈IP。
    在IP盛行的年代,原创故事在夹缝中生存,实属不易,更何况想要挑战经典IP,难度更高:第一,原创没有经典IP积累的原始粉丝群;第二,原创是剧本,剧本注重的是故事结构和人物动作,因此对于情感设计方面远没有经典IP来得更深入,一个优秀的IP所承载的自身风格和价值观,有其先天优势。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女性导演,徐静蕾还是非常成功地完成了一次转型,毕竟警匪片真的很难拍, 要拍出自己的独有风格更难。当然,两部同类型影片对台,《绑架者》最大亮点还是观赏性:拳拳到肉的武打场面,现场感和真实感十足,黄立行流畅的武打动作,再加上足足一分多钟的背影杀裸浴镜头,老徐果然给出最大福利,满足了女性观众。原创故事虽没有经典IP的一些先天优势,在其他环节寻求突破也不是不可行。
    话说回来,电影跨越了从19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历史,也经历了每个时代、每个时期所给予它的不同呈现方式。但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技术革新,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故事本身。
    □李冠霖(编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