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软科幻硬科幻你更喜欢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北京晚报 王金跃 参加讨论


    
    最近市场上接连有两部好莱坞科幻大片公映,其中《太空旅客》是一部科幻爱情片,而《降临》这部影片以语言学为影片的哲学基础,讲述了一个在跟外星人接触过程中逐渐拥有预测未来能力的女性内心复杂而伤感的故事。
    两部影片都不算是那种爆款的科幻片,在春节档前稍显冷清的市场中,两部影片的票房也不温不火。不过相比票房,两部影片的口碑都很不错,其中《太空旅客》的豆瓣评分是6.9分,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至于《降临》,早在北美公映时,就被很多影评人认为是今年最烧脑的科幻太空片,其在豆瓣的评分达到了7.8分。
    如果以科幻片的类型来划分,两部影片其实都属于软科幻的范畴。《太空旅客》只是把一对孤男寡女的故事搬到了一艘飞船上。虽然这艘飞船做得很炫很酷,但其本质,就跟有影迷说的,“跟在万达广场发生没有什么区别”。
    《降临》也一样,突然而至的12艘外星飞船,几个看起来像八爪鱼的巨型“七爪怪外星人”,如果从硬科学的角度来看,都完全禁不住推敲。它们的设定,主要是为了让故事有一个发生的前提,让作者和导演的哲学思考得以继续下去。
    对于喜欢硬科幻的观众来说,他们往往对于软科幻的片子感到不满足。比起上面两部片子,他们可能更加喜欢像《火星救援》和《星际迷航》这样的硬科幻电影。当然,即便是最有说服力的硬科幻电影,如果真的推敲起来,很多细节也是不成立的。
    我个人很喜欢《太空旅客》这部影片,影片中一开始,男主角醒来后发现,自己比同飞船的其余5000名旅客提前了90年醒来,这意味着他只能孤零零地在飞船上度过余生,这时候,他一个人背对着观众,看着飞船外浩瀚无际的星际,这让我想起了陈子昂的那首《登幽州台歌》中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时此景,作为沉迷其中的观众,的确感同身受。
    所以,当男主角最后在经历了内心煎熬后,将另一名心仪的女主角唤醒时,影片的情感逻辑是非常成立的。虽然《太空旅客》的结尾部分看起来非常滥俗和煽情,但我觉得,能够在两个小时中体味到面对浩瀚宇宙时的那种苍凉和寂寞,也算是找到了内心深处的一丝触动和共鸣,足矣!
    至于《降临》,有不少观众反映,影片一开始女主角就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她反复梦到自己未来的婚姻和女儿。这跟小说中写得不一样,在小说中,女主角是在跟外星人语言沟通过程中逐渐拥有了预测未来能力的。很显然,喜欢硬科幻的观众们,往往以逻辑为前提,总是希望故事的情节发展严丝合缝,不容许有丝毫的不合情理之处。
    这有点像看历史片,很多人总是喜欢拿历史跟电影中的历史去比较。但我们知道,符合真实历史,是纪录片应该做的事情,对于电影来说,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抒发感情的,打动人心,这才是导演最该干的事情。
    《降临》有两条线,一条是女主角拯救地球;而另一条,则是纠缠她内心深处很久的困惑:当她越来越预测到她未来婚姻的破裂和女儿必然去世的命运时,她是否还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生活。第一条情节线其实是为第二条情节线服务的,只有把第二条情节线做足了,影片的情感力量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所以我觉得,导演一开始就把大量的预测未来的镜头放在里面,就是不断提示观众,女主角面对命运的早已注定时,她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科幻电影中,真正硬科幻的电影其实是不多的。《星际迷航》和《火星救援》算是其中的佼佼者。《降临》是带有哲学思考的软科幻,它的成本是5700万美金,但目前在全球的票房也才刚刚过亿美金,这个成绩其实也不算理想。在国内,《降临》最后的票房应该在1亿人民币左右,相比之下,观众还是更加喜欢看《太空旅客》这样的爱情故事。
    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包括《E·T》和《第三类接触》等早期爆款科幻片,走得都是软科幻的路线。斯皮尔伯格本人也说得很明白,他的电影,科幻只是一个外包装,其本质,还是讲人类内心的孤独和爱的渴望,尤其是《第三类接触》,跟《降临》在结构上有点类似。这样的影片,还包括泽米吉斯的《接触》,巧合的是,《接触》这部影片中的女主角朱迪·福斯特,跟《降临》中的艾米·亚当斯在气质上还真有点像。只不过《接触》是女主角在科幻包装下跟死去的父亲在外太空的一次对话,而《降临》中女主角跟外星人的“接触”,其最终目的,还是在内心深处拯救自己,重燃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