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郭敬明同名玄幻小说的电视剧《幻城》开播首日,网络播放量就破6亿。对比前段时间获雨果奖的科幻文学作品《北京折叠》,其除在科幻文学界引发震动外并没有引起太多的社会关注,两者的不同社会反响不禁令人唏嘘。 当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越来越倾向“省脑”而非“烧脑”。多数人把文化产品当做快餐消费品,当做娱乐解压而非学习思考的工具。纵观今年国内电影市场,绝大多数也是“快餐型”的商业片。近两年来,越来越多通过IP改编的网络影视剧,即使逻辑有硬伤、剧情凌乱,也会因其娱乐性和明星效应而吸收不少流量。当人们习惯接受“省脑”的生活方式时,认为《北京折叠》很“烧脑”也就不难理解了。 面对“烧脑”产品时,人们通常会抱怨“看不懂”或“看得累”。但是却忽略了很多时候“看不懂”正是思考的开始。究竟是知识储备不够,还是注意力不够集中,还是逻辑思维训练不充分?殊不知,集中精力甚至耗费体力去琢磨一件事,虽然疲惫,但经过各种努力解疑释惑后也会带来无尽的畅快感和成就感。 笔者儿时曾订阅过一本叫《我们爱科学》的科普杂志,里面的文章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可谓“烧脑”,然而笔者却因此收获了自信并逐步对科学产生了兴趣。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选择亦是如此,它不应逃避复杂性和担当意识,而应有社会责任感,并以此唤醒人们思考,重塑碎片化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